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创造性教法在中职机械教学中的应用

  • 来源:中小学教育
  • 关键字:中职,机械教学,应用
  • 发布时间:2023-01-03 11:51

  【摘要】传统教育方式中,老师在每个教育过程中起到的并非指导作用,只是支配了整体课堂的功能,这些方式使得课堂整体更加陈旧,这些方式仅是讲授法,方式也较为简单,孩子的课堂积极性不高,这往往会导致中职类院校的学生普遍实践能力较差,对于知识内容的探索欲也不高,因此,现阶段应将教育模式的改革放在首要地位。针对创造性教法这一思路来展开研究,需要首先去探究教学现状,明确改革思路后再有针对性地进行改善,以此实现真正更新传统的教学方法。

  创造性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遵循创造活动开展的一般规律,通过合理的方式方法引导学生能够以创造性的态度、积极运用创造性的思维、充分地发挥自主力量,充分利用自己的身心潜能吸收并探索某些未知问题而采取的教学方法的总称。课堂中,教师起着辅助的作用,将教与学相互协调配合,教师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等,灵活地选择教学手段。创造性教学法在探索未知问题上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思维的发散能力。在中职机械教学中,创造性教学方法更加具有引导性、先进性,有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

  一、确立创造性教学思想

  传统的中职机械教学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教授知识点,只是局限于课本的辅助下获取机械知识,学生的理论水平和相关技能水平都受到了限制。因此,突破传统的中职机械教学,确立创造性的教学思想刻不容缓。首先,教师是教学过程的引路者,学生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体。改变过去陈旧的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造力。其次,创造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对机械知识的学习兴趣与好奇心。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运用创造性的教学思想,游刃有余地讲解知识,吸引学生的关注,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创造性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对机械知识的兴趣。通过自主学习和探索得到的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从而对学科产生浓烈的兴趣,更愿意投入学习。在我国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的环境下,创造性机械教学方法能够使课堂学习呈现出多样性,同时帮助学生创造的更多可能性,这是课程改革新的尝试。在宽松自由的教学环境下,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与爱好进行探索学习,对学生的学习十分有益。

  二、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创造性教学方法分为对比教学法和多媒体教学法。在中职机械教学中,对比教学法是将两种或同类型的机械设备的外形、功能、使用操作等方面进行对比,并加以总结其相同点与异同点。学生通过对比其特征,便于加深对机械性能的印象,为下一步进厂实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对比、辩证分析中,学生能够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多媒体教学将声像、图文融合为一体,形象生动地助力机械教学。在多媒体教学课堂,中职学生能够直观地观看机械操作流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利用多媒体课件便于控制的特点,通过调节快慢、播放频率等讲解知识点,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例如:借助多媒体设备的优势,在判断蜗轮蜗杆的旋转方向时,将计算机或网络技术合理运用其中。根据课程教授目标与内容,教师在课前可搜索有关右手法则和右手螺旋规则的短片,使学生能够更为深刻全面地理解、掌握有关知识内容。短片播放结束后,教师可引导学生主动体验与尝试,带动实验与实践操作技能的稳步提升。

  三、通过奖惩制度引导教师采用创造性教学法

  中职学校应加快构建完善有力的奖惩机制,约束教师行为,充分调动教师应用创造性教学方法的积极性,从而在课堂教学中广泛推广应用创造性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中职学校应采取实际行动,使机械专业教师高度重视应用创造性教学的意义,才能使教师主动探索与实践应用创造性教学方法。在教学环节,中职学校应定期考核评价机械专业教师主动采用创造性教学方法的有关情况,对主动应用的教师,应结合教学工作质量与操作实际,给予合理的物质奖励。为有效调动教师应用的积极性,中职学校可以有选择性地划拨专款用于机械专业创造性教学方法应用实践,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制度,使机械专业教师能够采用多元化方法实践应用创造性教学方法,并科学有效地引导监督教师的教学行为。因此,创造性教学方法推广应用水平持续提升的关键在于加快构建、制定科学完备的保障制度。

  四、加强实践训练

  中职机械教学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动手实操能力,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所学习的理论知识,使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以科学检验,学生积极发散思维,形成创造性想法。机械类专业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良好融合,促使自身价值发挥最大化。培养学生形成学习主动性是提升学生实践技能的重中之重。在组织开展丰富多元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断发散思维,积极创新,增强学习积极性,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良好转化,促使学生对机械制造理论知识形成系统、直观的了解与把握。在开展机械课堂教学活动环节,教师应利用好机械专业实操室载体,有效锻炼并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在开展机械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涉猎涵盖Pro/E应用实训、创新设计CAD工艺夹具等在内的实践课程,教师要有侧重性地锻炼培养学生的自主设计能力,有效调动学习积极性,增强实践技能。在学生自行设计制造机械的过程中,学生们的实际操作技能得以良好的培养。

  结束语: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持续扩大对具备高技能、高素质机械人才的需求。通过将创造性教学方法融入中职机械专业教学中,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能力,培养一大批优秀的机械专业人才,达到良好的教学成效,进而助力我国经济、机械工业的发展。实践操作机械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就是中职教学。通过将创造性教学方法运用到日常教学中,实现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的良好融合,使学生在熟练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切实提升实践操作与自主学习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满足社会发展对新型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推动社会加快发展步伐。

  参考文献:

  [1]龚志娇.创造性教学法在中职机械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科技经济市场,2022(1):140-142.

  [2]金海斌.创造性教学法在中职机械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河北农机,2021(14):101-102.

  [3]董欣.创造性教法在中职机械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化纤与纺织技术,2021,50(3):157-158.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