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绘本为载体, 深化小学思政教育实践理路
- 来源:《广东教育》(综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绘本,小学,思政教育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2-07-07 18:02
绘本蕴含丰富的育人元素, 语言简洁、生动、有趣, 深受读者喜爱。近年来, 我校借助绘本这一载体, 通过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开展特色育人活动、组织亲子共读等途径深入开展思政教育,引导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成效明显。
一、教师借助绘本, 打造生动高效的课堂
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 结合教材和学生特点, 思考如何用好教材中的绘本故事。对教材中没有绘本内容的课程,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 考虑是否需要补充。应结合小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强的特点, 选择那些能传递善良、勇敢、博爱等正能量的绘本, 在辅助学科教学的同时, 也能对小学生的品德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如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二年级上册 “大家排好队” 一课中编写的绘本故事《守规则, 懂礼让》, 编者希望通过绘本故事, 让学生懂得在现实生活中, 有时要超越教条的排队思维, 平衡好“人情” 与“规则” 的关系, 这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 是比较难把握的。教师在备课时预设了几种学生的学习状态, 在教学过程中, 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设计, 让绘本“活” 起来, 让学生 “动” 起来。教师先引导学生读绘本, “走进” 绘本, 思考遇到绘本中的情况该如何处理。看过绘本后, 许多学生还是不确定是否应该礼让。于是教师让学生继续观察绘本中小朋友的表情, 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有没有着急上厕所的情形, 当时的感觉如何, 有什么想法。在小组互动交流中, 很多学生都表示自己遇到这种情况, 快憋不住时非常难受,如果在公共厕所排队, 非常希望前面的人能让自己排到前面。通过互动交流,学生们说出了自己的真实经历与体验,一致认为在特殊情况下, 在懂得遵守规则的同时, 也要学会礼让。
如何礼让有需要的人, 如何在紧急情况下礼貌地与人交流, 争取得到别人的礼让, 这些实用的沟通技能只有在不断的练习中才能得到提升。于是教师让学生观察绘本, 想象人物对话, 借助绘本描述的情境开展小组合作表演。在实际演练过程中, 学生们通过礼貌的用语和恰当的肢体动作, 进行了角色扮演,操练了技能, 深化了感悟, 教学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于非思政学科, 教师也可找准绘本辅助教学的切入点, 适时引入绘本。如在开展一年级音乐课《娃哈哈》教学时, 教师带领学生学习这首新疆民歌后, 适时出示儿童绘本《中国56 个民族神话故事》, 与学生分享其中有关维吾尔族的故事内容。生动的画面, 动人的故事情节, 既增强了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 也让中华民族团结一心的思政教育浸润在课堂之中。
二、学校借助绘本, 开展特色育人活动
活动育人, 实践育人, 是小学思政教育最为鲜明的特征。学校要努力提升育人活动的丰富性、实践性, 让思政教育回归生活, 促使学生知行合一。在实践中我们发现, 通过主题绘本的创作,学生可以在体验绘本创作乐趣的同时,在画中知礼、明礼、懂礼。
我校大队部结合小学生的特点, 在学校设立育人阵地———创绘小天地。分为题材区、创作区、展示区三个部分。题材区创作主题包括固定题材和动态题材。固定题材是学校常规德育教育内容。动态题材是学校结合教学现状, 为解决教育工作中出现的难点问题而确定的题材。如每天校门打开后, 有个别调皮的学生会奔跑或快速穿梭在人群中,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 虽然值日教师多次对学生进行提醒教育, 但效果不理想。经过反复研讨, 教师们认识到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时候, 可能说了很多个 “不”: 不要吵闹, 不要跑, 不要踩水 ……被动的执行带来的往往是一种潜在的逆反。后来, 教师们在校门口通往教学楼的广场上画上五彩虚线, 让学生们进校时沿着五彩点有序进场。大队部在题材区设立了“小黄人入校记” 主题绘本征集活动, 美术组教师在课上指导学生们制作绘本, 让学生通过绘本讲述小黄人如何踩着五彩点文明进校。贴近生活、充满想象的话题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 学生们制作了一本本独特、灵动且有创意的绘本。大队部借助队活动, 开展“小黄人入校记” 绘本展示活动, 组织学生讲绘本, 演绘本。实践证明, 此种方法既有趣又有效。
每一所学校都具有独特的不可复制的学校文化。学校文化建设与思政教育一直以来都具有相得益彰的关联性。以我校为例, 学校以校名“凤翔小学” 和中华文化及本土文化中的“凤凰精神” 为切入点, 努力打造高雅、奋进的“凤翔文化”。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 较难理解抽象的核心理念, 为进一步营造浓厚的育人文化, 让学校精神文化在学生当中入脑入心, 学校面向全体师生开展了“小凤凰从这里起飞大未来在这里竞翔” 为主题的“成长吉祥物” 及小凤凰成长绘本故事征集活动。
活动受到了广大师生、家长的热烈响应和积极参与。活动中, 学生互相交流和帮助, 逐步加深了对“凤翔文化” 的理解。学生们不仅是小画家还成为了小作家, 把小凤凰成长历程绘制成绘本, 给一幅幅图画配上妙趣横生的文字。经过评审, 近百幅作品入围。对于评选出的优秀作品, 请学生配上讲解录音, 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生成二维码,在校内展示或上传学校微信公众号,让蕴含育人理念的绘本“可看、可听、可传播”。
三、家长借助绘本, 搭建亲子沟通平台
优秀的绘本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 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 当学生在温馨的家庭氛围中开展亲子共读时,绘本中所蕴含的道德素养教育也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从而使学校思政教育得到有效延伸和巩固。
学校在组织家长开展亲子绘本阅读时, 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是绘本的选择。可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结构, 选择适宜的绘本目录推送给家长作参考。如教师先在班上引领学生阅读欣赏《最想做的事》《小兔波力品格养成系列》等绘本,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再推荐给家长, 让学生在亲子共读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深刻领悟怎样做才是让人喜爱的、有教养的孩子。二是阅读的指导。教师可建议家长与孩子仔细阅读绘本, 然后与孩子交流图文内容,分享读书心得。绘本中简洁的图文给读者预留了许多想象空间, 家长可引导孩子发挥想象, 用动作、语言、神态对故事进行扩充和延伸, 把自己对绘本故事的理解“演” 出来。三是兴趣的激发。班级层面可评选阅读之星, 在每周的班队活动中播放学生在家进行亲子绘本阅读或表演的精彩视频。学校层面可组织多种形式的亲子阅读活动。如为增强学生爱党爱国情怀, 学校组织开展了“红色文化传承” 线下亲子绘本阅读、线上展示交流活动。学校鼓励家长用视频、音频、照片、文字等多种形式记录下和孩子读书的历程, 在读书群分享和孩子读书的心得体会。对坚持时间长、阅读效果好的家庭, 学校进行表彰奖励, 而对于学生, 也会在其个人成长记录积分中相应加分。
注: 本文系广东省中小学“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 专项科研项目2021 年度课题“以绘本为载体的践行课程思政的研究” (编号: BQW2021XZX018) 的成果。
责任编辑黄铭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