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史料有关壁画记载中探析写意性绘画语言的发展脉络
- 来源:新玉文艺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发展,传统文化,古代壁画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3-07-07 11:05
马玉娟
内蒙古师范大学
摘 要:写意性绘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同时也影响了当代文化。本文旨在从史料有关壁画记载中探析写意性绘画语言的发展,探究其在演变中受到的影响,以及它与传统文化的联系。本文将从中国古代壁画的发展历史、古代写意画的技法及其变化、传统文化与写意画的关系等几个方面来探讨写意绘画语言的发展。
关键词:写意性绘画;史料记载;发展;传统文化;古代壁画
写意性绘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它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并一直保持着不变,直至今日。它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不仅是技艺的精湛体现,而且是一种艺术语言的表达形式。有关古代壁画的记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写意性绘画的发展变化,以及其与传统文化的联系。
1、中国古代壁画的发展历史
中国古代壁画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早在先秦时期,中国就出现了壁画,它们的主要原料是石灰泥和植物染料,以及油墨、铁氰化钙等特殊材料。古代壁画的主题涉及到各个方面,包括宗教、历史、文学、哲学等,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生活状况和特点。随着中国古代绘画技法的发展,古代壁画也受到了影响。从春秋至汉代,随着宋元两代绘画技法的大幅发展,人们对绘画技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种变化也影响了古代壁画的发展。宋元以后,宋、元书画技法被称为“宋画”,宋画受到文人墨客、唐宋诗人、官僚、思想家的影响,他们以自己的理解和表达来改变传统的画法,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画法,也就是后来著名的“写意画法”。这种新的画法也深刻地影响了古代壁画的发展,使得古代壁画变得更加生动、真实,从而更好地反映出古代社会的生活状况和特点。
2、古代写意性绘画的技法及其变化
古代写意性绘画是中国绘画的一种重要风格,除了古代壁画的发展历史,古代写意性绘画的技法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与古代绘画技法的发展是分不开的。宋元两代以后,写意性绘画的绘制技法受到了思想家、文人的影响,他们以自己的理解和表达来改变传统的画法,从而形成了“写意画法”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写意性绘画以自由自在的笔触、流畅的线条和抽象的形象为特色,展现出画家内心的深远意境,突破了传统画法的束缚,使画面活泼、自然,充满了情感和灵性。
古代写意性绘画的技法主要有表现意象、描绘意境、抒发情感、重视笔墨变化、讲究笔墨的自然流畅、善于运用留白、追求简洁明快的表现形式等,它不仅需要把握内在的艺术内涵,还要注意表现其表现形式的变化。表现意象的技法,主要是通过符号来表现相应象征意义的形象,如用野兽、鸟类等动物来表现不同的精神状态。描绘意境,写意性绘画注重意境的表现,画家在运用笔墨时,不仅要注意线条的形态,还要注意笔墨的意境表现,使画面更具有感染力和韵味。主要是通过色彩、云、水、山、树等元素来表现出某种自然环境,从而创造出一种某种意境。抒发情感,主要是通过把自然元素组合在一起,从而表现出某种情感的画面,如通过月亮、星星、云彩、林海、瀑布等来表现出夜晚的宁静,从而创造出一种深刻的情感。重视笔墨变化。写意性绘画要求画家能够运用多种笔墨技法,如点、线、面、染、洒等,以及运用浓淡、干湿、轻重等变化,表现出不同的形态和情感。讲究笔墨的自然流畅,写意性绘画强调笔墨的自然流畅,画家在运用笔墨时,要遵循自然的规律,使笔墨的流畅性和自然性更加突出。善于运用留白,写意性绘画善于运用留白,即利用画面中没有被填满的空白部分来表现画面中的气氛和意境,增强画面的艺术感染力。追求简洁明快的表现形式,写意性绘画强调形神兼备,追求简洁明快的表现形式,使画面更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随着历史的发展,古代写意性绘画技法也发生了变化,如在唐代,写意性绘画开始强调笔墨的变化和自然流畅,追求简约的表现形式,如王羲之的草书和怀素的葡萄枝。到宋代,写意性绘画更加注重意境的表现和笔墨的自然流畅,如李唐的山水画和米芾的花鸟画。明清时期,写意性绘画更加强调个性表现和情感的表达,如文徵明的山水画和郑板桥的花鸟画,从而形成了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古代写意性绘画技法。总之,古代写意性绘画的技法变化与时代的演进和文化的发展密不可分。
3、传统文化与写意性绘画的关系
传统文化与写意性绘画有着密切的关系,传统文化的精神观念在写意性绘画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它们是相互依存的,并且在影响和激发着彼此。古代文化对写意性绘画的影响很大,无论是写意性绘画的创作过程,还是画面的表现形式,都受到古代文化的影响。传统文化的艺术精神正是写意性绘画的基础,它的精神理念是以自然为本,以自然为根基,注重情感,尊崇自然,把自然界的风景元素融入画面,表现出某种意境,从而传达出深刻的思想意境。此外,传统文化中的符号、象征也深深地影响着写意性绘画,它们通过画面上的符号、象征,传达出某种思想意境。比如,用山水来表现出宁静的山水,用鸟兽来表现出恬淡的情怀,用花鸟来表现出清新的气息,用仙鹤来表现出自由的心情等。因此,传统文化与写意性绘画是紧密联系的,它们的精神观念和表现形式通过各种方式交融在一起,从而传递出深刻的思想意境。写意性绘画也为古代文化增添了更多的丰富性,它不仅丰富了古代文化的内涵,而且使得古代文化更加多元化、具有活力。
结 论
从史料有关壁画记载中可以看出,写意性绘画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技艺的精湛体现,也是一种艺术语言的表达形式。它不仅受到古代绘画技法的影响,而且与传统文化密不可分,并为传统文化增添了更多的丰富性。综上所述,从史料有关壁画记载中探析写意性绘画语言的发展,可以更好地理解写意性绘画的发展变化,以及其与传统文化的联系。
参考文献
[1] 郑匡珍. 中国古代壁画研究[M]. 浙江大学出版社, 1989.
[2] 王少鹏. 中国古代绘画技法的发展[J]. 中国文化研究, 1996(6):25-30.
[3] 张秋霞. 传统文化与中国写意画[J]. 文化理论, 2004(1):45- 48.
作者简介:马玉娟(1991.06),女,汉族,籍贯:内蒙古赤峰人,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21 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美术学,研究方向:民族文化与造型艺术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