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策略探索

  • 来源:中小学教育
  • 关键字:高中生,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策略
  • 发布时间:2022-04-08 14:58

  摘要:在高中学习中,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基础,能够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在现代的教育环境下,学校很难做到兼顾每个学生,想要提高高中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需要高中生具备良好的自主管理能力。学校应当对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提高重视,不断的优化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实施良好的培养策略,对学生进行专业的指导和评价,才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高中生自我管理是当今家庭、学校乃至社会最常谈的话题之一,是每位家长和教师最关心的一个焦点。谈到高中生的管理,特别是一线的高中教师,似乎都感到很头疼,很无奈。都感觉到现在的孩子很难管,似乎找不到很合适的办法来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几年来,我一直在潜心探讨这个问题。教育的内在就是给予学生无私的爱。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和一线教师,我们要从关心和爱护的角度,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学生所思、所想和所作,针对不同性格的学生,采用合适的教导方法,从思想上切实重视自我管理的必要性。爱是世界上通用的通行证,每个学生都愿意接受他人的关爱,这是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有效手段。

  一、高中生自主管理的意义

  (一)素质教育的现实需要

  为满足高中生走向社会的现实需求,高中学校在素质教育中应当重视学生的个人价值体现和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在接受知识教育的同时增强个人素质与管理能力。高中班主任要为学生提供管理的资源与机会,在班级中营造学生管理的环境,营造学生自主管理的氛围。

  (二)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

  随着时代逐渐趋向于多元化的发展,社会对需求人才也在专业技术上和管理能力上进行了更多方面的要求。因此高中班主任在进行教育模式的设计的时候,除了要重视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还要对学生的自主管理进行引导与培养,从而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三)学生自我提升的发展需要

  在学历逐渐高度化的社会中,高中生的竞争能力处于较高的水平。班主任在高中生进入社会之前为学生打下良好的管理基础,在多方面为学生创造管理的条件,提高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

  二、高中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

  教师应当首先明确基础教育的目的并举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应当帮助学生通过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来实现综合全面的发展,成长成为符合新时期社会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因而传统的保姆式管理模式是无法满足新时期学生发展的需要的,必须要在教学之中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权。同时,班主任还应当认识到,想要在班级内部真正地实现学生的自主化管理,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一个重要的基础。因而班主任教师要主动转变自己在班级管理中的绝对权威形象,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创设出一个“人人可以表达”的班级氛围。

  (二)自觉强化学生课堂管理理念

  高中生通常独立意识很强。教师在工作过程中经常面临学生不服从管理的情况。在传统教学中,教师通常有两种方式处理这种情况:一种是公开批评,即在班级直接指出学生的错误。二是与父母沟通其孩子的问题。虽然这两种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此问题,但它可能会激起学生更强烈的叛逆情绪,教师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当出现这类问题时,教师一定要增强学生对课堂管理的理解,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是班级成员,对课堂管理负有责任,而不是阻碍和打扰班级纪律。例如,当遇到班上一些不服从领导的学生时,老师可以单独与他们交流,询问学生为什么不想遵守班级纪律,从源头上解决问题。为了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教师要时刻告诉学生:“一个班级对于每一位同学来说是一个整体,大家的每一个举动都会影响到班级整体。”通过团队的概念,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对于集体的重要性并强化学生的集体观念。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各种课堂活动,营造相互尊重,互相关爱,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例如,在植树节,母亲节,感恩节等进行相关的主题活动。以母亲节为例,负责班级管理的老师可以将道德教育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例如“你在人生中最想感激的人是谁?为什么?“还有,“你能为妈妈做些什么?”引导学生保持感恩之心并将其付诸实践,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生目标,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观。

  (三)鼓励学生自主组织设计活动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育部门对学生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不但要掌握足够的文化知识,还要在学校阶段实现自主发展,因此,教师在德育规范管理中留给学生足够的展示自我的机会,帮助学生树立生活和学习的信心。例如,在春游活动中,教师要让学生自已决定春游地点、形式,提前预测可能遇到问题,这样不但可以促使学生参与到活动中,也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实现更好的自主发展。

  (四)建立良好的家校联系制度

  孩子的第一位老师是家长。家庭教育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家校合作也是提高班主任管理效率的重要措施。由于学生家长一般来自不同的行业和背景,专业知识不同,资源丰富程度不同,因此家长可以为学生的教育提供丰富的辅助教育资源,教师要充分调动每一位家长参与学生的教育工作。首先,要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和沟通。教师和家长应该保持同样的立场和目标。要通过家访、座谈会、家长会等形式掌握学生家庭情况等第一手信息,让教师掌握学生最真实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学生的教育管理。其次,鼓励家长参加各种形式的班级活动。在参与过程中,要集思广益、建言献策、周密安排,有序开展集体活动。通过参与,每一位家长都可以展示自己的技能,展示自己的专业特长,提高班级活动的质量和参与度,最大限度地发挥家校关系,形成强大的家校合力。

  结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班级管理中实施学生自主管理,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班主任的教学压力,还可以有效激发学生潜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价值,提升班级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孙国平.培养自主管理能力构建良好班风学风[J].甘肃教育,2020(03):45.

  [2]赵凯.谈普通高中学生自主管理策略[J].新课程(下),2019(08):229.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