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 来源:比较教育研究
  • 关键字: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策略,小学道德与法治
  • 发布时间:2023-10-06 17:00

  黎 艳

  (湖北省巴东县野三关镇民族中心小学 444324)

  【摘要】在当前新课改形势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法律意识淡薄,教学水平不高,其原因主要在于:缺乏专业的政治课师资队伍,课堂教学缺乏时代性,小学政治课中法律意识培养途径过于单一。为此,本文主要探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的路径与策略,引导学生弘扬法治观念,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跟随时代步伐,多方面培养学生法律意识;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拓宽学生学习渠道;组织丰富的实践活动,提高法治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策略;小学道德与法治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3-7667(2022)10-010-01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政治教师需要不断重视法治教育,优化政治课教学方法,拓宽政治课教学渠道,使小学生既能学习和理解法律,又能适时运用和维护法律保护自己的权利,从而真正落实法治教育,不断提高青小学生的法律意识,有效降低青少年犯罪率,为建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美好明天提供保障。教师使用多样的策略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不但可以提升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兴趣和能力,还可以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理解法治知识的能力,以此可以优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并使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成为高效教学,从而可以为学生今后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弘扬新时代法治观念,加强政治课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的素质和专业能力直接影响到整体教学效果。因此,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法律观念,需要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自身的法律素质,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提供更多的保障。首先,学校需要吸引更多的优秀教师,提高法律教师在教学团队中的比例。例如,在招聘教师时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招聘计划,构建更加强大的师资队伍。其次,学校需要重视对教师素质和专业能力的不断培养。社会在不断进步,教师只有做到与时俱进,从知识储备到专业能力都保持同步更新,才能为学生传授更加准确、全面的知识。因此,学校需要定期对教师开展培训,组织教师前往其他学校进行观摩学习,一方面引导教师学习其他优秀教师的先进教学经验,另一方面也为教师创造更多与同行交流的机会,使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思维都得到不断进步。最后,学校可以安排具有法律专业背景的教师组建校园法律咨询室,一方面参与学校相关法治建设与宣传的活动,另一方面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多渠道,使学生能够快速找到相关专业的教师答疑解惑,在第一时间获取专业的法律知识,进而不断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

  二、进行法治思想灌输,做到知行合一,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教师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不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法治观念,更重要的是为了有效的促进学生知行合一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能够对实践的方法做出一个正确的探索与分析。这对于改变学生当前的学习状态,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素养,带动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与意义。另外,在体现知行合一的时候,也是学生行为与思想紧密结合的过程,在这一阶段中,证明学生可以将自己的想法和行为融合在一起进行引用过。

  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对交通信号规则进行了解与分析。并且要让学生懂得交通法律法规。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习到如何遵守交通规则、如何按照交警叔叔的指示行走,而且还能让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明白安全的重要性。同时,这对于提高学生个人的安全意识以及安全行为也有一定的帮助作用。当学生了解到这一内容之后,便会知道红灯停、绿灯行和黄灯请注意的法治常识,且会时刻的提醒身边的人注意和遵守交通规定。以此为法对学生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真正实现法治教育观念下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而且还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懂得如何将知识应用到生活中,以及在生活的过程中如何寻找和发现课本上的知识。

  三、借助现代网络大环境,借鉴优秀资源,提高政治课教学效率

  在网络时代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也需要充分借助网络大环境的优势,寻找更加合适的资源。同时,教师借助网络技术,还可以充分了解学生的个体情况,并结合学生的个体情况进行探索,从而展开精准化的教学指导。通过结合网络中优秀教师的资源分析,并主动契合实际融入多种教学理念来指导学生,可以为教师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丰富的资源,为教师设计教学内容奠定基础。同时,教师在结合信息技术分析、探索之后,还可以寻找有助于学生思考和探究的素材,并展开精准化的教学设计,继而契合学生成长的需求进行科学的指导,完善教学的素材。例如,在讲解《生活离不开规则》部分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借助网络技术,分析班级中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的基础情况,并结合实际情况要求学生进行分析探索。在开展教学设计时,教师可以先从一师一优课或者微课等优质教学资源平台中收集高质量的教学设计。然后,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个体情况和自身的素养,选择与生活中规则有关的优质资源素材,对学生进行精准教学引导。在借鉴多种内容指导学生的过程中,教学的效果得到了显著提升。最后,教师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和教学的实际效果进行分析,选择是否将与本节课有关的素材分享给学生。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教学实践变得更加适合学生的成长,从而提高了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效率。

  四、利用生活化政治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意识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开展生活化活动,以此使学生在生活化活动中,能够感受教学知识,并理解教学知识,从而可以培养学生道德与法治的意识,并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质量。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父母多爱我”时,可以先向学生提问:“什么是爱?你认为你的父母爱不爱你?”并让学生独立思考回答。当学生回答爱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讲述感受到爱的事件。当学生回答不爱时,教师不要批评学生,而是带领学生继续进入教学。接着,教师可以提问:“你知道你是怎么诞生的吗?”并使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个人的成长故事。在观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讲述感想。之后,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上一棵大树,并给学生发放水果形状的便利贴,在发放好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感受到父母爱的时刻写在便利贴上,并将写好的便利贴贴在树上。在学生完成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观察所画的大树,以此帮助学生了解父母的爱。

  总而言之,在小学法治课教学中,通过法治教育可以凝聚人心,增强教育教学工作的责任感和法治意识,使政治课教学形成高度的责任共识,这代表着我国的教育行业迎来了“破字当头、不破不立、先破后立”的新时代。这个时代也是法治被动的时代,更是告别整车带领和文件铺路的时代。所以,在此需要重点明确的是:小学教师要利用法治精神体现教育精神,要将二者合二为一,要使之成为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在坚持教育理念的时候也能坚持法治精神。

  参考文献:

  [1]向玉红.新课改理念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责任意识的培养策略[J].学周刊,2021(13):141-142.

  [2]陈学文.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感恩与责任意识的策略[J].新课程,2020(40):237.

  [3]张小青.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法律意识的措施[J].家长,2019(09):16+18.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