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对外汉语课堂中语气副词的教学

  • 来源:新玉文艺
  • 关键字:“契合”类语气副词,语用,对外汉语教学
  • 发布时间:2023-07-07 10:34

  刘文欣

  山东师范大学

  摘 要:本文将聚焦汉语词汇中的语气副词的教学,以“正好” 和“刚好”两个“契合”类语气副词作为研究对象,从共时角度出发,在结合相关语料的基础上,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进行较为细致的本体理论方面的探索。同时,从对外汉语视角出发,对“契合”类语气副词在对外汉语课堂中的教学进行研究,以期寻找能与对外汉语教学有效结合的实践途径。

  关键词:“契合”类语气副词;语用;对外汉语教学

  一、对外汉语课堂中的语气副词研究

  在汉语的语言系统中,词汇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词汇中,副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副词种类多样,不仅可以帮助准确表达语义,使语篇通畅连贯,而且还可以使篇章的言语变得婉转生动。在副词的诸多类型中,语气副词使用频率较高,因此也受到了诸多学者的关注,而本文将通过“正好”和“刚好”两个“契合” 类语气副词为研究切入点,探究“契合”类语气副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

  聚焦语气副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国关于语气副词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主要集中于语气副词的偏误研究及教学研究上。刊登在一些论文或著作中,以及期刊论文、学位论文等。通过文献检索,可以发现按照词语意义和按照词语功能划分的语气副词研究都很少,所以总的来看,在对外汉语教学方面,语气副词的研究成果还不是很多,涉及到的对外教学的研究也比较局限。但具体到语气副词的某一类别和个体,我们仍有需要对其进行更为详尽的研究。

  二、“契合”类语气副词在对外汉语课堂中的教学

  (一)对外汉语教学中“契合”类语气副词的偏误分析

  通过对相关语料库进行“契合”类语气副词的筛选,找出并分析了“正好”与“刚好”两种语气副词的具体使用情况,可以发现在留学生语料库中“契合”类语气副词的语料所占的比例比较小是因为此类语气副词的使用难度较大,留学生很可能采取了回避策略,尽可能避免使用该类复杂词汇。接下来我们继续探究其中问题。

  1. 偏误类型

  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学习者由于掌握不好目的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错误。这种错误被称之为偏误。我们通过对“正好”与“刚好” 语料中出现的偏误进行了分析,然后进行分类并纠其原因。

  第一种情况是遗漏,遗漏偏误是指学习者在使用句子时遗漏了某个词语或者某个成分导致的偏误;第二种是误加,误加偏误是指学习者在使用句子时使用了本不该用的成分或词语而产生的偏误;第三种是误代,误代偏误是指学习者在使用句子时选择了一个含有相近用法和意义的词,但却将此词用作彼词导致的偏误;第四种是错序,错序偏误指的是学习者在使用句子时把词语的位置放错了导致的偏误。“契合”类的语气副词在错序方面产生的偏误一般是状语错序。

  2. 偏误原因分析

  第一种情况可以解释为“契合”类语气副词具有复杂性致使汉语学习者在习得语气副词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偏误。主要是由于“契合”类语气副词自身具有复杂性,比如本文提到的“正好”与“刚好”,两个词之间的句法、语义和语用方面都很相似差异极小,这就使得学习者在学习和使用的过程中难以区分。

  第二种情况可以解释为学习者本身的原有的学习策略影响着语气副词的使用。在学习与运用目的语的过程中,学习者会为了完成交际采取各种方法,以积极的态度去克服困难,但在此过程中却会产生很多偏误,比如迁移、过度泛化和简化是学习者由于错误使用了学习策略而造成的偏误。

  第三种情况可以在汉语教师身上找到原因。比如教师自身的理论知识不扎实或者使用了不合理的教学方法都势必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影响,从而造成偏误。

  (二)对外汉语教学中“契合”类语气副词的教学策略

  第一层面,我们应该在“契合”类语气副词的本体研究上进行深层探索。现代汉语中,语气副词虽受到很多关注且对其本体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由于在具体的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实际问题,我们需要进一步加深对此类语气副词的研究。

  第二层面,我们应将提高课堂教学的重点聚焦到教师上,教师是引导学生进行汉语学习的人,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针对提高教师的汉语教学,这里有三个措施:第一点,教师可以分阶段进行教学使学生逐渐接受。对外汉语教师进行“契合”类语气副词的教学时,应在熟练掌握本体知识的基础上,按照由易到难的程度分阶段进行教学。先教一些简易的词汇,再通过使用类聚法将新旧词语进行对比以此将新词语教授给学生;第二点,教师可以结合直观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进行教学。基于教师对语气副词知识熟练掌握的情况,可以采取直观的教具来进行语气副词的教学,将表达的语义及相关的句法搭配直观地展现给学生,有利于留学生更好地吸收此类语气副词。在对外汉语教学课堂上运用情境教学法,可以设置一些学生们比较熟悉的日常生活场景,再把相关的语气副词放在句子中让学生们进行对话与操练。这种在实际语境中教学的方法可以弥补直观教学法的不足,将词语放在语境中教学,还可以结合句子、话语和文化背景教学,更加利于学习者理解所学词语,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第三点,教师应该注意脱离教材的束缚,灵活运用教材与其他参考书目,做到真正掌握教学。要考虑到留学生对已有教材的接受及吸收的情况,根据汉语学习者学习汉语语言词汇知识的具体情况适当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

  三、结语

  随着全球汉语学习潮流的发展,对外汉语事业蓬勃发展,如何将对外汉语事业推进更上一层楼,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到汉语知识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把对外汉语中的语气副词进行了探究,聚焦到“ 契合”类语气副词上,通过讨论该类副词的作用与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来进行研究,而“契合”类语气副词是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一个大多数学生都很头疼的问题,本文针对学生们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对“契合”类语气副词的特点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一点小的教学建议。由于留学生最难区分近义词,所以对外汉语教师在语义上不仅要解释、辨析其含义,在句法和语用上也是同样细化。通过这些留学生才能够较好的而区分此类语气副词,并且逐渐掌握其用法,所以这也要求汉语教师需要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技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

  参考文献

  [1]  张渊.“反正”的词汇化过程及其对对外汉语教学的意义[J].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6,23(06):46-50.

  [2]  张晓晓. 基于语料库的语气副词的语义探析及教学策略探究 [J]. 教育现代化,2017,4(03):183-184+187.

  [3]  张晓东. 对外汉语教学中语气副词“倒”的探究[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9,35(09):59-61.

  [4]  张艺.“反”类转折语气副词的比较研究与偏误分析[J]. 现代语文,2019(04):94-98.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