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路径略谈

  • 来源:新玉文艺
  • 关键字:课堂教学,教学效率,重点
  • 发布时间:2023-07-07 11:13

  纪红勃

  山东省青岛第五十九中学

  摘 要:随着新课改不断推进,如何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成为当前教师面临的主要问题。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由于传统物理教学模式难以提升物理教学效率,为了解决当前这一问题,教师需要结合物理教学情况,注重优化课堂教学流程,构建高效的物理课堂,积极探索出全新的教学模式,进而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教学效率;重点

  引 言

  初中物理是学生接触物理知识的开端,由于学生在该阶段还未对物理学科产生清晰的认知,且物理知识规律复杂,知识点之间关联性较强,学生在刚开始学习物理知识时不仅难以接受,且无法掌握学习的重难点与正确的学习方式,无法保证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教师应不断改善传统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方式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投身于物理课堂中,促进物理教学改革发展。

  一、明确教学重难点,提升物理课堂教学效率

  由于初中物理知识存在一定的抽象性与逻辑性,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问题。因此,教师应基于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物理水平设计教学方案,将课堂中每一环节细化并罗列出来,以此提升课堂教学质量。首先,在设计教学方案前,教师应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将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与接受能力进行归纳,根据不同层次学生设计针对性教学策略。其次,教师可以将文中重难点与易错点进行分类,并制作出思维导图,以把握课堂教学的侧重点,促进教学效率稳步提升。

  例如,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牛顿第一定律》一文教学中,教师在课堂教学开始前,教师应明确本文教学的重难点,如使学生通过回溯历史探究过程了解并掌握牛顿第一定律的形成过程,且通过学习知晓力与运动的关系,惯性与质量的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将学生分为学习小组,并围绕本文重难点进行自主学习。其后,教师总结并评价课堂教学效果,并讲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出现的疑问,使学生深入掌握知识的同时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二、教师应尊重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加强师生互动

  在物理课堂教学开始前,教师可以使学生在课前自主预习本文物理知识,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应合理规划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应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使学生掌握更多知识,使学生通过课堂学习高效吸收并掌握教师所讲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使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自主探究与学习,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次,教师应注意的是,以学生为主体并不是指教师脱离课堂教学,而是指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应在旁做好指引工作,在学生遇到无法解决的难题时,教师应及时解决学生所遇到的困难,从而加强师生互动次数,以便加深学生对知识印象且提升课堂质量。

  例如,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一文教学中,教师可以使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使学生对本文进行初步了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之前学习过程中已经接触过长度测量,教师可以使学生将之前学过的知识与所预习过知识相结合,使学生自主进行学习,教师在旁进行适当指引与教导。在使学生掌握测量方法与概念时,教师可以使学生利用直尺测量书本的厚度,教师并在旁对学生操作方法进行纠正,通过实践使学生正确的使用刻尺测量长度与厚度,加深学生记忆。

  三、开展多元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课堂兴趣

  教师在物理课堂教学时应开展多元化教学手段,以此激发学生课堂学习兴趣与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大多侧重于理论知识的教学,由于物理学科具备较强的思维能力与实践性等特点,长时间单一教学方法会导致学生逐渐丧失学习物理的兴趣。因此,教师应改善传统教育形式,不断开展新颖教学手段。随着时代不断进步,教师可以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制作多媒体课件,通过多媒体课件将实际生活中或者自然常见的物理现象,将抽象静态的知识变为动态展示在学生面前,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学生对于动态事物会产生更加深刻的记忆,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积极性。

  例如,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力》一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前利用信息技术制作多媒体课件使学生更加清晰了解力的概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出示人拉着车示意图,使学生初步了解力的概念。其次,教师可以将实际生活中关于阻力、摩擦力的图片及案例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使学生更加直观形象地感受不同的力。另外,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搜集与力相关的知识,使学生对力产生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保障课堂教学效率。

  四、利用小组合作模式开展物理实验,调动学生积极性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师可以利用小组合作模式开展物理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传统物理课堂教学大多只教导知识重难点,忽略实验带来的作用,即使有物理实验,也只是教师在台上动手实操,学生在台下听讲,只有在进行实践考试时才会使学生进行实操。但实验教学才是物理学科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使学生亲自动手并观看实验反应,才会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理论知识,提高学习物理兴趣。对于一些困难实验教师可以使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模式进行实操,在实践过程中不仅可以锻炼学生合作能力,也可以应用所学物理知识,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例如,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电流的测量》一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物理实验,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同等人数小组进行实验。在实验开始时,教师可以通过简易实验引出电流是如何产生的,使学生得出结论“电荷的定向移动产生了电流”。其后,通过教师讲解使学生知晓输出电压的单位与单位换算,及安培计的用途与使用方式。在学生了解后,教师可以使学生之间合作测出小灯泡的电流,教师可以使学生进行自主实验,教师在旁进行适当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掌握电流表的使用,加深记忆同时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结束语

  综上所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直接关乎整体教学质量。教师应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掌握物理课堂的教学规律,突出学生在课堂主导作用,发挥教师引导作用,为学生创建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环境,使学生对学习物理充满兴趣,并积极开展物理实验,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运用所学理论知识,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张永虎. 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路径略谈[J]. 广西物理,2022,43(04):195-197.

  [2]  魏海锋. 如何有效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J]. 读写算,2021(33):173-174.

  作者简介,纪红勃,1977 年6 月,女,汉族,山东省青岛市,中学一级教师,大学本科,课堂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