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与高效课堂的构建

  王文杰

  (扎兰屯职业学院162650)

  【摘要】“美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职业院校教育体系中,美术教学同样是实现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和关键环节。职业院校的教学内容、教育性质以及教育对象都具有特殊性,因此职业院校的美术教学同样也急需适合于职业学院美育教学方法和形式,更好的贴近职业院校内学生的实际需求。才能通过切实有效的美术教学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审美观,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成为社会有用的劳动型人才。因为此时学院美术教学我同样也需要贴切于职业院本人的教育,形式和方法。

  【关键词】职业院校;美术教学;问题;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286-6288(2023)06-004-01

  一、引言

  众所周知,美术能够直观地给人传递出信息,在获取美感的同时,综合素养得到提升。在职业院校,美术教学的开展需要与学校的实际内容相结合,充分考到到实际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变化,并根据这些问题进行美术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找到切实可行的提高美术教育效果的方法。在社会快速发展的巨大变革中,职业院校采取传统的美术教学方法,显然是不切实际的做法,也无法实现美育的最终效果。本文围绕现今职业院校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分析,并对美术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举措进行阐述:

  二、职业院校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美术教学不能引起学生的重视和关注。

  职业院校的学生普遍在毕业后将直接进入就业岗位,学生和家长,甚至是教师都有一种认知,即职业院校是以就业为目的的技能培训学校,其它与职业技能无关的学科都是无关紧要的,甚至可以参加学习。而美术教学在学生的认知中,就是这样的学科。这样的错误认知,直接导致高职院校的美术教学无法得到认可和教学层面的提升,更无法谈及美育在人文素养提升中应应起到的作用。

  2.美术教学缺乏与职业学院教育体系相融合的接洽点。

  相对于美术教育比较抽象的素养提升理念而言,职业院校所学和所教授的职业技能更多是切切实实的实操性技能。在学生学业考试、就业过程中,所学的职业技能类知识更加便于考核,其考核办法也相对简单和直观。学生和家长对于其职业技能的要求也是更多地关注是否能够在工作中得到应用。而美术教学如果是非专业的学生无论从考核还是未来就业中,其所显现出的优势都是隐性的,不易察觉的。也正因此无法引起学生的重视程度,甚至是职业院校在一定程度上也出现了忽视美术教学的情况。归根结底,这种情况都是美术教学未能与职业学院整体教育体系有效融合,作为职业教育工作者应该努力在职业教育和美术教学两者间找到必然的关系,并通过美术教学的重要美育效果帮助学生去提升与美术教学的认识。

  3.美术教学内容及课堂设计与受教育人群不符。

  任何教育都应该是因材施教的[1]。在职业技术学校内美术教学所使用的教材、课堂教学内容以及课堂利用的电教资源等,都严重与职业院校的学生实际需求相去甚远。教学内容与职业院校的学生的知识水平、心理发育水平、认知水平、切实需求等实际情况都没有匹配度,无法做到因材施教,也就让职业院校的学生无法在根本上接受和喜欢上美术教学。而在课堂设计上,由于长期课程受不到学生和校方的重视,任课教师缺乏工作热情,在课件制作、课程设计以及整体课程把握上多缺少创新,沿用陈旧的教学资源或者直接在网络上寻求帮助。长期滞后的美术教学内容势必反作用于教学内容,无法得到学生的认可。长此以往,师生间变成了无交流的教学模式,学生在美术教育过程中成为被动式的听众,甚至是根本不参与到美术教学的过程中,这些都是现阶段职业教育美术教育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三、构建职业院校美术教学高效课堂的积极举措

  1.职业院校美术教育工作者需革新教育理念,发挥美育效果。

  所谓师者传道受业解惑者也,教师的教育理念对于其所组织引导的教学过程发展高度和进步水平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在职业院校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美术学科的理解深度,对于美育作用在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和人生发展的作用的人充分认识,都能够影响职业院校美术教学的成果和发展。因此,学校要时刻关注美术教师的教育理念,通过提高教师自身对于美育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作用的认识,而敦促其在工作中通过教育理念的革新,在主观上产生能动性,发挥自身在美术教学工作中的积极的引导作用,并将积极作用转化为核心动能,应用于美术教学工作的内容设计、模式创新等方面,从而有效地提升在职业院校美术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和热情度,将美育的优势发挥,帮助学生通过周边的人和事物,发现生活的美,产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提高其综合素养。

  2.在美术教学中融入贴近现实的元素,优化课程体系。

  信息的快速发展深刻影响着时下教育的每一个环节。在职业学校的美术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能够通过网络信息获得大量的美学常识,形成极具时代特点的审美观点。教师如果在教学中一味的沿用经验进行教学,而不在教学中加入新鲜的元素和现实的事例,则很容易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感到无趣,而无法投入。甚至是因为一些陈旧的信息已经是学生所熟悉的内容,而导致其失去了对美术学科的兴趣。因此就要求教师要不断的开展教研活动,将美术教学中有效地融入和现实贴近的内容,让学生能够通过课堂获得新鲜、专业、全面的美术知识,而其所学的技法、所欣赏的美术作品等也能够在现实中得到应用。例如,教师利用美术课堂中讲解图片的构图知识,可以利用手机图片拍摄作为讲解实例,而课后作业设计可以是校内的景物拍摄。学生通过对构图的学习,能够知道美术知识能够应用于实际生活当中,而只要善于发现,美是无处不在的。这样的教学模式就会得到学生的接纳和喜欢,而职业学校的美术课堂也会得到有效优化与体系化的完善。

  3.提高职业院校美术教师团体的综合素质。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学生在各阶段的教育中逐渐成为了教育的主体,但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积极引导的作用也是至关重要的[2]。因此,提高职业院校美术教师团队的综合素质是也是职业学校美术教学优化的重点工作之一。在职业院校的美术教学工作中,教学的专业素养不仅体现在美术专业水平上,也要体现在其语言沟通、创新能力等方面,教师只有善于与学生建立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通过有效的沟通才,才能帮助在教学生所做的创新和探索发挥功效。

  总结:美术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塑造学生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在职业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校既要关注学生的职业素养,更要帮助学生提高其综合素养,才能在社会竞争中更加具备核心竞争力。因此,职业学校的美术教学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职业学校应该充分认识其重要性,从解决现实存在的问题着手,体系化发展职业院校的美术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邱丽. 论职业院校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与高效课堂[J]. 新一代(下半月), 2018, 000(007):249.

  [2]苗瑀倩. 试论中职美术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2):1.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