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途径

  • 来源:比较教育研究
  • 关键字:初中德育,德育氛围,榜样示范
  • 发布时间:2023-09-15 10:54

  邓 娟

  (四川省南部中学 四川 南充 6373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不断进步,德育教育也日益受到大家广泛的关注和认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的课程改革理念,对初中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初中阶段开展“德育”课程就显得十分重要。为此,教师应从方法层面深入研究,灵活运用班级管理的策略,以提高德育教学效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德育;德育氛围;榜样示范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3-7667(2022)2-011-01

  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正在逐渐建立自己的想法,由于在这个阶段,他们的叛逆心理比较强烈,这个过程需要正确的引导。无论是要教会学生学习,还是教会学生生活,德育教育一定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基础阶段。然而,德育教育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必须要考虑到多方面因素才可以,尤其是在新时代的背景下,虽然德育目标比较明确,但是网络的盛行给了青少年很多诱惑,这就给德育工作带来了诸多困难。在新时代背景下,开展初中德育教育的策略如下:

  1转变角色,潜移默化引导

  初中学生的德育工作开展前提是班主任必须转换自身角色,摆脱传统的师者严苛风范,重新回归知识和道德线上,围绕学生实施自上而下地引导,努力地充当学生德育的引导者、辅助者,为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对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找到正确的德育方向,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朝着此方向发展,确保学生的思想信仰、道德观念等都达到社会的准则与标准,这样学生就能间接地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与德育目标相契合,同时,班主任也要激发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使他们能遵守道德准则,自觉认同道德价值观念,自觉接受德育,塑造自身的优良品质,提升自身的素质和内涵,朝着合理的德育目标前进,积极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自身的德育素质与道德水平。此外,在日常的学习、工作过程中,班主任要有一双慧眼,能够动态识别学生在日常学习、成长中的异常现象,而且能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为学生纠正错误和问题,摆正学生的思想态度,让学生朝着正确的道路前进。

  2采用对话式教学完成德育工作

  为实现初中阶段学生道德教育的目标,教师可采用国外引进的"对话式教学"模式,以促进学生的道德教育。这种教学模式一方面考虑到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在充分尊重其人格的基础上进行德育教育。这一教学模式并没有压制学生的个性发展,而是在充分发挥学生自我个性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具体地说,教师要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营造对话情景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此要注意,为了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尽可能在正式讲授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德育,在每周的课程中,自觉地抽出一定的时间,如每周的班会课,每周的大扫除时间,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缩短班会和大扫除时间,利用节约的时间进行德育。在开展德育工作时,不能照本宣科,而要创设情景,提出问题,从侧面展开,要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参加讨论,以达到全班学生的德育目的。

  3以身作则,榜样示范带动

  德育教育离不开学生的自主实践和自主体验,更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与。德育教育更注重于学生内在意识的转化,传统的课程教学学生由于受到升学的影响,知识与德育意识之间严重不平衡。所以,我们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光要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还应该把德育教育转化为学生的一种自主学习意识,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成长、发育阶段,心智依然不成熟,人生阅历十分有限,在一些大是大非面前甚至无法做出明确地区分,容易效仿周围的人和事。班级的教师作为一名最直接的班级管理者,作为一名师者,每天在学生面前出现的频率最高,势必要成为学生模仿的榜样,作为一名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榜样的强大力量,形成为人师表的强烈意识,认识到教师自身的言行举止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所以,教师无论是在常规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都必须注重自身的形象和言行举止,要努力地为学生树立起正面的形象,发挥榜样的带动作用。

  例如:在日常工作中要树立诚信意识,言必行、行必果,让学生认识到一诺千金的楷模状态,特别是和学生相关的事情,答应学生的事情必须及时做到,对于涉及到学生利益的问题必须及时给出学生公道的说法,在学生面前树立起教师最基本的威严。为了实现班级的日常保洁管理,教师要率先示范,在全体学生面前主动捡垃圾、主动擦桌椅、平时不乱丢垃圾,时刻以自身行为来影响学生、感化学生,学生也逐渐养成保持干净整洁的习惯。为了进一步规范学生行为,教师不妨通过分座位的方式来潜移默化影响,让部分同学整洁的习惯来感染和带动其他学生,逐步在整个班级形成干净整洁的氛围,让班级保持整洁。

  4丰富德育实践活动次数

  教师在进行德育实践活动中,要重视丰富活动形式,增加活动次数,拒绝"纸上谈兵",使得实践活动内容具体化,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要设立以劳动光荣为主题的德育实践活动,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对应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干农活,并帮自己的父母解决问题,让学生能够在切实的劳动过程中体会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并且在平时的教育中,教室可以增加让学生参加劳动的次数,不断加重学生对于德育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德育知识的认识。在整个实践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单一的活动形式,学生理解到的德育知识也比较浅显,并失去学生对德育活动的体验。教师应该重视德育实践活动的多样化,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在活动中提升认知。

  5丰富德育教学形式、营造良好德育氛围

  初中生的德育学习多拘泥于课堂,也多受到课本限制,教师应当用丰富的德育教学活动来营造积极的德育学习气氛。如此才能进一步带动学生认识德育内涵。

  例如,学校及教师可以在校内开展"德育故事分享"、"德育之星评选""德育知识竞赛"、"德育书画评选"、"德育动员大会"等多种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多多播放相关的音视频和图片,和学生一起学习像《初中生行为规范守则》等相关文件规定。为增强学生德育学习意识,教师也要增加学生课后的德育锻炼机会,比如教师可以推荐学生使用"学习强国"、"学习通"等软件,让学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接受丰富的道德教育。此外,为营造积极向上的德育学习氛围,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以身作则,以优秀的道德模范要求自己,为学生树立榜样。同时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学生积极性的调动,保证学生时刻保持高效率的德育学习状态。

  结语:

  初中德育工作的高效实施势必能带动整个初中教育体系的完善和发展。初中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的同时,还应该注重教学方法的改进,必须以学生为主体,积极运用各种活动形式和先进教学手段提高德育工作效率。同时,各初级中学要大力打造高水平德育教师团队,丰富德育课程内容,重视家校合作,以此来保证整体德育工作的高质高量高水平。

  参考文献:

  [1]朱向忠.如何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性[J].中学课程辅导:班主任教育,2016(7).

  [2]走在思想前端: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相关思考[J].邵小英.课程教育研究.2016(01)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