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研究

  • 来源:中小学教育
  • 关键字:初中,化学,核心素养
  • 发布时间:2023-01-01 21:18

  【摘要】为了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教师应充分认识以往单一的教学策略的弊端,转变教学观念,积极探索高质量的教学策略,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

  一、初中化学教学现状

  化学这门学科在实际生活当中的应用极为广泛,基于新课程改革背景,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为使学生能够得到更为全面的发展,教师需要将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形成。然而,从实际的教学情况来看,初中阶段的化学教学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如下。

  (一)化学教学模式单一

  基于新课程改革背景,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中的主观能动性。然而,从实际的教学情况来看,仍有很多教师未能及时调整自身的教学理念,采用“满堂灌”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教学,将重点放在推进教学进度上,对一些重要的知识点也往往只是口头带过,并不能使学生展开更为深入的学习。

  (二)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一个人最好的老师。”然而,从实际的教学情况来看,大部分教师都更注重学科知识的讲解,忽视了学生的探究、思考和自主学习,这在一定程度上消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往往以被动的方式参与教学活动,难以进入学习状态,在课堂中也只会完全按照教师的思维进行学习,感受不到自主学习的乐趣。此外,基于学科内容的不断深入,学生需要识记更多的内容,导致学生产生较大的学业压力,长此以往,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学心理。缺少兴趣的引导和推动不仅会使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学习质量变得更低,还会让学生陷入机械式的学习状态,无法主动参与对知识的探索和思考,极其不利于学生长期的学习以及个人的成长。

  (三)化学知识和生活实际无法衔接

  化学这门学科与实际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都习惯于照本宣科地讲解教材内容,虽然很多化学原理都能够在生活中得到有效运用,但教师却没有将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进行联系,导致学生只是对理论知识进行掌握,且所学到的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脱离。如果学生不能有效地将化学知识与自身的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那么就无法灵活地掌握化学知识,对知识的运用能力也会相对较低,进而增加自身的学习难度和教师的教学难度。

  (四)教师教学观念落后

  现如今,大多数学校都倡导进行课堂改革,但仍然有教师认为教学经验最为重要,学生学习还是为了应对升学考试。还有部分教师认为教师工作是铁饭碗,自己并不需要深入学习,这种落后的教学观念导致部分教师的工作态度极为消极,责任心也严重缺失。教学观念对教学方法有直接的影响,如果教师缺乏正确的教学观念,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思维,使学生产生错误的学习认知,从而严重影响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同时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产生不良影响。

  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化学教学策略

  (一)师生互动,落实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素养

  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要想使宏观辨识以及微观探析素养有效得以落实,教师应当充分认识自身作为课堂“引导者”的作用,同时明白应当如何帮助学生高效地学习课堂知识,促使学生主动地进入学习状态,通过语言有效地缩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并利用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参与学习,进一步助力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问题教学,落实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素养

  从最先接触化学知识时,人们就对有新物质生成时的化学变化的本质有所了解,因此,变化观念以及平衡思想是化学核心素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课堂中可以采取提问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的探究兴趣得到充分激发,更加专注地对化学知识进行学习。因此,基于素质教育理念,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在合理判断问题的基础上运用问题教学法指导学生进行化学知识的学习,促使变化观念以及平衡思想能够在课堂中顺利得以落实,使得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充分得以提升。

  (三)合作学习,落实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

  要想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教师需要培养学生对化学现象的理解和探究能力,而团队合作恰好可以有效地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快速地进入学习状态。基于此,在开展具体教学时,教师应该让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充分得到发挥,进一步采用合作学习法,以便于使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得以充分激发,促使学生提高学习证据推理的热情。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从而显著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实验指导,落实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素养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的重点内容,要想有效落实科学探究以及创新意识素养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得到更为优质的指导,教师应该更加重视化学实验教学,使实验活动能够得到顺利开展,使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得以充分提高,让学生在具体的实验中深刻地感受化学知识的魅力所在。因此,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实验的科学、合理、正确的指导,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有意识、主动地激发自身的思维,从而在实验过程中更好地提升自身的科学探索素养以及创新意识素养。

  三、结语

  总之,培养核心素养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把握化学核心素养的内涵,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提供帮助。要想使核心素养培养能够得到更为顺利的落实,教师就应该基于生本理念进一步对教学策略展开探索,以此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促使学生不断地取得进步,从而使课堂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国旗.试析初中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考试周刊,2021(A4):97-99.

  [2]刘洁.初中化学教学初中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亚太教育,2021(21):74-75.

  [3]刘琴.浅谈初中化学教学初中生核心素养的培育[J].求知导刊,2021(34):26-27.

  [4]张永珍.解析初中化学教学初中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对策[J].考试周刊,2021(26):137-138.

  [5]李萍.初中化学教学初中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1(2):86-87.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