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高中德育教育创新的实践探索

  • 来源:比较教育研究
  • 关键字:高中阶段,德育教育,实践
  • 发布时间:2023-09-15 10:55

  文顺民

  (四川省南部中学 四川 南充 637300)

  【摘要】重视德育是我国教育的传统,无论传统的儒家教育,还是社会主义教育,都强调树人先树德。在新时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更加全面,培养有道德、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新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新课改的实施背景下,高中德育教育要改变传统德育教育当中的不足之处,提升德育教育的水平。

  【关键词】高中阶段;德育教育;实践;深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3-7667(2022)2-013-01

  对于高中生来说,知识学习与能力发展固然重要,但是德育教育也不可忽视,知识与能力对学生的发展深度具有重要影响,而德育教育对学生的发展长度具有重要影响,所以,知识、能力与品德对学生来说缺一不可。因此,在高中阶段,教师需要注重德育教育的深化,并从不同的方面对德育教育进行深化,为此,教师需要充分了解高中阶段的教学特点以及这一时期学生的阶段特点,同时,教师还需要研究多种德育教育的方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灵活运用。故而,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对高中阶段德育教育的深化策略进行研究。

  1、注重宣传

  宣传对与德育教育而言至关重要,很多时候,学生不是想要违背德育的要求,而是不知道德育有什么内容,对他们提出了怎样的要求,所以,德育内容的宣传必不可少。然在高中阶段,迫于高考的压力,很多学生的学习侧重点在新知识上,在这种情况下,要想提升德育内容宣传的效果,教师还需要让学生明白德育的重要性,同时在宣传的方式上多下功夫,力求让学生在多样的宣传中得到发展。

  在高中阶段的教育教学中,德育宣传的方式不止一种。具体来说,教师可以采用图画的方式进行德育宣传,不过要优化宣传效果,教师还需要在宣传图画上进行一定的设计,比如在用学生喜欢的明星形象进行图画宣布,用游戏人物进行图画宣传等。教师也可以采用歌曲的形式进行宣传,学生喜欢流行歌曲,并且很多歌曲都有着德育的效果,因此,教师可以在课间或者课堂上进行相关歌曲的播放。教师还可以运用视频的方式进行宣传,动态的视频可以增强学生的关注度,也容易让学生记住,所以,教师可以在视频中加入德育内容。德育宣布的方式虽然有很多,但目的只有一个,即让学生受到德育的洗礼,获得品德的提升。

  2、关注社会动态,营造良好道德风气

  与初中阶段学生不同,高中阶段的学生他们搜集信息的能力更快速,更关注社会动态,尤其是在这个网络发达的时代,高中学生确实有能力第一时间洞察社会新闻实事。针对此,我们教师也必须与时俱进,及时洞察和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对班级管理工作作出调整,为学生营造一个健康的班级道德风气。比如把握最新热点新闻。比如学生最关心的明星新闻:孙杨与师傅大打出手、长期不归队、无视纪律耍大牌等等。宋代朱熹说:君子之心,常怀敬畏,敬畏缺失,行为习惯也就出现了偏差。针对此,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展开“何谓君子之心”的主题班会。再比如“济南扶老人事件”,引导学生开展“社会道德何在”主题辩论赛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意识尊老爱幼这一传统美德的重要性,同时也让学生学会了合理利用法律手段作为保护自己的武器。借助此类社会热点,既让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兴趣,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挖掘德育包含的内容,以正确的价值观匡正学生的思想。

  3、开展正面疏导与德育渗透教育的全方位教育

  第一,教师要率先垂范。教师在进行知识传授的时候,要站在政治的高度,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蔼可亲的工作状态去开展工作。用先进的思想领路,用崇高的道德召唤他们,用高尚的情操感染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和表率。

  第二,要时刻摸准学生的思想脉搏,密切关注学生思想和言行。要时刻关注学生暴露出来的一丝一毫的问题,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靶向教育。要特别重视社会的热点问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扎扎实实地开展下去。

  第三,要把高中德育教育工作融入各学科的教学中,各学科的教学也要随时挖掘学生德育工作的内容,每一个教学环节都不能脱离德育教育这根主线,时时刻刻围绕德育教育开展各科知识教育。

  4、德育的具体内容需要加入观念意识

  在新时代的德育中,教师需要对德育的具体内容进行更改和补充,加入一些符合学生成长成人所需要的知识内容,帮助学生进行各种正确观念意识的培养,让学生认识到生命存在的价值。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对于很多新鲜事物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对于各种资源极其丰富的网络,很多学生都深深地陷入其中难以自拔,这会严重影响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进步,教师需要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不良情况,及时对学生进行德育工作的开展,培养学生对网络正确的观念意识,让学生在面对一些充满诱惑的不良东西时对其进行主动的抵制,让学生正确地认识到网络的优点和缺点。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时需要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地认识网络,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让学生从小就树立起良好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培养学生的合格公民的意识,让学生在未来的社会工作中有责任感,并且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传承。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多对学生进行关心,及时发现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并且防止一些不良事件的进一步恶化,将学生及时的从偏离的轨道上拉回,让学生回归到健康的生活中。

  5、建立校内与校外德育的联系

  对学生进行德育是学校、家庭与社会的共同责任,单方面的作用不能最大程度的促进学生的德育。在开展德育工作的同时,学校和家长应该一起努力,共同把德育工作落实到生活和学习中,教师和家长都应该从自己做起,并向学生提供一个好的环境,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要让学生在形成自己固定的思维模式之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校对学生的德育是极其重要的,而家庭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人在学校和家庭中受到的熏陶是影响人一生的,所以在德育方面,家校应共同努力,给学生做好榜样,从自身做起,引导孩子向好发展,有效地促进德育工作的开展。

  总结

  新时期德育的有效性开展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很大的影响,学校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开展,让学生在网络发达的新时期中认清楚网络的优点和缺点,有效选择网络的优点进行采用,摒弃网络的缺点,树立正确的道德品质观念。同时,教师需要尽力为学生打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

  参考文献:

  [1]张育才.高中德育分层教育对策分析[J].中国农村教育,2020(03):62+64.

  [2]蔡建胜.农村高中德育教育现状调查与研究[J].学周刊,2020(05):167.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