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实现快乐教学

  • 来源:新玉文艺
  • 关键字:语文课堂,快乐,教学
  • 发布时间:2023-07-07 11:14

  彭裕丰

  揭西县五云镇赤告小学

  摘 要:众所周知,当人的心理处于兴奋状态时,工作效率特别高。在语文课堂上,只有让学生兴奋起来,乐学场面才会出现。因此,教师要及时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在他们略感疲乏时,暂时中断教学思路的主线,插入相关内容,迅速激活学生的兴趣,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这种插入对自主学习方式显得特别重要,因为只有强烈的兴趣才能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实现快乐教学。本文笔者通过自身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探讨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实现快乐教学。

  关键词:语文课堂;快乐;教学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教育,特别是小学教育。在小学教育中,语文教学是非常重要甚至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一环。语文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社会观、人生观。但是,由于课程设置、考试压力等原因,许多小学生对语文课感到厌烦和疲惫。因此,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实现快乐教学,让孩子们更愿意学习,更享受学习,是当前教育领域需要重视且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营造轻松欢快的学习氛围

  赞可夫认为:“课堂上应该创造一种使大家愉快、有强烈求知欲、积极地探求知识的心理气氛。”[1] 小学生的生活已经充满了学习和竞争的压力,为了让孩子们在学习中放松心情,提高兴趣,语文课堂的氛围必须是轻松欢快的。课堂氛围的营造是需要教师认真考虑和努力的。例如,可以在课堂中设置小游戏、小竞赛、小抽奖等互动环节,激发小学生的兴趣。同时,为了让孩子们更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可以在课堂中创造一个肆意发挥的环境,鼓励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前三分钟和自习课时间,引导学生分享表达生活中的趣事、对社会上的热点事件的看法、书本内外让学生有感触的事情...... 通过种种努力,给整个班集体营造一种鼓励表达、大家争相分享的氛围,让每一位学生不仅表达在这一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同时也锻炼了他的口才,提高了语文成绩。

  二、开启“兴趣点”,让小学生喜欢学习语文

  从小学生的个体差异出发,教师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开启小学生的“兴趣点”,让孩子们在学习中获得成功和满足感。例如,针对文学类作品,可以结合课程实际注重文化和思想内涵方面的解读与启示,或者以文艺作品为媒介,用音乐、舞蹈、戏剧等形式进行多媒体教学。从而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表现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享受语文课程带来的乐趣。

  如笔者在教授《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时,首先精心布置了教室:讲台上端放着两盆碧绿的万年青;黑板上方正中,悬挂着周总理的遗像,遗像上披着黑纱;学生的课桌上放着每人精心制作的小白花。教室里充满了庄严、肃穆的气氛。[2] 学生们一走进教室就沉浸在课文的氛围中。再如笔者在《爬山虎的脚》一课教学中,提前一天让同学们在自己院子附近掐一小段爬山虎,先自己仔细观察,第二天带到学校。让学生对学习这一篇课文提前有了期待。在正式上课的时候,先让学生配乐朗读课文;分析课文时,再出示爬山虎长长藤蔓、细丝样根须、不同时段叶片颜色的特写投影图片,及时提醒同学们观察自己手中的爬山虎,还可以让同学们互相交换看自己所带的爬山虎,看看有什么不同。由学生仔细观察后讲出爬山虎的特点,引导学生从小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通过这些场景布置及提前准备等寻找到学生们的兴趣点,让孩子们对每一节语文课都充满期待。

  再就是教师提前鼓励学生和老师一起研究本学期适合表演课本情景剧的篇章或者片段,积极鼓励大家参演课本情景剧。这非常适合小学生爱玩、好动、表演欲强的身心发展特点。比如我们在涉及到《西游记》这一古典名著时,笔者带着学生们,历时一个多月排演了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和石猴拜师学艺之后在师兄弟们面前显摆的场景,班上绝大多数孩子都参演了这两场情景剧,整个班集体因为排演情景剧也充满了欢声笑语,同时同学们也空前团结,具有凝聚力。甚至下课时间、放学路上、家里面都在讨论这个事情,家长们也积极鼓励孩子参与,甚至出积极献言献策。整个班集体及几乎全体家长,都因为排演情景剧而得到成就感,这不仅大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极大地促进了家校沟通、合作。到正式演出那天,孩子们准备好自己的服化道在台上尽情表演,有的孩子还临场发挥,笔者架起手机给场外的家长直播,有的班级老师提前跟笔者打招呼,也要积极参与进来。笔者班上的孩子们积极做好主人翁,热烈欢迎其他班级的同学来观看表演,从而在台上更加卖力,大大超出了笔者的预期。通过这次活动,也极大地拉进了老师和学生之前的距离,表演完后同学们纷纷询问下一次表演是什么时候。看来,同学们对这一形式兴致很高,也享受其中了。

  三、重视错题分析,加强语文作业的引导

  针对语文学科来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必备的学习态度。因此,在课堂中,教师应该引导小学生积极探究文本,有的放矢地进行错题分析,让学生在不断反思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思辨能力。在完成课堂任务的基础上,教师应该加强对作业的引导,要求学生仔细思考,注重细节,培养语文思维的全面性和深层次性。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学科,需要老师多布置一些探究类的作业,而不是光抄抄写写。比如笔者在讲到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这首诗时,除了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画面来快速理解、背诵古诗外,还布置了一份根据杜甫一生漂泊的路线及他每到一个地方都做了什么,画一幅思维导图的探究作业。笔者在每一节课后都用心布置探究作业,第二天课堂还有5 分钟即将结束的时候分享上节课的探究作业,做好引导。这既是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更是引导孩子们快乐学习的法宝。

  四、与时俱进,注重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

  直观,是多媒体的优势。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和视频等多种媒体集成在一起,使纯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内容变成形、声结合的画面图式,使抽象的、静态的审美对象活跃成为具体的、动态的画面,从而使抽象的语言文字化为学生的直观感觉。[3] 有些平时不易看到或接触到的东西,用多媒体展示,更方便学生了解。制作多媒体课件时,我们可以把简单的文字说明变成一幅幅生动的图片展现于学生面前。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已经成为趋势。针对语文学科,应注重多种表现形式,比如音、视、触等各种感官体验,将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势发挥到极致,使孩子们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语文知识,提高兴趣。同时,变换语文教学形式,如利用实际事例作为案例或者让学生在外面拍摄素材用于语文课堂,提升教学质量。在笔者的课堂上,同学们都很踊跃地跟老师分享视频、图片,为每一次自己的视频或图片、文字材料等被老师选中成为老师课件的一部分而自豪。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也促使师生之间有良好的互动,让学生沉浸在快乐中学习。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的快乐化,需要教师在教学方法、教学技能、教学理念等方面进行创新,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实际运用能力。同时,作为语文老师,要关注每个孩子的差异性,切实关注小学生的兴趣点,回归孩子本身的成长,让小学生在快乐的语文学习中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  杨敏. 论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情感教育[J]. 中小学电教( 下半月),2016-08-20.

  [2]  论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情感教育. 道客巴巴[EB/OL]. 互联网文档资源(https://www.doc88.co),2020.

  [3]  张艳菊. 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之我见[J]. 吉林教育,2011-11- 20.

  作者简介:彭裕丰(1985-04), 男,汉族,广东揭西人,揭西县五云镇赤告小学老师,研究方向:快乐学习。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