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运用数学课堂开发小学生的智力潜能
- 来源:中国教育与教学研究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开发智力,自主探究,思维能力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3-07-21 10:26
邓正猛
(湖北省巴东县水布垭真水布垭中小学校湖北巴东444329)
【摘要】数学学科是一门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学科,在学科设置上属于理科性质的学科,因此,对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有很高的要求。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开展,从事数学专业的教师正在寻找合适且高效的方式完成教学任务,并希望通过师生间的相互交流实现学生数学能力的有效提高。本文简要阐述了智力教学的概念,并简要概括了小学数学中智力教学的现状,提出了一些措施,希望能够对学生智力的发展有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开发智力;自主探究;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286-6288(2023)06-034-01
智力是衡量一个学生能力的标准,但是这种能力不一定是由先天条件决定的,还需要后天的不断训练和发展,这样才能够真正体现智力的价值。在一些学科的学习中,学生可能不需要很高的智商就能够完成学习任务,但是在数学学科的学习中,学生要具备的不仅是努力,还要具备学习的智慧,这是学好数学学科的关键条件,也是促进学生数学能力提高的重要动力。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治理潜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想使学生乐于学习就必须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老师要善于寓教于乐,充分调动学生多方面的兴趣,浓厚的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迪其智力潜能并使之处于最活跃的状态,激励学生自主探究,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学《长方形、正方形》一课时,用摸一摸、猜一猜、比一比、量一量、折一折、评一评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触摸、测量、比较中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力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数学课上多多表扬激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表扬和激励是孩子的正常心理需求,是他们不断进步的心理基础,表扬和激励可以使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其实,在现代社会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对每个学生而言,不论他的学习成绩是好是差,品德上是否有缺陷,但他的人格应受到同样的尊重,教师的任何训斥、讽刺、体罚和变相体罚,都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伤害,都会泯灭学生的自信心和创造力。因此,教师应真心地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他们才能快乐地学习,才能不断地激发出内在的学习潜能。当后进生上课发言、板演出现差错时,我们给予他们的不是大声的指责,而是亲切适度的鼓励:“他能举手发言,这是积极动脑的表现,很好。”“别急,再想一想,你一定能做对的。”教师的点滴鼓励哪怕是只言片语,也往往能打开一扇心灵之门,让灿烂的阳光照向失落的心,这样接受阳光洗礼的学生又怎能不激情满怀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呢?
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学习和创造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往往会按照自己的教案和讲课方式设置教学环节,这会导致对学生对教师的教学内容有很大的依赖性。无论是在平常做题还是在考试中,学生总会希望题目是教师讲过的,而不去找寻不同题目之间的共同之处和解题规律,这不利于学生独立的数学思维的形成。另外,教师在讲课时常常会忽略学生的课堂感受,这对于改善学生听课的效果是十分不利的。基于此,教师应该意识到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自己不应该主导课堂,而是应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在一定条件下,必要的话,教师还可以开展“翻转式”的课堂,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其明确解题思路,加深对数学类型题的记忆。例如,在进行五四制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材中《快乐足球-比例尺》这一课的教学时,如果按照教师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的话,学生就会将比例尺表示方法的正确示范和错误示范都记在心里。在实际做题时,学生很难判断出到底哪一种表示和计算的方法是正确的,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正确率。但是在教师开展翻转课堂后,学生通过备课、写教案、讲课和收集课后反馈等一系列就能够多次接触到这一知识点,明白“比例尺的数值等于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值”的知识。
四、开展数学问题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并不注重课前导入的工作,而是在新课的开始就直接讲解知识点,接下来就是习题部分。教师的平铺直叙的教学方式不仅不会提高学生思维的活跃度,还会使得课堂变得十分枯燥,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不高。基于此,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应该在课堂导入上多下功夫,用一些新颖的方式引出知识点。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就能够实现知识的自然切入,在增加课堂趣味性的同时,还能够加深学生对该知识点的理解。例如,在进行五四制青岛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教材中《小小存钱罐-人民币的认识》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先拿出准备好的面额不同的人民币,通过不同面额能买零食的数量和种类的不同的提问,学生就会认识这些人民币的样子和面额,并了解其购买力,对于进一步探究问题和锻炼学生的智力有很大帮助。
五、培养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
自学能力是所有能力中最重要的一种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讲,最重要的是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发现、学会创造,掌握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做到在任何时候学习任何一种知识时都能“处处无师胜有师”。为此,教师有必要更新观念,研究教学的智慧,分析教学的方法,努力使学生像数学家那样去学习、去思考、去发现、去应用、去创造数学知识。
在教学中,教师在学习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教师可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学生把自己不懂的地方记录下来,上课时带着这些问题听讲,而对于在预习中已弄懂的内容,通过听讲来比较一下自己的理解与教师理解之间的差距,看问题的角度是否相同,如有不同,哪种好些;课后复习——学生可以先合上书本用自己的思路把课堂内容在脑子里“过”一遍,然后自己归纳出几个“条条”来。同时,教师还应加强对课本例题的剖析和推敲,因为课堂内教师讲的例题尽管数量不多,但都有一定的代表性,教师要研究每个例题所反映出来的原理,分析解剖每个例题的关键所在,思考这类例题还可以从什么角度来提问,把已知条件和求解目标稍作变化又有什么结果,解题中每一步运算的依据又是什么,用到了哪些已有的知识,这类题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求解等等。
总而言之,数学教学的关键已不再是改变教学知识本身,而是要改变教学思想、教学方法,要有先进的思想意识,要不断地将教学内容结构化,不断地将结构化的知识纳入到学生的认识结构中。学生只有掌握了数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基本结构,才会做到以一贯十、触类旁通。当然,如果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能给每一个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充分的帮助,那么每一个学生都会学会并达到正常的学习水平。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数学教学,其目的就是要努力创造条件,弥补缺陷,转变学生的状况,让每一个学生都掌握数学,让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只有这样,才能最终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扑英.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8.
[2]张齐.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延边大学,2018.
[3]韩笑.小学数学教师核心教学能力研究[D].西南大学,20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