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 来源:中小学教育
  • 关键字:核心素养,文本理解能力,创新思维
  • 发布时间:2023-07-09 21:06

  马红莲

  (广西百色市区右江区龙景第二小学 533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教育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作为语文教师,如何在课堂中贯彻核心素养教育,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信息素养、创新素养、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感等核心素养,是我们不断探索的重要问题。本文以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为背景,提出了相应策略,阐述如何在教学中贯彻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旨在为小学语文教师提供有益的教学思路和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核心素养;文本理解能力;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3)4-011-01

  引言

  语文教学是小学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整本书阅读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内容之一。核心素养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其在整本书阅读中不仅能够提高语文水平,同时也能够全面发展其核心素养。

  一、引导学生探究文本,培养文本理解能力

  文本理解是语文阅读的基本能力,也是培养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在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策略引导学生探究文本,从而培养学生的文本理解能力[1]。首先,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提出一些思考性问题,让学生思考问题的答案,并根据问题的答案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例如,在学生阅读《小英雄雨来》时,教师可以问学生:“雨来为什么能有这么坚定的信念?他的坚持对我们有什么启示?”通过这样的提问,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小英雄的精神内涵。其次,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生词和难句。在学生阅读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生词和难句,这会影响学生的阅读理解。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词语解释、拆解句子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词和难句,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最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分析文本结构。文本结构是指文本中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了解文本结构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文本的结构,比如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语言运用等,从而更全面地理解文本。通过以上方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究文本,培养学生的文本理解能力。这不仅有助于学生的语文阅读,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例如,在教学《小英雄雨来》时,教师可以在阅读前先让学生了解一些背景知识,比如当时的社会背景,人物的社会关系等。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例如:“雨来面对敌人时会是怎样的心情?”“雨来在引诱敌人过程中的聪明举动有哪些?”等等,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

  二、促进学生思考,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是指能够在解决问题时采用新颖的、独特的、具有前瞻性的思维方式。在当前快速变化的社会背景下,创新思维成为了重要的素养之一。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实践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出有挑战性和有启发性的问题。其次,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学生的兴趣被激发的情况下,他们往往更容易表现出创新思维[2]。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使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课文的魅力,或者通过讲解故事、演示实验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感性理解中产生对课文的兴趣,从而更好地发挥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最后,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往往有不同的看法和理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并通过互动的方式展开讨论。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度,让学生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通过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可以让学生发现问题,并启发他们思考更为深刻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例如,在《鲁滨逊漂流记》这篇文章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如鲁滨逊是如何在孤单上一个人生活的?他一个人的时候会想什么?如果我是他,面对诸多困境,我应该怎么克服?等等,通过引导学生对于诸如此类问题的思考,从而努力调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团队协作能力已成为现代社会所需的必备能力之一,尤其在职场中,很多工作都需要协作完成。因此,在小学阶段就开始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个人的发展,也是为他们未来职业生涯做好准备[3]。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本书进行阅读,然后让他们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彼此的想法和理解,互相帮助理解和分析文本。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担任指导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在小组内有效地交流和合作,让每个小组成员都能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除了小组合作学习外,教师还可以使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选择一些角色,如主人公、反派、配角等,然后让他们模拟文本中的场景,互相扮演各自的角色。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本,并且通过互相扮演和交流,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例如,在阅读《三国演义》这一名著的某一章时,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角色扮演,每个小组扮演故事中的不同角色,通过对话的方式来交流和表达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在扮演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同时也能够提高团队协作能力,体验到合作学习的乐趣。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整本书阅读教学不仅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文本理解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从而提高整个班级的学习效果和氛围。

  参考文献:

  [1]蔡丽蔓.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中的创新应用[A].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第八届生活教育学术论坛论文集[C].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中国陶行知研究会,2023:3.DOI:10.26914/c.cnkihy.2023.003407.

  [2]潘丽虹.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究[J].小学生(下旬刊),2023(01):73-75.

  [3]赵长生.试析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文本细读[J].小学生(上旬刊),2023(01):13-15.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