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亲子矛盾心理危机干预案例分析

  一、案例描述

  Y, 六年级女学生, 性格内向且不善言辞, 最近经常失眠, 伴随消极事件会产生轻生举动, 被心理医生诊断为中度抑郁, 轻度焦虑, 建议进行两次家庭辅导。根据医生建议, 她在学校心理辅导中心进行相应治疗。

  Y 与父亲关系较差, 和母亲关系更为密切, 父母常因教育理念不同而争吵。此次危机事件即为父女冲突: Y 使用iPad 拍摄自己作画过程时, 父亲强行没收iPad, 二人爆发争吵后, Y 有了轻生举动。

  二、案例分析

  (一) 教育目标

  引导Y 正确表达情绪, 练习情绪宣泄, 提供心理支持, 通过危机干预降低自杀风险; 疏导家长情绪, 帮助他们正确看待抑郁症; 引导Y 父亲进行非暴力沟通, 并帮助Y 父母亲在教育方式上达成一致。同时, 班主任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并与科任教师一起关注学生情绪状态。

  (二) 教育过程

  建立良好的关系: 第一次面谈目的: 营造安全、尊重的氛围, 建立良好的辅导关系; 询问危机事件具体情况; 提供求助渠道, 预防自杀。

  过程: 笔者在了解Y 的情况后,主动邀请她来到心理室。谈话时, Y 声音很小, 同时伴随眼神闪躲。谈话间笔者得知Y 非常喜爱画画, 在具体询问后得知其擅长使用马克笔在碎片时间作画。于是, 笔者邀请Y 以“房树人” 为主题作画。在她的绘画中, 人物在页面中占比较大, 也许在绘画中她可以找到自信。戴着耳机的人物和没有门窗的房子, 也显示出她较内向, 不太愿意与外界接触, 有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反复涂抹的黄色树叶, 显示她生存的外部环境充满艰辛, 自己没有足够的精力与活力去应对。

  艺术绘画营造出安全、自由、放松的氛围, 笔者运用积极关注、倾听理解等方式, 让其感受到被接纳、尊重、信任, Y 终于愿意敞开心扉, 倾诉周末危机事件的具体经过: Y 在用iPad 录制自己作画过程时, 父亲强行没收iPad,称其已到达规定的使用时间, 但Y 还没有画完, 便与父亲发生冲突。情绪激动下, 她站在窗边, 父亲受到惊吓将其抱住, 接着母亲与Y 沟通是否有轻生的想法, 她坦诚表达自身心理状况。次日, 父母带她去看了心理医生。

  笔者在过程中针对危机事件进行了资源取向谈话, 并提供联系方式, 欢迎其随时求助, 并约定下周辅导时间。

  心理支持: 第二次面谈

  目的: 巩固辅导关系; 引导其表达情绪, 合理宣泄情绪。

  过程: Y 准时来到心理辅导室, 笔者首先进行了访谈, Y 表示希望自己情绪能够好转、与父母相处和谐、成绩达到95 分、每天晚上有自由支配的时间。据此, 笔者设置了本次辅导的目标——— 情绪好转。然后, 笔者使用焦点解决疗法中的刻度化技术, 询问Y 的情绪温度, 在-10 到10 度之间, 她是-5。平时会通过画画缓解负面情绪, 但是通常没有足够的时间与空间, 笔者肯定了其合适的情绪宣泄方式。最后, 笔者引导 Y 通过沙盘游戏缓解情绪。她使用将近 15 分钟移动沙地, 建造地形, 最后将自己的沙盘取名为“宁静与喧哗”。Y

  在这次的沙盘游戏中体会到自由和安全, 她的情绪逐渐平静, 直至轻松。

  心理支持: 与班主任一起上门家访目的: 建立良好的家校关系; 了解就医情况; 科普抑郁症知识; 鼓励与肯定Y 父亲的正向转变。

  过程: 征求Y 与父母的同意后,笔者与班主任一起上门家访。Y 被中医院心理门诊医生诊断为中度抑郁、轻度焦虑。笔者理解父母的担心与害怕, 进行了抑郁症相关科普, 并向其提供求助渠道。谈话间, 笔者积极关注Y 父亲从危机事件发生以来的转变, 发现其与 Y 沟通时的语气明显温和了很多。Y 父亲表示自己真的很爱女儿, 希望她可以开心起来, 笔者肯定了Y 父亲的努力付出与用心良苦。同时, Y 的情绪也有所好转, 睡眠得到了改善。笔者还鼓励 Y 向大家展示了她梦幻且富有想象力的超轻黏土手工作品和画册。

  心理支持: 第三次面谈

  Y 准时来到心理辅导室, 本次辅导目标是正确认识父亲与自我的关系。Y 一直认为父亲说话声音很大是在斥责自己。对此, 笔者和Y 一起探讨了父亲的成长环境, 带领Y 走进父亲的内心世界。Y 称爷爷是军人, 从小对父亲非常严厉, 父亲的兄弟姐妹说话都很大声。通过分析, Y 明白了父亲大声说话并非是在表达自己的不满。接着, 笔者让Y 进行了自我评估, 结果显示Y 的学业压力为3, 应对压力的能力为4;与父亲的关系是-5, 比较疏远; 与母亲的关系是7-8, 比较亲密。

  心理支持: 与Y 父母面谈

  目的: 巩固良好的家校关系; 肯定 Y 父亲的正向转变; 引导Y 父母形成一致的教育方式, 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过程: 母亲一直强调孩子只要开心就好, 而父亲则更希望孩子成为天之骄子。笔者对父母教育理念不一致表示理解, 但这对于孩子的成长与发展来说百害而无一利, 孩子不想让父母任何一方失望, 但又没有两全之策。另外, 父母亲发生冲突, 彼此攻击, 也对Y 处理人际关系做了不好的示范。Y 父母在明确管教方式不同对孩子的巨大影响后,决定做出改变。父亲提出不再插手Y 的学习, 换由母亲全面接手。双方达成一致, 不再在孩子面前唱反调, 尽量不吵架, 努力在孩子面前维持和谐的夫妻关系。

  心理支持: 第四次面谈

  Y 准时来到心理辅导室, 表示最近情绪温度为5-6 度, 比较开心。父亲不再管自己的学习了, 晚上写作业时父亲会出去跑步, 对自己也温和了很多,睡眠也好转了。这段时间通过画画赚了一些零花钱, 也许以后会从事游戏创作行业。在“雨中的我” 主题绘画中, 小雨显示Y 目前的压力较小, “我” 是 Y 喜欢的妖兽模样, 有大大的耳朵和尾巴, 没有伞则说明Y 应对外界的能力比较弱, 这可以是之后辅导的方向。

  三、教育效果与反思

  目前, Y 开始学习素描, 睡眠和情绪也向平和、积极转变, 期末数学考了 98 分, 语文和英语均为优秀。父亲常常参加家庭教育讲座, 进行自我批评,态度温和了很多。

  在本案例中, 家长非常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 反应迅速。在孩子想要跳楼时迅速阻止, 并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学校也将继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与引导, 使学生和家长遇到心理困惑时, 勇于求助、善于求助。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及疫情对人们的冲击, 青少年心理问题呈现低龄化、复杂化趋势。心理教师需要掌握危机干预的技巧、快速灵活的家校沟通方式, 帮助学生度过危机。同时, 电子设备管理引发的激烈亲子冲突也在提醒着我们, 学校需要开设互联网时代学生需要的相关课程, 预防、减少学生的心理问题。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