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中小学书法教育传承思考

  • 来源:新玉文艺
  • 关键字:陕西,中小学生,书法教学实践
  • 发布时间:2023-08-18 19:59

  徐可飞

  咸阳高新领航学校

  摘要:书法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项宝贵财富,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且具有很强的承载力,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的载体。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使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面临着极大的威胁与危机,也使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所以,书法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而对于作为文化传承的主力,中小学生而言,书法教学的实践更是刻不容缓。

  关键词:书法;文化传承;陕西;中小学生;书法教学实践

  一、书法教育的社会价值

  (一)书法的传承性价值

  如果一个国家的文化遗产没有得到适当的保护,那么它的价值就不能充分展现出来,那它的人民就会成为一群流浪汉。书法是以汉字为载体的,而汉字又是一种象征,它既是一种象征,又是一种与我国传统文化相辅相成、并具有中华民族精神内涵的载体。在汉字的发展史上,汉字的书写已逐步具有了象形美,字体美,字体美,笔法美,章法美等等。数千年以来,我们的先人——从未停止对汉字的不断改进,使得它的艺术得以最大限度地发展。中国书法艺术作为全球艺术舞台中中国文化的优秀代表,显示着世界中国文化特有的魅力,是当今中国面向世界展示自己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中小学书法教育就像一颗种子,承载了民族传统文化精髓,是宝贵文化遗产。在中小学生中进行书法教育,不仅是汉字的规范和工整,也是认识和传承民族文化的一种方式,它有着深远的传承意义。

  (二)书法的创造性价值

  书法就是用文字来书写汉字,汉字就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之魂,它和中国人的血肉联系在一起。书法不仅是汉字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老子“道”的一种表现形式,高我民族几千年来积累起来的文明结晶中蕴藏着无穷的思想和创造力。开展中小学书法教育实践,本质上是一种文化发展的“接续”与“生成”的过程。一方面,书法教育是一种将民族精神传达给中小学生,进而推动其成长的过程;而中小学生则是在传承了文化后,不断进取、不断创新书法艺术发展是本人不断精益求精的原动力。从整体上看,书法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有着其他教育方式无法代替的地位。所以中小学书法教育意义不只停留在单纯地写作上,而应扩展到继承与创新传统文化这一层次。

  二、如何开展中小学书法教学实践

  (一)培养学书的兴致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要注意调动学生对于图书的好奇心与积极性,从而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兴趣是优秀的导师,只有对它有了强烈的兴趣才能使学习取得累累硕果。要想激发中小学生学习这一特殊的美术教育,就必须运用各种手段与形式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学习兴趣。由于书法艺术学习过程的自发性与体验性,在进行书法教育时,仅用说教已不适合,须用引导。在指导过程中要激发中小学生心灵深处浓厚的书法学习兴趣,使其在学习时感到怡然自得、心情舒畅,以全身心投入书法学习。中小学生作为一群朝气蓬勃、精力充沛的儿童,普遍意志力不足,学习书籍的过程就像是一场持久战,最重要的就是坚持。所以,要让学生安静地坐下来练习,教师就必须要设计出一种能引起他们注意和激发学习兴趣的教学手段。讲课时,指导教师巧指导同学们看大师视频、交流大师学习心得、参观大师展览等等,从而提高同学们学习兴趣。在古代,有不少著名的书家,都有自己的写字习惯,比如被称为“草圣”和“张颠”的张旭,就是个酒鬼,“每大醉”,“呼叫狂走”,然后才会奋笔疾书,在情绪激动的时候,还会“以头濡墨”。像张旭那样的人物,有很多都是传说中的人物,他们的故事,都是用来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热情的。通过对学校的调研,作者发现: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证实了采用典型实例法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叶朗说:“感受人生,感受这个世界,并不是为了了解什么,也不是为了建立一个知识体系,而是为了融入这个世界,去感受它的真正味道。” 通过把学生由旁观者变成参与者,使学生在动态的身心实践操作中体验书法世界带来的快乐,进而更加容易把握不同书法所独有的特征。

  (二)强化基本功训练

  学书法时,一定要严格按照规范来进行,其中包括但不仅仅局限于握笔,坐姿和运腕,同时要养成好习惯。提笔坐姿,是学习书法的重要环节,它的正确与否,对书法的成败有着直接的影响。在授课时,教师首先要进行标准执笔、坐姿和运腕的演示,然后要进行严格的督导,建立一整套激励机制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切实可行的。毛笔写字要按照一定章法进行,需要用大拇指,食指和中指三手指握笔,无名指用手指背部顶住笔杆,小指与无名指自然紧贴,指尖轻轻捏笔时,五指间距离不能太大,这样才能保证掌虚指实。学书法时,既要严格把握笔法技巧,又要十分重视坐姿,保证头正,体直,臂张,脚稳,只有有了正确坐姿才能顺利写字。关于手腕的运用,姜夔的《续书谱》有明确的说明:“握之要紧,运之要活,不能用手,而要用手腕。”拿在手里,并不代表你的运气。命运掌握在手腕上,手腕不受控制。” 在句中表达了只有手腕协同动作才能实现点画丰富的含义,这是因为线的动作与笔力无关。中小学生刚开始学习时,应从手腕运动开始,并注重指、臂的直接配合。对中小学生来说,在刚开始学习的时候,培养好的持笔、坐姿势是非常重要的。无论你将来是不是从事书法的人,只要养成了一个好的提笔、坐姿、运手腕的习惯,都会使你受用终生。除此之外,在时间上也要有充足的保障,建议在中小学和大学里,每个星期都要有一到两节书法课。

  (三)临摹的方法

  学书法时,除养成书写,坐姿及手腕运用等习惯之外,还要掌握临摹技巧并以此为基础适当地加以创造。所谓临摹,就是临摹,也就是临摹,姜夔在《续书谱》中,对临摹有详细的描述:“每一种都要取一支古代名笔,放在桌前,挂在桌前,日夜端详,揣摩其中的道理,才能临摹。其次是双勾蜡字,要用心抄写,才能保持原貌的美感,而在抄写的过程中,若有丝毫偏差,神态便会大不相同,所以要仔细抄写。”3 “临摹”指的是根据范作字等的解释,并加上自己的观点,具有一种复制原文的效果;所谓“临摹”,就是用一张薄薄的纸片覆盖在“凡”字之上,用毛笔勾勒出“凡”字的结构,又称“单钩”,又称“双钩”。临摹时,先让学生仔细地看一看,感受一下碑文;其次,对范字的笔画进行单勾或双勾,经过反复揣摩,可以初步体会范字的结构与笔画,还能训练中小学生定力水平。临摹的时候尽量使范字完全相同,稍有差池,便会改头换面,因此,一定要细心细心,老师也要细心督促。

  此外,小学生和小学生在学习书法的时候,应该用米字格,这样可以更好地掌握汉字的结构,同时也可以更好地布置点画,对刚开始学习的小学生和小学生来说,都是很有用的。

  书法是一种需要下很大工夫的学问,如果只是一味地临摹,孩子们的兴趣就会渐渐消失,这个时候,启发他们做些小艺术创作,以使他们能积极地参加学校或者社会组织的书法竞赛,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让他们逐渐养成良好的心态。

  三、结语

  因此,我们当代人担负着义不容辞的重任,要传承与弘扬书法艺术,让书法艺术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如今,随着沟通日益频繁,把本民族的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这样,才能更好地继承和发展书法这门传统珍品。要使书法教学这个浩大的系统工程得到有效的落实,还需要我们不断的努力。本文对中小学书法教学的一些粗浅见解,不免有不当之处,还请读者多多指教。

  参考文献:

  [1] 邓红星. 中小学书法教育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探索[J]. 海外文摘·学术, 2021.DOI:10.12331/j.1003-2177.2021.14.045.

  [2] 穆尚虎. 书法与文化传承——浅谈中小学书法教育[J]. 新作文:教研, 2022(12):0296-0298.

  [3] 谢真阳. 传承传统文化视角下的小学书法教育[J]. 女人坊(新时代教育), 2021, 000(002):P.1-1.

  [4] 杨曙光,徐晓燕. 基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视域的书法教学改革[J]. 教师, 2021(18):2.DOI:10.3969/j.issn.1674-120X.2021.18.053.

  [5] 林久茹. 小学书法教学中笔法教学研究[J]. 海外文摘·学术, 2021.DOI:10.12331/j.1003-2177.2021.14.046.

  作者介绍:徐可飞(1990.02)男,汉族,籍贯:陕西咸阳。咸阳高新领航学校教师。硕士学位,专业:书法。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