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赋能提升小学音乐课堂质量的实践研究

  • 来源:中小学教育
  • 关键字: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探索实践
  • 发布时间:2023-07-09 21:00

  周 翔

  (广安市前锋区前锋小学校)

  【摘要】音乐欣赏是学生学习与掌握音乐的重要方式与方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针对音乐欣赏完成能力提高,合理使用科学式的方法,创建科学式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使其可以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在整个教学工作中,教师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合理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让学生可以深入完成对音乐艺术的了解。

  【关键词】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探索实践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3)4-001-01

  引言:我国的教育水平在不断进步,人们对教育工作的要求在不断提升。音乐教师需要认识到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在帮助学生掌握音乐知识的同时,需要完成音乐技巧与审美能力的提升。当前,结合实际教学现状,完成对教学方法的创新,同时要更好地提升课堂学习质量。在目前知识学习中,为帮助学生可以对音乐知识完成深度学习,合理完成音乐鉴赏能力的提升,保证教学质量可以符合实际要求,本文针对小学生音乐课堂教学现状以及音乐教学方法的有效开展做出分析,使其可以满足实际的发展要求。

  1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的优势探讨

  随着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教学工作存在更多内容与形式上的升级。对于教师来说,需要有效转变相关的教育理念,在整个工作中,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在整个工作中要完成对信息技术的共享性、交互性和直观性,生动确保教学工作变得更加简单。在目前的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对整个授课内容完成科学化创新研究,使其能够满足具体的发展要求。同时要对各种教学工作内容完成科学化的布置与安排。整个教学中,教师要使用声音、图像和视频的方式开展音乐教学工作。合理使用各种信息化的资源,有效挖掘学生身上的艺术天赋,推动学生向着多方面的方向进行发展,通过信息化技术的方法,可以更好培养优秀音乐人才,使翁的音乐事业得到发展。

  2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现状

  2.1教学模式单一

  在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多关注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音乐欣赏能力与音乐实践能力。在整个教学工作中,教师忽视了音乐作品的内涵,导致学生掌握知识过于表面化,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所以对音乐知识的理解内容也受到了影响,过于关注相关的理论知识,学生无法全面消化,最终导致音乐课堂失去兴趣。

  2.2缺乏音乐欣赏能力

  在音乐教学工作中,教师忽视了欣赏能力对学生的影响,整个过程中需要教师可以作为引导者,从而发挥出教学作用。但部分教师的音乐欣赏专业知识较低,教师忽视了教学工作整体落实的效果,使学生在课堂上失去自主学习意识,无法发挥出创造力和想象力,最终导致学习音乐欣赏能力无法得到提升。

  2.3课堂缺乏趣味性

  在目前的音乐课堂教学中,音乐课堂上存在小学生参与度较低的情况,学生在音乐知识学习中课堂参与度较低,由于课堂学习氛围不够活跃,无法进一步激发学生对音乐知识学习的意识,很多教师都忽视了在课堂教学中趣味性内容对小学生学习状态的影响力,教师将教学重点都放在音乐教学分析和音乐旋律等方面,音乐课堂上存在枯燥乏味的情况,整个课堂教学都缺少活力。

  3小学音乐课堂欣赏教学有效方法

  3.1借助多媒体教学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合理使用各种信息化技术能够满足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更是完成对整个教学素养的全面培养。在目前的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往往使用口头阐述与板书讲解的方式,这些方式根本不利于学生理解音乐知识,无法提高学生音乐欣赏能力。整个教学工作中,教师要使用多媒体教学方法,进一步收集各种所学内容的相关视频和音频和图片内容素材,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室,完成对音乐内容的展示,帮助学生有效地掌握各种音乐知识学习的技巧。在小学的音乐教学中,开展《土耳其进行曲》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播放相关视频,提高学生对音乐知识的学习兴趣,更是要使其合理掌握各种音乐技巧,使学生能够掌握所学知识的掌握旋律,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3.2创设情境,提高音乐欣赏力

  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入了解到学生的性格特点,使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可以对音乐知识学习产生兴趣,而教师在具体教学中,通过教材与教学环境的相互融合,合理地布置教学环境能够让学生感受到音乐情感,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如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各种教材所包含的内容直接制作成视频在大屏幕上进行播放,使学生感受到身临其境的效果,在音乐知识的学习中,通过教学环境的创造,提高学生音乐欣赏能力。布置科学合理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能够在愉悦的环境中对音乐进行欣赏,掌握各种音乐的旋律,熟悉各种音乐知识。

  3.3开展小组合作,增加课堂趣味性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按照小组完成划分,使学生能够在愉快合作的氛围当中进行知识学习。如当前的教学中,按照学生具体学习情况对其进行划分。分成不同的小组来调动学生课堂知识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教师对学生小组划分需要结合多点内容,同时设计各种不同的问题,通过小组合作回答的方式来完成音乐教学工作,在完成理论知识传授的同时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技巧进行提升,综合满足其多样化的发展要求。如在进行小学生音乐教材中《我们的田野》一课时,教师要合理地使用小组教学方式,让各个小组对本内容进行深入地了解,安排小组探讨与开展思考,了解“这首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这首歌的音乐旋律是什么样的”等,使学生在小组探讨中能够提高音乐欣赏课的兴趣,积极主动地使其投入到课堂学习当中,保证更好的欣赏音乐能力。

  4总结:

  综上所述,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更好地关注其对小学生音乐学习能力的提升,不仅关注对理论知识的提升,更是要对学生音乐欣赏能力和音乐素养的综合提高。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使用多媒体技术,配合情境创设与小组合作方法,全面提升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音乐的热情,增强小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科学地提高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信息技术与小学音乐教学整合的策略研究[J].王璐.第二课堂(D),2021(02)

  [2]寓教于乐,互联共通——信息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王旭.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21(07)

  [3]谈信息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的有效应用[J].吴春燕.教育信息化论坛,2019(02)

  [4]关于信息技术与小学音乐教学融合的研究[J].张心琪.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2(07)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