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整本书阅读的策略与方法

  • 来源:中小学教育
  • 关键字:课外阅读,整本阅读,策略
  • 发布时间:2023-01-03 11:39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中要重视课外阅读,老师要多用善用整本阅读。整本阅读是发展学生与外延文字运用能力的有效措施。本文以整本阅读《昆虫记》、《草原上的小木屋》为例,阐述了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认知世界,热爱自然,积累词语,文字复述,感受亲情的一些做法。

  要全面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阅读是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语文阅读按照功能目的分类可以分为课堂阅读、课外阅读、休闲阅读和研究阅读。课堂阅读,通常以教材为蓝本,以习题为依托,学习课文或练习做题的时候,老师会传授学生一些巧妙的、实用的阅读方法,而其余三种阅读类型通常延伸至课堂之外。由于小学生心智还不成熟,极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而课外阅读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形成正确的三观。通过大量阅读不仅能使个人气质得到提升,还能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对于智力开发有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在教学中尝试了课外阅读——经典名著整本阅读的大训练。经过了一学年的实践与探索,整本阅读法如春雨般浸润着学生心田,获得了较好成效。

  一、制定阅读计划,进行阅读反馈

  老师要注重弓|导学生制定合理的阅读计划。由于小学生的学习意志比较薄弱,他们的阅读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影响阅读进程。更有一些学生时间观念不强, 不懂得利用课余时间来阅读。因此,老师要引|导学生制定合宜的阅读计划,要求定期提交阅读反馈,以便督促。制定阅读计划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阅读量不直过重,否则学生会感觉到压力过大,导致阅读变得枯燥,消磨阅读兴趣,严重影响阅读效率。以《昆虫记》为例,首先帮助学生制订阅读计划,如果有学生阅读效率高,则可以自由增加。为了监督学生的阅读情况,可以令学生定期反馈,每周做一-次阅读汇 报,考查学生的阅读效果,了解学生的阅读进度。对学生的反馈,老师要认真批发,有针对地提出意见,以鼓励和指导进一步阅读。

  二、从阅读《昆虫记》开始——引导学生认识世界,热爱自然和生命,积累丰富的词句

  (一)整本阅读让学生认识自然。科普作家法布尔的名著《昆虫记》,是指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名著指导丛书。《昆虫记》语言明畅,语句优美,书内对大量的昆虫刻画生动,插图精美。此书能激发当代儿童的阅读兴趣。于是,我就指导学生从整本阅读《昆虫记》开始,引导学生认识丰富有趣的大世界,从而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如,有学生整本阅读《昆虫记》后写到:“我体会法布尔看到的不是珠宝,而是一条小虫。”“我体会到昆虫就是法布尔的伙伴,法布尔的朋友每天都在打猎。”“那种会缝纫的蜂在地下储存蜜和卵。”“蝉非常聪明,他用唾液把泥土搅拌成水泥来做巢。”可见,整本阅读既能激发学生对自然的憧憬和热爱,更能让他在阅读文本的时候体会生物户外活动的丰富性和观察生物的趣味性。

  (二)整本阅读让学生珍惜生命。“它们的视觉很敏锐,如果你从它面前走过,他就会停止唱歌,然后飞走。但是它的听觉却很迟钝,简直就像聋了一样。”这是《昆虫记》原著中关于“蝉”的一段叙述。一位男生给第一句画上横线,并在一旁用铅笔标注了一颗星星,根据平时的阅读要求,星星符号是为了向老师说明它喜欢第一句,原因写在了旁边:因为蝉靠视觉来生活,但它的听力很迟钝。举这个例子,一是平常对学生阅读上下文进行训练的展示,二是学生通过每日的课外阅读半小时,透过文字去了解生命的特点,让学生懂得小小动物也有生命,学会爱惜生命,热爱动物。

  (三)整本阅读帮助学生积累词句。 “或许你想都想不到,螳螂还会吃它的同类。这可不是吓唬你,螳螂的确会吃它的兄弟姐妹。而且吃的时候,面不改色,泰然自若。”这也是《昆虫记》前面几个章节里一处关于“螳螂”的描写。一位小女生的阅读体会是:螳螂非常恶毒,因为他吃同伴。恶毒一词或许缘于孩子对其它书本的阅读积累,用在这里也是十分恰当,其中也带有小读者自己阅读文字后的感情色彩。“我体会到水草的深处有豆子一样扁平的贝壳。”“有一种蚂蚁是强悍勇猛的蚂蚁,有一种黄蜂胆大包天。”“扁平、强悍、勇猛、胆大包天”等词语的积累,是需要学生在文中画上方框用彩铅涂色,以示自己积累词语的阅读习惯。

  三、从阅读《草原上的小木屋》开始——练习文字复述,走进故事感受书中浓浓亲情

  “这里的土地真好,我们可以在这里住下。”这是《草原上的小木屋》中爸爸初到大草原时告诉孩子们的话。罗拉和玛丽从马车上跳了下来,准备宿营。”“罗拉看见两匹马向河岸爬去。”此书言辞简易明了,罗拉一家对大草原的情感,对木屋的依恋,对邻居的帮助,种种故事线条都是学生练习说话的好题材。

  (一)整本阅读训练学生复述能力。复述,是中高年级的孩子语文学习的要求。在此,我认为复述应该越早训练越好。亲近文字,深入文本,读懂语言,是我对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基本要求。因为完整的复述可以多方面促进学生的语言感知力,表达力。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复述的语句对学生阅读的内容进行考察,看看孩子是否读懂了文本,对阅读能力强的孩子,还可以考察他是否有语言内化的过程,获得一些情感体验与思维启迪。经过长期的训练,我做到了。如:

  “大草原风光很美丽,许许多多的迪基鸟在不停的唱歌。”“爸爸建小木屋很辛苦,罗拉更喜欢小木屋了。”“小鹿很少见过人和车,小鹿很想看看车里面装的是什么。”“如果没有爸爸守着,车和马都会被偷走。”种种来自孩子批注在书旁的读书感悟,有的是文字复述,有的是转述,这些话无不显示出小朋友对大草原的向往,喜爱。

  (二)整本阅读提升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在被文中文字打动的同时,关键词的使用频率高了,发散思维得到了培养,“这座陡峭的山是火山吗?”虽然儿童的语言有时候也会天马行空,但是通过读书,让他学会了观察和思考,对优美的语言一步步进行获取和存储,然后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学习中积累的喜欢的词语进行写话训练,让阅读——积累——运用有机结合。积累、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就是在这每日一读的习惯中平稳前进。

  (三)整本阅读让学生感受亲情。“杰克很想念罗兰,罗兰终于见到了杰克。妈妈很关心杰克。”“我认为罗兰一家很幸运,他们刚过湖面,湖面的冰没过多久就裂开了。”“我喜欢画星星的句子,因为爸爸把罗兰拥进了他的怀抱里。过河时,突然打过来一个大浪,爸爸不见了,妈妈很伤心。”家人之间的关爱,家庭成员之间包括小狗杰克与主人之间的亲密关系,感受浓浓亲情,通过整本阅读渗透育人树人的意识,是进行德育教育的好机会。

  (四)整本阅读让学生独立识字。在整本阅读《草原上的小木屋》中,我就大力鼓励孩子独立自主认识汉字,这也是我工作的一个侧重点。《草原上的小木屋》中语言虽清新甜美,可课文里没有学过的汉字也不少,于是,我就引导学生结合平时积累的部首查字法、利用拼音扫除障碍、好学善问请教他人等学习方法,去阅读一本书。经过一个半月的训练,无障碍阅读文字,二年级的孩子是能做到的。

  四、结束语

  整本阅读法是我在教学一线长期工作总结出的阅读方法。人们常说书籍是世界的宝贵财富,是国家和历史的珍贵遗产。如果说把整本阅读比作雨露的话,那么,老师就要转变教学理念,改革阅读教法,善于播撒这种晶莹的雨露,去滋养花开,浸润孩子心田。让课外阅读去感染小学生的思想,提升他们的语言文字的积累和运用能力,发展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杨凤伟.加强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的方法探索[J].小作家选刊.2016(6).

  [2]李颖翠.书中乾坤大 课外天地宽——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内容选择与方法指导[J].考试周刊.2013(67).

  [3]马荣菊.浅谈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的策略 [J]. 学周刊,2011(2).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