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比之战
- 来源:汽车导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佛冈站,焦点,车手,德比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1-02-22 11:00
胜负:结果有其必然
有人认为,陈德安的这个冠军赢得只靠运气:对手擅长的赛段取消,赛车动力也更具优势,这次夺冠仿佛是老天为他安排好的命一般。陈德安的确有运气在帮忙,但他的反胜中,性格和实力才是他成功翻盘的重要因素。
记得赛季前两站退赛后,我和陈德安有过一次闲聊,他说他的目标依然是年度冠军。那时正在上演的是林德伟连拔两站头筹的好戏,势头正盛,想必听了陈德安说此话的人都会认为他多少有逞强要面子的意思。但熟悉陈德安的人都明白,他就是那种自信心强到会令很多人都误以为是自负地步的人,而且处境越不利,那种自信就越疯狂。但是陈德安的这份自信并不是盲目的,他超乎常人的冷静和精准的机会把握能力就是自信的依据。
只要没有机械故障,陈德安在比赛中几乎都能把自己送上领奖台,甚至冠军位置,极少因为意外退赛。其中他在不利条件下能屏蔽所有干扰,专注自己步调的能力,就是这成绩的最大保障。他就像一个已暴露位置的狙击手,心里仍然无视周遭的伏击,在瞄准镜里专注追射他的目标,这种冷静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在薛城站时被迫改用勘路车比赛后,陈德安心里没有丝毫波动,最终一举夺冠的例子就是最好的写照。
其实在国家组里比晶锐快的车随便数就有五六辆,为什么就陈德安能和林德伟争一下?能利用好车快的优势,把握胜机,这就是能耐。整个赛季,陈德安在该赢的路段一个都没慢下来,后半程拿下全部国家组冠军。所以说,他这个国家组冠军也算实至名归。当然,我们也不是说林德伟配不上这个冠军,只是时机、运气等客观条件都不利于他,和冠军擦肩而过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记得提到赛季初的目标时,林德伟表示并没有夺冠的打算。“别说国家组冠军,我什么成绩都没想过。”他和父亲都把CRC之旅视为体验专业车队作战的课题,“所以我也很明确地定好自己的目标,先跑完比赛再追求成绩。虽然说我离国家杯很近,但我知道,要去拼的话,会有很高的风险。”在车队里头,林德伟还是个小字辈,这个懂事的孩子没有因为成绩好而变得有非分想法,车队任务永远是第一的。所以尽管和国家组冠军非常接近,但他始终没有去认真打算过,所以他自然也不会在国家组成绩上和陈德安去拼命,这也为陈德安的反追提供了条件。而这台“德”比大戏,只是一场“偶遇”:上海大众斯柯达红牛车队已经早早卫冕了1.6L组冠军,没有队赛任务的小德伟才有机会去拼国家组冠军,但这时留给林德伟的有利条件已经不多了。就算赛段不取消,林德伟也必须在强调动力的第二天比赛中玩命才有可能追近陈德安的高尔夫赛车,谁又能保证那时他能追上呢?
对手:无意中成对手
有趣的是,尽管圈内已经把两人捆成套餐话题,但两位当事人却有意无意间达成默契——陈德安自始至终没认为林德伟能威胁自己,林德伟也没把陈德安设为自己的假想敌,乖乖地按自己的步调跑。
在陈德安心里,林德伟仍然称不上是一个威胁,维持整整一个赛季的纠葛也算不上是一种竞争。他觉得造成本赛季胶着状态的主要因素只是前两站的运气实在太糟,要不两人根本搭不上竞争的边。尽管如此,惜才的陈德安还是毫不掩饰对林德伟的喜爱。他觉得林德伟的基本功非常扎实,心态也很好,不出两年将成为一个很难对付的一流车手。他甚至透露早在2009年的时候就曾经与林德伟有过接触,希望能够让他加盟庆洋车队。但因为那时候林德伟的年龄还小,很多事情要跟他爸爸聊,事情最后无疾而终。“不当队友,那就当对手吧,缘分的安排总是有道理的。”
而陈德安在林德伟眼中,则始终是一个很强劲的对手,一个用来追赶的目标。“他经验很足,而且极度冷静。”
林德伟觉得,陈德安身上最令人佩服的就是开季两次惨败后仍能保持良好的心态,而且最牛的是,这种心态还是基于对年度冠军的依旧执着上。在成绩指标上给自己巨大的压力,却同时保持着并不盲目自信,俨然是一种欧洲骑士般的气势。“他一步一步找回应有的节奏,很快回到争冠行列,而我的心态可能没有他那么的稳定,包括前驱车的控车技术。”所以现在谈成绩,谈击败陈德安,林德伟自己都觉得还太早了,反而好好琢磨他身上那些宝贵的特质,还受用些。“今年算无意中成对手了,等我觉得条件具备了,我一定会尽我最大的努力去击败他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