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语言表达的有效训练

  • 来源:素质教育
  • 关键字:课堂教学,语言表达,有效训练
  • 发布时间:2023-01-05 15:09

  【摘要】语言表达的训练是课堂教学的核心所在。本文从词汇量的积累、营造积极而开放的训练氛围、注重学生的情感需求、师生及学生间的示范效应及对相关话题的整合与拓展等个方面阐述了影响语言训练的因素及改进的策略与方法。

  作为一门语言,英语的学习最终会体现在语言的表达与信息的交流上,而这又主要表现为语言的综合能力的运用上,语言的表达与交流则是英语学习最本质的要求,它不仅是我们英语教学的出发点,更是我们学习的最终目的。

  很多时候,我们的英语教学都完全依赖与教材本身,并以此作为我们进行教学设计和组织教学的依据,这固然没有什么不妥,但在很多方面也存在着不足,尤其是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交流上会严重束缚教师对所教内容的扩展与补充,缩小学生语言思维表达的深度和广度,从而难以培养学生形成运用英语进行综合的,多方面的,多层次的表达与交流能力,因此,无论是在课前的准备上还是在课堂的组织上,我们都需要对语言的表达与交流进行深入的探究,组织学生进行有效、高效的训练,促进学生对语言的吸收和积累,不断推动学生运用语言能力的发展,不断地进行基于理解基础之上的有效的实践活动,最终达到学生英语综合运用及思维能力的提高。

  有效的语言表达不是一时一点就能够达成的,它需要多种因素多个时段的共同参与,运用相应的训练方法来促成语言表达的有效与高效。

  一、充足的词汇量是学生进行语言表达的基础

  要做到与人流利、愉快的交流,前提是我们必须听清楚弄明白别人在表达什么意思。否则,就会出现各抒己见而彼此都不知的局面。这样,不仅交流无法进行下去,还会影响到彼此的情绪,使大家都觉得非常尴尬。因此,具备丰富的词汇量就成了我们交流的前提条件。词汇量积累的多少决定了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我们交流的质量优劣,那么,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就必须引导学生重注和加强对词汇量的积累和运用,使他们在训练相关话题时能够做到随手拈来,得心应手,不至于出现无词可用,无话可说的境地。

  在新路径英语Lesson 7 《Happy Halloween》一课,需要组织学生对句型This /That is? Those /These are?进行理解和训练。通过分析我们知道该句型主要是让学生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运用物品进行相关内容的表达。这种句子的练习必定是要加入多种不同的类似的词汇量进行,如果没有长期积累的丰富的词汇来应用,交流就无法开展下去;如果仅仅是依赖于教材中所提供词汇,是远远达不到练习的目标所期望的,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学生思维的发散和能力的运用。因此,要让学生能够展开正确的训练,首先就必须要确保学生有足够量的词汇良支撑,否则学生就无法进行合理有效的运用,更不用说进行深层次的扩展和补充。

  二、营造积极、开放、活泼的交流氛围是组织开展语言训练的必要前提

  在课堂教学中,语言交流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参与面的广度及参与热情的高低都会对训练的效果和学生能力的运用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准备及教学组织中就要从每一个学生出发,既要面向全体,也要关注个体,时时营造积极、开放、活泼的交流氛围,激励学生说的欲望,并针对话题畅所欲言,形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气氛,以此来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

  三、注重学生的情感需求是能否进行有效训练的心理前提

  教学的首要任务不在于教学的策略和方法问题,而在于一种使学生能够潜心学习的学习与交流氛围;一种充满诱惑力使学生能够深陷困难却不愿放弃的坚毅品质;一种使学生能够产生成就感和满足感的健康的心理状态。 但每一次的交流活动,或多或少的都会有一部分学生默默无闻,难以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究其原因在于要么是知识上的缺陷,要么就是心理上的害怕与羞涩,这使得他们在课堂的训练活动中,存在着一种想说却不愿说,开口却不愿开大口的矛盾心理,从而使他们的潜在能力和知识得不充分施展,失去自我展示的机会,难以得到学习上的成就感和满足感,造成对英语学习的消极情绪。因而,我们在准备和组织活动时,应特别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需求,给与学生充分的信任和鼓励,梳理学生内心的胆怯与羞涩心理,提升学生的自信心,激励并指导他们放下一切心理包袱,在准备充分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训练活动中来,针对相关话题进行大胆发言,全面展示自己的各种能力,获取他人的认可和赞扬,感受到英语学习中的快乐与愉悦,达到心理上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为英语的不断学习做好心理铺垫。

  四、要务必做好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训练示范,为学生提高更准确、更直观的训练方法和话题

  很多时候,由于理解能力的不足,学生对要训练的话题把握不充分,难以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法和内容进行有效而充分的训练;有时候,即便是出示了与训练主题相关的内容,但在语音、语调及内容的替换选择上很多学生特别是学习上吃力的学生往往会因为把握不准方向担心出现错误而不愿意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训练活动中来,造成训练活动仅仅成为极少数学生的个人表演专场,严重相悖与我们的教学预设和期望。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我们就必须要在引导学生充分理解与把握的基础上,为全体学生带来最真实、最直观的训练示范。 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呆板的文字所无法展现的声音、动作及人物感情,使学生在观看示范的过程中更容易理解和把握训练的方法和内容,增强他们积极参与的热情和兴趣;也使学生能够亲近与他们朝夕相处的同学和老师,达到心理上的共鸣。

  在教学新路径英语第十二册Lesson 6 《Tell What It Is by Feeling》时,我们需要对“How does it feel? It feels round and smooth..It is a tomato. How do they smell? They smell sweet. They are flowers.”组织学生进行句子的训练。就训练的内容而言并不多,但从长期的教学实践看来,对学生而言却是非常困难的。他们往往都把握不准训练的方法,不清楚如何人手展开练习与交流,即使他们心中有很多的素材,也不知道如何准确地引人到句型中,更不用说进行自由、准确的练习了。而通过具体的示范,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到训练句子中划线部分的含义,并能更容易地把握句子中相关内容的输入,做到准确地进行训练;使全体学生都能够热情高涨地与同伴展开合理、有效的实践训练。同时也能够消除学生心理上的负面作用,使他们感受到英语的学习也是很简单,愉悦的,从而促进他们更积极、主动地学习英语,并参与到英语的交流活动中。

  五、训练活动中要注重对相关话题进行适当的整合与扩展

  通过对相关话题的进行适当的整合与扩展,可以进一步巩固与发展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为学生提供多方位、深层次的语言能力展示,获取深层次的成就与满足,培养学生挑战自我,勇攀高峰的思想品质,促成交流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语言能力的训练需要多个层次的逐步进行来实现,它不能总是停留与某一个层次上,而需要在前一层次的坚实基础上进行更深一步的训练和运用。因此,将话题进行适当的整合与扩展,不仅能够让学生加强对基础能力的巩固,还可拓宽学生的交流视野,促进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发展,增强学生对训练内容的进一步熟知,增强学生对语言知识和交流能力的掌控,推动学生语言表达的流畅性。

  新路径英语第十册Lesson 8 《Buying a Present》一篇关于购物话题的课文。课文将训练价格的句子“How much is the?It’s”安排在第一部分,而将训练对物品的需求的句子“Can I help you ?Yes. I want. Here you are .Thank you.”安排在了另一个部分,这样就使得话题内容显得分散,在组织训练活动时,就会使训练的内容和过程既不连贯,时间安排又缺乏灵活性。因而,在活动的预设上,我们不妨将这两个部分的内容通过一定的方式整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整体的句型“Can I help you ?Yes. I want . How much is the?  It’s . Here you are .Thank you.”并辅以适度的拓展,这样就能够同时达到对两部分的训练,而且使训练的过程和话题的内容就会很连贯,也会在时间的把握上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同时既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和理解训练内容,也容易作深度的扩展和补充,达到训练和发展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勇 有效教学需要积极情感的支持[J].教育科学论坛,2009(4):17.

  [2]张洲 .尹绍春.课程标准(2011)导读与教学实施 小学英语[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24.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