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转变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基本策略

  • 来源:比较教育研究
  • 关键字:学习方式,“五导”法,策略
  • 发布时间:2023-10-06 16:55

  贺兴军

  (十堰市车城高级中学 442000)

  【提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六个转变”的改革目标,其中就明确指出要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任务。本文针对数学科特点,就如何构建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的学习方式,深入浅出,从数学基本学法入手,提出“五导”法转变数学学习方式:(一)教导“读”,实现自主学习;(二)开导“听”,实现合作学习;(三)引导“思”,实现发现学习;(四)传导“记”,实现联想学习;(五)指导“做”,实现探究学习。

  【关键词】数学;学习方式;“五导”法;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3-7667(2022)10-001-01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那么,如何实现初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转变,我认为,应从基本学法入手,做到“五导”:

  1、教导“读”,实现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让学生学会自主读书,必须过教师的正确教导,学生才能由“读会”转化为“会读”。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读法的教导,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对数学语的翻译,而且还应重视教导学生怎样去读,这正是读法的核心所在。如应教导学生学会:(一)粗读,即先浏览整章整节的枝干,然后边读边勾、边划、边圈,粗略懂得教材内容,弄清重难点的关键所在,对不理解的地方打上记号(以便求教老师与同学)。(二)细读,即根据各章节的学习要求细嚼教材内容,理解数学概念、公式、法则、思想方法的实质及因果关系,把握重点,突破难点。(三)研读,即带着发展的观点研讨知识的来龙去脉、结构关系、编排意图,并归纳要点,把书读“薄”,以形成知识网络,完善认知结构。这样,当学生掌握了这读法“三步曲”,形成稳固习惯,才应能从本质上改变读书方式,提高学习效率,进而形成积极主动、不受他人支配的学习行为习惯,实现自主学习。

  2、开导“听”,实现学生合作学习

  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师的讲是信息的输入,学生的听是信息的吸收,只有调开学生听的“频道”,使接收与输出同频,才能获得最佳效果。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听法的开导,教师首先应从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入手来集中学生注意力,使其激活原有认知结构,打开“听门”,专心听讲,这样才能把学生吸收的“频道”调谐到教师输出的频道,达到同频共振,获得最佳教学效果。其次,要开导学生注意去听教师对每节提出的学习要求;对定理、公式、法则的引入与推导过程;对概念要点的剖析和概念体系的串联;对例题关键部分的提示和处理方法;对疑难问题的解释及期末的小结。这样,让学生学会抓住要点,沿着知识的“生展线”来听课,就能大大提高听课效率。此外,在学生听课过程中常伴之而来的各种练习,教师要结合实际,善于运用讨论、交流、对话等合作形式开展课堂教学活动,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听课的注意力,还可以督促所有学生都参与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增强学生间的凝聚力,从而实现合作学习。

  3、引导“思”,实现学生发现学习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学习离不开思维。要使学生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形成一定的数学思想,需要教师科学的指路引导。

  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思法的引导,教师应着力于以下四点:(1)从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入手来开展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去积极主动思考,使学生学会联想。(2)从挖掘“问题链”来开展变式训练,引导学生去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综合,使学生学会转化。(3)从创设问题情境来开展探索式教学,引导学生追根究源去思索,使学生学会深思。(4)从回顾解题分歧过程来开展评价,引导学生去分析错因,使学生学会反思。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善于暴露思维过程,留下一定的思维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学会“思在知识的转折点,思在问题的疑难处,思在矛盾的解决上,思在真理的探求中”。这样,就能使学生学会并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达到启思悟理,融会贯通,实现知识的创新。

  4、传导“记”,实现学生联想学习

  学生学业成绩的好坏,运用知识的熟练程度,是与其有无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正相关的,而学生对良好的记忆方法的领悟,尚需教师的传授指导。

  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记法的传导,教师首先要重视改革教学方法,以避免学生死记硬背。其次要善于结合教学实际,来传授记忆方法。如通过对知识面之间关系的类比,使学生学会去联想记忆;通过把知识编成顺口溜,使学生学会用口诀记忆;通过绘制直观图,使学生在以形助数中,学会数形结合记忆;通过学习发掘知识面的本质属性,使学生在形成概念的同时,学会凭特征记忆;通过归纳概括所学知识,使学生学会按知识结构来系统记忆。此外,老师还应让学生明确各种记忆法的价值、效果、适用范围,以使他们牢固掌握和灵活运用。这样,学生就可把学到的知识,运用科学的方法储存在大脑中,以便于在今后应用知识、创造知识过程中,能通过联想由此及彼,得以再现或重现,从而实现学生联想学习。

  5、指导“做”,实现学生探究学习

  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写法的指导,教师一是要指导学生学会将数学语言转化为数学符号,数学符号是数学演算与推理的前提。二是要善于指导学生在学会推理的同时学会书写表达,以使他们在反复训练中熟练掌握常用的书写格式(尤其是几何证明题的推理格式)。例如,上几何练习课,教师通过学生的板演,来指导大家一起评批、修正,就有助于使学生做到书写规范、条理通畅、清晰整洁,其效果往往胜过教师详改作业。三是要指导学生去根据已知条件分析作图,将文字语言转化为直观图形,以使其能数形结合,解决问题。四是要指导学会评价自己作业,以增强其“自我效能”感,使其能自我调控。这样多种形式去指导训练,让学生过好分析关、书写关、自我关,就有利于他们从注意严谨性、逻辑性、规范性上,形成正确的书写表达能力。此外,在实习作业、实践课等数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去探究问题,实现学生的探究学习。

  总之,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多方面共同努力的结果。我认为,要彻底转变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必须做到以下几点:其一是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新的学习方式;其二是教师要确立新的教学观,积极转变教学方式;其三是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只有做到以上几方面的统一,才能切实转变学生学习方式,进而推动新课程教学改革。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