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德育管理探析

  • 来源:中小学教育
  • 关键字:高中教学,德育教育,实施措施
  • 发布时间:2022-04-08 14:59

  摘要:“教书先育人”这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应遵循的教育原则,因此德育在学校教育中起着先驱和主导作用,高中阶段正是青少年群体身心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在高中教学中进行适当的德育教育,不仅能够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生活态度,也能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因此,高中德育教育工作需要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才能保证德育工作正常开展,起到应有的作用。

  德育教育是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老师要不断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将其放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位置上,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高中德育管理的现状分析

  1.德育教学的重要性。高中学生正处于性格养成的关键时期,如果这时期缺乏教师和家长在思想道德方面的正确引导,学生难以形成健全而完善的价值观体系和行为思想体系,极易导致学生在成长道路上做出错误抉择。这一时期,学生对未知世界有旺盛的好奇心,而自身是非辨别能力却比较弱,容易受不良诱惑的影响。

  对高中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教学改革带来的必然结果。现代教学理念不再只是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关注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方位发展,思想道德素质是衡量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标准之一。因此,高中学校必须在教学观念上认识到德育教育的积极意义,这不仅仅是社会工作岗位对高中学生的培养有此要求,对高中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总而言之,德育教学是高中教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管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应该认识到德育教学的必要性,并且自觉积极地参与到德育教学中去。

  2.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尽管德育教育对于高中教学来说意义非同寻常,但就当前我国高中德育教育的现状来说,德育教学还存在着诸多不足,亟待改进。高中德育教学的缺陷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1)思想认识不到位。思想具有指导行为的实际意义,但是很多高中教师和学生对于德育教学都缺乏正确的认识,往往采取敷衍马虎的态度对待德育教学。很多教师对学生的实际思想状况不够了解,与学生之间又缺乏必要的沟通,不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很难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进行针对性的德育教学,这无疑会极大地降低德育教学的效率。(2)德育教学方法落后。教学方法的落后一方面是由于不正确的教学观念,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其他外界因素的限制。在德育教学中,很多教师都以自我为中心,强调教师的权威性,试图通过灌输知识的方式让学生理解正确的道德选择,培养起高尚的情操。然而这样的做法忽视了学生才是德育教学的主体,也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反而容易引起学生对德育教学的反感。教学方法的不恰当也体现在课堂氛围的沉闷,教学方式的单一,教学资源的乏味,这些都会让学生觉得德育教学就是千篇一律的道德说教。

  二、如何进行高中德育管理

  1.落实学校教育

  学校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的主要阵地,也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重要场所。因此,学校必须承担起大部分的德育教育工作,促进高中学生的全面发展。首先,学校应该创造良好的德育教育氛围,在学校各处进行德育思想宣传,让学生对德育教育保持高度的关注,并且可以通过校园广播、主题班会、演讲竞赛等多种多样的方式对学生进行长期的德育教育。其次,应该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机会进行大量的德育教育。专门的德育课程应该成为主要的教育手段,但需注意在教学观念和目标、教材的选用、教学的方式都要进行必要的创新,才能满足现代德育教学工作的实际需要。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和电子信息技术,通过网络搜索丰富多样的具有教育意义的道德故事,并且以幻灯片、视频、音频、动态图片等方式呈现,这样课堂教学会更加有效。与此同时,也不能忽视要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通过潜移默化的教育加深对学生道德思想的积极影响,从而达到提高高中学生道德素质的最终目的。

  2.结合家庭教育

  家庭是除了学校之外进行德育教育的另一重要场所,学生在家庭中与父母相处和生活的时间非常多,家庭教育对于学生道德思想水平具有非常深刻的影响。因此,德育教育还应该积极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以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学生的德育教育是必须在一个以学校,家庭,社会形成的完整体系下才能够完成的,他们之间缺一不可,因此,要与学生的家长进行经常性的沟通和交流,并且要结合社会的形势,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针对但是的一些不良社会现象对学生进行剖析,让学生引以为鉴。

  3.改变教育方式,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和心态

  现代的高中生生活于网络时代,他们思想开放、心灵自由、行为自主。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很少能得到家长与教师的理解,无法完全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所以,要从学生角度审视教育,改变教育方式是对学生最大的尊重与关爱。老师要给学生提供充足的空间,以换来学生配合和尊重。除了培养学生自动性,还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与生活态度,使其不会因为碰到小事就沮丧,就有挫败感。第二,控制底线。即允许违纪,不容再犯;可以吵架,不容打架;德劣违法,一概不容。老师把德育工作的重点放在良好习惯的养成与积极心态的培育上,不断向学生传递正能量,学生有主见、能承担、有爱心是德育工作的目标

  4.教师以身作则,给学生做榜样

  老师要做好德育工作首先得让自己具有高尚的品质和内在修养,才能去感染学生,带动学生。现如今,高中德育教学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教育者缺乏的却要让学生拥有。只有身心健康的老师才能培养出身心健康的学生。作为老师,如果能够用对学生的要求来要求自己,那就非常了不起了,这样的德育教育必然成功。

  总之,一个知识能力不足的人可以用道德来弥补,一个道德不足的人却难以用知识来弥补。德育为先、德育为首应该成为每一个有良知的教育工作者都应该自觉坚守的教育方向与底线。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的情况下,我们在德育工作中应积极倡导全体师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高中学校和教师应该充分重视德育工作,在日常各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针对当前高中德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提高德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性,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全面提高德育教育的成效。

  参考文献:

  [1]陆卫.高中德育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考试周刊,2014,07:169.

  [2]马典军.高中德育管理中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新课程(下),2016,06:54+56.

  [3]陈卫星.当前高中德育教学管理策略[J].新课程导学,2015,16:17.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