基于新高考的生物教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探究
- 来源:知识文库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生物,教学,职业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2-03-01 11:46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对于高中教育也给予了足够多的重视。高中生物教师在常规的教学过程中,不仅仅需要教会学生比较基础的知识,还需要在课程中穿插职业规划的内容。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完了知识之后对和生物相关的职业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在未来选择职业时有一个更加明确的认知。在现阶段的高中生物学科教学过程中如果缺乏职业生涯教育内容,将会对学生今后的职业规划带来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高中生物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渗透生物职业生涯教育,帮助学生将生物基础知识和职业规划能力进行有效融合,从而达到对高中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的目的。
1 职业规划概述
职业规划也被称之为职业生涯设计,具体指的是个人结合自己的兴趣、能力以及相关特点,并充分分析现阶段的环境条件,选择出最适合自己的职业路径,从而为实现这一目标所做出的学习和发展计划。高中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不仅需要掌握最基本的生物知识以应对高考,还需要认清自己的爱好和兴趣,这样才能制定出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高中生在制定完善规划之后需要重点学习相关科目,这样才能在今后走向岗位之后更加游刃有余。
2 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必要性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了这样的内容,也就是说学校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高中生开展职业生涯教育。在现阶段新高考这一模式下,高中生除了需要学习基本的课程知识之外,还需要更多地了解社会,认识自我,在高中阶段就需要渗透和职业生涯教育相关的内容。现阶段我国每年最近依旧大约有百分之三十的高中生在毕业之后无法进入到大学深造,这就需要高中生在高中阶段就掌握一些必要的职业知识和技能。此外,大约有百分之八十的学生对于自己在未来想要从事的行业和工作并不是很了解,对于踏进社会是比较焦虑和迷茫的。所以,有很多的高中生在今后一般是在父母的安排下来选择专业,在进入到大学或者是参加到工作中后才发现这一专业并不是很适合自己。所以,对学生开展职业生涯教育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减少学生在选择专业过程中的盲目性。高中生的时间大部分都是在学校度过的,课堂是学生进行学习的主要阵地。所以,高中生物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工作中对学生渗透职业生涯教育具有积极深远的意义。在高中生物教材中,有很多的内容是和人们的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相关性的,一般会涉及到很多的内容,比如说医药科学、农业科学以及环境科学等,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充分了解到了医药研发、林业工作者、考古学家等职业内容,从而培养学生严谨踏实的工作态度,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也树立起了比较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念。
3 普通高中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
3.1 学校重视程度不够,学生无法获取职业生涯知识
现阶段,在很多的普通高中,对于学生的学习成绩是比较重视的,这往往是因为受到了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普通高中的很多教师,也没能转变教学的观念,只是对于高考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传授,并没有对高中生给予必要的职业生涯教育。高中开展职业生涯教育往往面临着很多的阻碍。有很多的高中,在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的过程中一般只是以升学为导向,从学生以后填报志愿的角度对学习展开指导,这对于高中生今后的就业来说没有太大的作用。尽管有一部分高中已经为学生提供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但是,这些课程只是为了应付学校上级领导的检查,经常被高考的主要科目所占据,正是由于学校对职业规划缺乏关注,这就导致很多的高中生只是将精力放在学习基础知识上,对于以后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在哪一个领域行事往往是没有什么自己的见解的。
3.2 家长指导能力有限,学生缺乏自我认识能力
对于学生来说,除了和教师以及同学比较亲近之外,家长是接触最多的人。孩子的健康成长是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呵护的,此外,家庭对于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有很多的家长由于受到工作、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往往无法给自己的孩子提供必要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对于职业规划并不是很了解,缺乏职业规划意识。学生在家里这个单一的环境中是接受不了来自家长的职业生涯教育的。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在家庭中,每个家庭成员的职业也是有所差异的,很多学生的父母都在不同的行业工作,如果家长有相关的从业经历,孩子对家长所从事的行业也会有更多的了解。但是,家长由于工作比较忙等原因,对于孩子的思想动态没有给予更多的关注,而且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多家长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也就更谈不上如何来指导孩子了,这就导致很多的学生对于将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是很迷茫的。
3.3 学生自我认识不足,职业意识淡薄
有很多的高中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往往只重视学习文化知识,这就导致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往往比较迷惑,有很多学生觉得参加工作还和自己距离较远,学生在学校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文化知识。学生的很多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对社会和就业市场并不了解,不知道现阶段最热门和冷门的职业是什么,只是有一个大概的想法,有的学生由于受到电视剧等影视节目的影响,对一些行业抱着比较不切实际的幻想,没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此外,学生在沉重的课程负担下,学生自我认识不足,不知道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是什么,对于今后应该从事什么样类型的工作是比较迷茫的。
4 职业规划的渗透
4.1 增强职业渗透意识
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以教师讲解,学生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有很多的高中生物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为了抓紧时间完成教学任务,经常是一节课从头讲到尾,没有给予学生足够多的时间来思考和讨论,这就更加谈不上对学生开展职业生涯教育了,时间长了,学生便会陷入应试教育的桎梏中,成为一个为了得高分的考试机器。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就需要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利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手段来开展职业生涯教育。高中生物教师在平时常规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和学生建立起一个平等的关系。教师需要平时多和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这样才能让学生愿意倾吐自己的想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和学生平等的讨论和职业生涯相关的内容,时间长了,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就接受到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学生在学习基础生物知识时,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利用互联网多收集视频、资料以及图片等,让学生有学习生物知识的欲望,这样才能在潜移默化中渗透职业生涯。
4.2 充分利用教材资源
在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中,蕴含有职业规划的内容,比如说在一些专栏中有一些关于生物学科职业的介绍,分别是生物技术产业研发人员、医院检验师、神经外科医生以及景观设计师等,并且还对这些职业的任职要求进行了介绍。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这些内容,在离下课还有十分钟左右的时间来帮助学生学习这些职业知识。此外,学生在掌握了生物基础知识之后,还需要充分了解生物相关的职业规划和要求,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对生物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还能进一步帮助学生构建出职业规划的框架。此外,教师也可以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的方式来认识职业,比如,教师可以开展“发酵工程”教学活动,学生可以通过亲生实践来体会食品工程师这一职业的相关内容,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有利于学生在今后选科和填报志愿时作出符合自己要求的选择。
4.3 精心设计教学
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高中生物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忽略掉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培训,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对于以后所面对的选择专业以及职业发展模糊。那么,在生物课堂上,生物教师需要如何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培训呢?首先,教师自身需要具备职业生涯的相关知识储备,要对现阶段市场上的各种和生物学科相关的职业有比较深入地了解,在之后进行教学设计时就可以合理利用教学资源来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职业观。高中生物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就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利用好多媒体这一教学工具,对职业进行情境再现,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眼球,时间长了,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就树立起了比较合理、科学的职业目标。比如说,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到必修二“遗传与进化”这一节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科普“遗传育种工作者”这一职业,利用多媒体播放“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相关事迹以及其所作出的重要贡献,这样可以让学生对这一职业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并产生浓厚的兴趣。再比如说,教师也可以在给学生介绍“园景工作开发者”这一职业时,使用PPT向学生展示一些生态园建设的景观,让学生了解到这一职业的工作内容;也可以在介绍“法医”时播放一些法医进行指纹分析和DNA鉴定的视频。学生在学习这一知识的过程中,对教师所提到的这些职业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这对于学生以后走入社会寻找工作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4.4 角色扮演,合作探究
高中生物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来组织教学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引进生活中的各种元素,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得到了有效提升。比如说,教师在教学到“人类遗传病”这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时,可以让学生通过扮演医生、病人的方式来体验职业中的工作内容。高中生在角色扮演的这一过程中,不仅可以学习到相关的生物知识,对职业也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并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5 动手实践,切身体验
高中生物教师可以在课外成立兴趣小组,在实际的实践工作中认识自己。著名学者约翰・霍兰德曾经这样说过,人格以及兴趣和职业有着比较密切的联系。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到“生物进化”这一节课的教学时,可以在校园内采集被子植物标本,引导学生来分析其中存在的亲缘关系。比如说,可以在生物实验园中,可以让学生以紫茉莉作为原材料,对植物做进一步的培养。学生通过时间可以体验到食品工程师、育种专家以及环保工作者的工作内容,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找到兴趣点,升华学生的理想,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这一过程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学生利用团队的优势来展开学习,对于不明白的知识,保持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提升高中生的综合素养。
4.6 培养学生自我认知能力
学生在学校不仅需要学习知识,还需要认识自己,这样才能更好地规划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生物教师需要多和学生进行沟通,这样学生才会给教师倾诉自己的爱好和兴趣,这对于教师对学生开展职业规划是比较有价值的。比如,有部分学生喜欢建模,对DNA双螺旋结构以及染色体变化有着十分浓厚的兴趣,但是,这部分学生对于这些知识并没有太多的兴趣,这是一种很浅薄的认知,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就需要帮助学生培养自我认知能力,挖掘出自己的潜力,对感兴趣的内容多加关注,利用网络等信息渠道来搜集和生物职业相关的资源和信息。如果想要在某一个专业有所发展,就需要有比较浓厚的兴趣。对于喜欢制作模型的学生来说,在未来可以在美工、航空、汽车以及广告等行业发展。比如,高中生物教师在讲解到和转基因相关的内容时,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和同学之间进行探讨,讨论对转基因这一技术和现阶段所存在的转基因食物的看法,学生和学生在进行讨论的这一过程中,才能对这一行业更加了解。
4.7 培养学生搜集信息能力
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需要有针对性的来搜集相关的信息。对于学生来说,搜集信息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生物教师需要告知这节课需要什么样的信息,
学生这时就需要想办法利用手边的工具来搜集信息,比如说利用互联网来搜集自己喜欢的职业信息。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学生可以通过很多渠道来获取知识和信息,而且学习知识的过程也并不是只局限于课本中,教师需要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使用各种各样的工具来搜集资源和信息。比如说,生物教师在完成了某一小结的知识点教学之后,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关网址,学生通过登陆网址来获取更多的生物知识,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来搜集相关的生物信息,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所学习的生物知识更加适合于哪一类职业。学生可以自己在心中就规划一个短期的职业生涯规划,学生需要多和教师进行交流,讨论自己对于职业发展的想法,教师给予一定的引导,这样学生才能够为自己制定出更加长期的职业规划。
4.8 组织生涯规划研学活动
教师在平时的生物教学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利用假期来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活动。让学生走出生物课堂。比如说,高中生物教师可以和当地的高校联系,组织学生进入到大学校园,教师引导学生参观大学的生物实验室,并观看大学教师或者是实验员是如何利用生物实验室的器皿来培养大肠杆菌等微生物的,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对生物领域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眼界得到了拓宽。学生对大学生物教师这一职业以及生物实验室工作人员有了更加深层次的理解,从而形成了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初步认识。
4.9 举办职业生涯规划讲座
学生在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校的管理者可以邀请业界的职业规划教师来帮助学生规划职业生涯。学生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对今后专业以及职业的选择也有了更多的认知,并不是一味听从家长的安排。高中阶段,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不仅仅只是学习生物知识,这样才能有效加深学生对生物课堂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解。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生物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对学生开展职业规划教育,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职业观,在未来选择工作的过程中有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除了教师的引导之外,家长以及学生自己都需要进一步加强职业规划意识,这样才能逐渐形成正确的职业规划意识,这样才能在面对未来工作职业的选择时做出正确的选择。
(作者单位:甘肃省金昌市龙首高级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