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与研究

  • 来源:中小学教育
  • 关键字: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兴趣培养
  • 发布时间:2023-01-03 11:41

  【摘要】课外阅读对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历来是一个重要课题。教师要注重基于实践多加思考和总结有效的策略及方法,长期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本文简要探讨了培养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兴趣的策略,分别是创设良好的课外阅读环境和氛围、悉心指导使学生掌握常用读书方法、在日常阅读教学中注意合理延伸。

  前言: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时,应让学生大量的进行课外阅读,让学生对语文阅读产生兴趣,这样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掌握阅读技巧,提升语文的综合能力。在进行课外阅读时,教师要进行阅读内容的整理,重在强化学生阅读能力,为以后的写作积累素材,同时也能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找到乐趣。但是小学语文老师在进行课外阅读时,不管阅读内容如何,首先需要让学生对阅读的内容产生兴趣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阅读综合能力的提升。

  一、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兴趣培养的重要性

  小学语文的教材内容篇幅比较短,文章内容不多,学生不能很好的锻炼阅读能力。对于课外阅读来说,首先课外阅读的内容比较丰富,能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阅读兴趣,同时也能让学生丰富文学内容的学习。其次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首先就要看学生有没有阅读兴趣,学生有阅读兴趣才能促使学生进行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才能逐渐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再有课外阅读和教材内容阅读是密不可分的,都是锻炼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方式,所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也能让学生对教材内容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还能扩大阅读量,为学生未来的写作学习储备大量的写作素材。所以教师在教学之前,要让学生认清课外阅读兴趣培养的重要性,为以后更长远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兴趣培养的有效策略

  (一)根据学生年龄段选择课外阅读素材

  对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兴趣培养,首先要在阅读内容上更接近学生的接受能力,小学的年龄比较小,所以在培养初期,教师可以选择比较适合小学生这个年龄段阅读的素材,这样学生阅读起来不会有大量的生词生字阻碍,阅读也会比较连贯。比如《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中外神话传说》《十万个为什么》等,满足小学生的求知欲,也能开发学生智力,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的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

  例如,在神话故事中,《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等都是小学生耳熟能详的故事,但是学生都是听别人讲的,没有自己亲自阅读全文,当教师安排学生阅读时,因为自己有所了解,所以学生一定会比较感兴趣。

  (二)加强师生交流明确课外阅读范围

  在实际的课外阅读中,为了能更好的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培养,教师在阅读素材风格和种类上要进行合理的安排,这样才能不断的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才能有效的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要想让学生能更稳定的提升阅读水平,就要求教师善于发现适合小学生阅读的素材,所以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与学生进行沟通,让学生自己说出喜欢什么类型的课外读物,这样在阅读的时候才更能发挥学生的阅读水平。

  比如,教师可以在班级设立阅读角,摆放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可以定期组织课外阅读班会,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阅读的内容。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才能让课外阅读的内容更有效的被学生理解,同时提升学生对课外阅读的重视程度,也提升了学生对课外阅读的甄选能力。

  (三)运用信息技术强化学生阅读能力

  现在的很多名著都已经除了电子版和卡通版还有绘本,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对学生进行一下普及,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阅读内容上有更多的阅读选择。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通过多媒体给学生搜索一些阅读材料,让学生能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的扩大阅读覆盖面,开拓视野。通过多媒体的方式利用图像和文字的结合方式,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还能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比如,《西游记之大闹天宫》就是一本根据《西游记》名著中的情节进行重新编排的书籍,页数比较少,学生阅读不会觉的乏累,画面比较清晰,学生可以一边阅读下面的文字一边浏览上面的图片,极大的提升课外阅读质量,也能让学生在学习之余释放一下学习压力。

  (四)有效课外阅读积累培养阅读习惯

  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都需要教师进行有效的培养,新课改之后教育部更是要求教师要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培养,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在阅读见闻上要有所长进,在文学素养上也要有所突破,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继续学习课外阅读的勇气和信心。教师在鼓励学生课外阅读的同时,也要尽量让学生阅读的更系统,更全面,这样学生才能有效的在相同风格的文章中总结写作特点,提升自身的创作能力。

  比如,教师可以在了解学生阅读喜好之后,让学生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充分阅读相同类型的文章,比如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杂文集》,让学生能阅读的更深入,了解的更全面,这样才能在学习中收获更有价值的知识。通过长时间对相同类型文章的阅读,学生也能更熟练的积累文章中的素材,为以后的写作增添色彩。

  三、给学生选择的空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学生对于自己感兴趣的文章或者书籍总是充满着阅读的动力,因而在将阅读的战场扩展到课外的时候,小学语文教师还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他们必须要给学生一定的选择空间。这样的话,学生就能够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或者文章。但在此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要考虑到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因为小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并不是很强,他们很容易受到不良书籍的影响。此时教师就需要对学生所选择的阅读书籍或者文章进行督查。例如:在进行了《田忌赛马》这一篇文章的课堂阅读教学之后,不同的学生会有着不同的阅读体验,他们的关注点也会有所不同。有的学生对孙膑这一人物产生了强烈的探究欲望;有的学生则更想学习如何区分马的品种和质量;还有的学生对赛马这项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此时笔者就会让学生根据此来选择自己的阅读读物,并对其进行把关。如有的学生就在网上查找赛马的信息时却看到了赌马的信息,此时笔者就需要阻止学生进行阅读。这样的话,所有的学生能够从课外阅读活动中所获得的都是有益的信息,他们也因此能够在这一过程中开阔自己的眼界。

  四、组织各种竞赛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还可以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此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组织各种各样的竞赛活动,并且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参与进去。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为他们安排合适的奖励,并且结合学生的自身情况为他们设置有效的惩罚。这样的话,为了获得最终的胜利,为了不受到惩罚,学生们就能够激起自己的阅读兴趣,并且积极地投入到课外阅读活动中,因此而获得知识和能力。例如:笔者会结合学生所阅读的内容来为他们组织不同类型的竞赛活动。

  总之,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项需要小学语文教师长期奋斗的工作。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在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来进行有效培养策略的研究,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的每一次课外阅读活动都成为快乐和享受的经历。与此同时,学生也能够在课外阅读活动中收获更多的知识与能力。这样一来,教师自身的课外阅读教学也能够取得不错的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杨娟.试论农村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兴趣培养的途径[J].科普童话,2019(42):174.

  [2] 崔爱红.对小学生课外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J].甘肃教育,2018(20):85.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