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元素

  • 来源:素质教育
  • 关键字: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德育教育
  • 发布时间:2023-08-19 10:53

  牛祖益

  (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阿岗镇捏恰完小655816)

  【摘要】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德育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一项重点内容,其具有的特殊性和功能性,更突出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地位。德育教育和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其他内容不同,需要学生在欣赏中感受德育的美,在实践中体验得有的价值。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为学生教授基本知识与技能,帮助学生形成鉴赏和审美能力,还需要将德育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中,促使学生树立正确三观,促进其全面发展,继而成为德艺双馨的优秀人才。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5-4197 (2023)7-022-01

  德育作为学校教育中的关键内容,其在实施美育方面的重要作用也毋庸置疑,无形地渗透在各科教学中。在美术教学中,主要通过艺术形象的塑造让学生拥有追求美好事物的心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豁达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并树立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德育又可以使学生形成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个人品质,最终使学生达到热爱艺术和生活的目的。因此,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美术教育和德育教育应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

  一、通过手工课程,实施德育教育

  小学美术课堂手工制作丰富多彩,吸引小学生动手实践的兴趣。通过手工制作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和创新能力,还能让他们养成耐心细致、动手动脑的好习惯,同时能促进其思维的发展,感悟协作精神和分享成功的快乐,让学生懂得在人际交往、互助合作中处理问题。课堂作为众多学生集体学习的阵地,凸显出集体力量的伟大,学生为完成共同的学习目标,会互相帮助、通力合作,如此学生不仅在美育方面得到培养,在德育内容中集体主义精神上也有长远发展。例如,以做一道拿手菜为主题,主要让学生通过压、切、搓、团等彩泥的制作方法,表现实际生活中的各色“菜肴”,以提高学生表现、动手和创新能力。小学生可能对材料的新颖性和可塑性充满浓厚的好奇心,但仍有部分学生在空间造型能力和动手能力等方面较弱,根据学生这一特点,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一道道美味可口“菜肴”的制作。这样学生能全体主动参与到手工课程中,饶有兴致地制作美食,并展示合作学习成果,深刻体会到妈妈为自己准备美食所付出的辛劳,在增进亲情交流的前提下,也提高学生合作精神,这又是一种很好的德育教育。

  二、利用绘画课程,融入德育教育

  美术课程可以使学生修身养性,提高自身辨别美丑的能力。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绘画占的比重相当大,教师应对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及情感需求有所了解,然后让学生根据不同绘画形式,通过多种教学模式及手段,引导学生利用这些形式深度掌握绘画技巧,充分发挥小学生想象力丰富的特点,用美术作品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让学生在学习绘画的前提下,明白德育对自己的重要价值,进而陶冶性情,启迪心灵,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在绘画中学会如何做人和做事。例如,以最受尊敬的人为主题,主要让学生思考谁是最值得尊敬的人,并通过平时观察准确抓住人物特征,引导学生运用绘画手段来表现自己心目中最受尊敬的人,培养学生对社会建设者的尊敬之情。每个学生心中对最受尊敬的人感受不同,自然各行各业都不相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先谈谈在我们身边有没有值得我们尊敬的人呢?这就引发学生深刻思考,学生在讨论回答环节都表现得很出色。之后教师再指导学生进行绘画方面的创作,由于之前大家经过问题的探讨,所以在绘画阶段也会感觉有内容可画。这样教师利用最受尊敬的人这一主题,对学生来说是很好的心理教育,同时在绘画技法上有所提高。

  三、借助欣赏课程,渗透德育教育

  欣赏课程对美术教学的重要作用毋庸置疑,其是引导学生学会鉴赏和创造、提升审美能力、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必要保障。教师除了要让学生欣赏到古今中外优秀美术作品,还要让他们学会透过本质看内在。当前美术教材中不乏很多有关德育内容的素材,教师还可以为学拓展网络上有关作品背景、作者简介等信息,深度解析作品所表达的内涵,让学生在开阔眼界的同时,培养他们热爱美术的意识,进而激发他们在课堂上的学习热情。例如,以山山水水为主题,这是中国传统水墨画教学系列课程内容之一。主要让学生欣赏到不同水墨风景画的技法,使学生通过观察传统山水画作品感受其艺术特点,在内心深处形成对中国画艺术的热爱和传承的思想。教材只给出了现代画家作品,学都感觉意犹未尽,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给学生找更多我国古代著名画家的山水画,如王鉴的《夏日山居图》、王原祁的《仿高房山云山图》、弘仁的《西岩松雪图》等清代大家的作品,让学生能欣赏到古代如此精妙的作品,在学生心中起到不小的震撼。教师再引导他们说说古代绘画在技法、意蕴方面和现代有何不同,这就激发小学生了解山水画悠久历史和发展过程的动力,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热情,对他们而言是一堂生动的德育教育课。

  综上所述,德育是一个人基本素质最关键的内容,教师应积极钻研将德育教育渗透至小学美术课堂的途径,在教学中注重不断对经验进行反思、分析及创新,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激情,提高他们的欣赏和实践能力,拓展其想象空间,在陶冶学生情操、缓解学习压力、培养审美情趣的同时,能将道德思想方面的内容顺利传递给小学生,让学生在学习美术中感受快乐源泉,道德境界得到升华,促进其在全面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参考文献:

  [1]向盼盼.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A]. 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对接京津——社会形态基础教育论文集[C].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2022:2339-2341.

  [2]胡瑜倬. 小学美术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教育的研究[J]. 基础教育论坛,2022,(31):61-62.

  [3]刘长红,高娜. 播种美收获“美”——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2,(20):100-101.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