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数学建模思想的培养

  • 来源:中小学教育
  • 关键字:高中数学,建模思想,培养
  • 发布时间:2023-01-02 11:42

  摘要:近几年来,数学建模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极大的程度上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数学建模将多种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问题中,培养学生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完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方法,因此有计划地开展数学建模活动与优化教学策略,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基于此,以下对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数学建模思想的培养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作为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数学建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模型思想的引导,掌握数学的学习方法,使学习更加有效率,也可以用思维意识来探究数学知识。这样一来,教师就需要充分发挥其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积极意义,在工作当中,教师要使学生有自己的个性、还要锻炼他们的数学建模能力,那么就需要教师根据不同的课程,使用不同的方法,避免落后的教学方式,从而使课堂更有效率。

  一、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树立建模意识

  数学这门学科非常考验学生的思维能力、知识应用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不光难度比较大,并且还需要学生掌握争取的学习方法,这样才能确保完全掌握所学知识。所以,为了保证教学工作可以顺利的开展,教师要基于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引导学生积极投入数学知识的学习活动中,这样可以逐渐提高学生的建模能力,这样可以让学生摸索学习方法的时候,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使学习质量逐渐有所提升,在建模意识的指导下进行全面的发展。比如说在学习“函数”这一课时,这节课需要学生分析函数图像,尝试定义出函数单调性的含义,并且进行验证,这样才能够促进学习效率有效提升。所以,为了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教师可以让班级的学生进行分组。运用多媒体展示出函数的变化曲线,引导学生对图标进行分析研究,全面掌握数据的变化规律,开拓自身的思维,根据数据变化的规律完成建模,这样可以让学生完成自主探究,自行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这样的方式将学生确立为课堂的主体部分,进行学习,不光可以让学生通过互相的配合养成建模意识,促进学生更有效的学会知识点,让学生对数学学习更加感兴趣,逐渐使建模能力有所提升。

  二、依托课堂练习,渗透数学建模思想

  在具体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解决的过程,也是对数学概念、数学定理和公式进行运用巩固的过程。同时,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必须灵活借助数学建模思想这一工具,对其展开分析。可以说,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建模思想作为一种重要的思想和工具,贯串教学始终,是学生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强化数学建模思想渗透时,应以数学课堂练习题目作为切入点,并对其进行变式训练,引导学生借助数学建模思想,按照数学建模的步骤寻找答案,引领学生在分析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建模思想,并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将数学知识与数学建模思想整合到一起,最终实现融会贯通的目的。同时,教师在借助数学练习题目渗透数学建模思想时,还应紧紧围绕某一数学题目,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展开思考,积极寻求多种解题方法,建立多个数学模型。如此,不仅强化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分析能力和归纳能力,也促使学生在一题多解的训练下,加深了对数学建模思想的理解。

  三、创设条件,引导学生参与建模实践

  很多时候,学生未能建立建模思维的原因是缺乏必要的客观条件。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努力创设条件,尤其是创设数学建模所需的学习环境。进而为学生们营造建模实践的氛围,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们可以自主参与建模实践,并运用建模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从而更好地发掘更多的数学知识。例如,通过学习,我们不难发现,在实际应用当中,三角函数的学习是数学中应用频率较高的部分,也便于用函数模型进行展现。通过建模,我们能够很快地策略出几百米高的写字楼;通过建模,我能能够计算出物理当中电流、电压的数值关系。而这些应用及发现,需要学生真正的进行实践才真正领悟,才能真正的感受到建模给数学学习带来的好处。因此,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亲自实践,去记录、去推测、总结,从而加深对建模的理解。唯有如此,才能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模型、培养良好的建模思想。由此可知,培养数学建模思想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及热情。而在数学建模实践过程中,我们能够把抽象的事物转化为具象事物,并帮助学生强化逻辑思维的能力。而在这一系列的实践中,学生的分析能力、归纳能力、推理能力、总结能力都会不断得到提升。教师可将数学知识融入到数学模型思维当中,从而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实际问题。

  四、完善教学评价体系,保障数学建模思想教育有效落地

  教学评价是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它可以让教师更为准确的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也可以让学生更为清晰的认识自身在学习上不足,这一点同样适用于数学建模思想培养中,因此,教师需要根据数学建模思想培养需要完善教学评价体系。一是,教学评价要有针对性,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更有价值的教学评价,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和尊重,拉近师生关系。二是,教学评价应该具有多样性,鼓励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让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提升学生对数学建模思想的认识。三是,从原本以结果为导向的评价模式向以过程为导向评价转变,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一步提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结语:

  在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深刻意识到培养学生数学建模思想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在日常教学中善于发现教学契机,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为其提供更多建立数学模型的机会,进而助推他们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苏甚.高中数学课堂问题设置探究[J].数理天地(高中版),2022(05):68-70.

  [2]陈家飞.情境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1(36):127-128.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