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
- 来源:比较教育研究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高中数学,教学,探究性学习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3-10-06 16:56
胡旭挺
(浙江省慈溪市三山高级中学 315300)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进程的深入和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学生的数学运用能力越加看重,我国的高中数学教育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也更为注重。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中,除去重视学生对于数学理论知识的了解和掌握之外,也应该着重于学生对于所学数学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情况和对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仍然受到了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在进行数学教学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章就要对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所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 探究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3-7667(2022)10-002-01
数学是一门讲究逻辑性和思维的学科。高中数学也凭借着这两个特点让无数学生又爱又恨,同时数学也是高中教育中最能拉开学生水平的学科之一。因此教师在进行高中数学教学中都是以传授应试技巧、提高分数为主,忽略了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这使得学生在学习时始终处于一个被动学习状态,为教师提高学生的成绩增添了困难和挫折。因此只有教师开始改变自身教学方式,削弱自身主导性,增强引导性。让学生从被动式教学中脱离,这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和教师的教学质量。
一、高中数学教学时所面临的困境
1.1以分数为主,抑制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在中国的教育体系中,一切都是以“分数”论英雄。而评判一个老师教学水平的高低,也是以其学生的成绩高低来判断,学生之间也是以成绩来进行区分。这虽然营造了一种紧张激烈的竞争氛围,但不利于学生本身综合素质的发展。而过于强调分数的重要性的结果就是:教师迫于分数压力开始加大自身教学进度对学生进行填鸭式教育,注重对于考试技巧的总结和知识点的灌输,忽视了学生自身的自我思考能力。而学生也将一直处于高强教育的压力下,部分心智不坚强的学生就可能会因为面对不了这巨大的压力而选择自暴自弃。过分地强调分数,这对于教师和学生双方都会带来许多不利的影响。
例如:在进行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函数的应用》的教学时,教师为让学生更快地掌握所学单元的知识点,往往会将大部分精力放在教授“函数的解题技巧”上,对于其余知识只会简单概括。这方法可以很好地适用于本身数学基础就好的学生,但对于基础不好的学生却是非常不友好的。这就会导致,教师越讲到后面的知识点,能跟上只有那一小部分成绩优异的学生。而大多数成绩一般、基础较差的学生,只能在课后通过自学来完善自身对于所学知识点的理解。这种情况的出现不仅会加剧学生自身的学习压力,也会对教师的教学进度和班级整体的成绩产生不利影响。
1.2题海战术对于学生总结和归纳能力的削弱
在进行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为了加快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往往会实施题海战术,通过不断地刷题来让学生快速掌握所学知识点的答题技巧和要点。但学生面对刚接触的新知识,本应该自主地去思考和探究所学知识的内容,并对其中的要点进行总结。但源源不断的题目,挤压了学生自我思考的时间,也打断了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思考历程。而不断地刷题只会让学生对于该知识点的答题技巧烂熟于心,但对于该知识点内容的归纳却一无所知,一切都要依靠老师的总结和概括。
例如:在进行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四《三角函数》的教学时,教师不断的题目布置,是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快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点的应用和答题技巧的掌握程度。但学生在不断地刷题中,最终也只会知道该如何答题。因为刷题,学生在学习过后没有在第一时间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导致的就是学生只知三角函数的刷题技巧,却忘记了三角函数的性质。对于解题技巧的依赖,以及习惯了教师的灌输式教育,这些都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使得学生在学习上缺乏自主性。这对于教师后续的教学都会产生严重的阻碍。并且长期的被动学习,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的能力也会大大下降,加剧了教师的教学负担。
二、探究性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2.1改变教育方式,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要想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首先教师就要削弱自身在教学中的存在感。因为探究性学习讲究的是: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互动,以及学生自身的自主学习。因此,只有降低老师在教学中的存在感,提高学生在学习上的参与度,设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加强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交流,以及学生自身的学习主动性。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教师进行教学之前就可以自主地进行初步的学习和了解,对于知识点学生也能有一个自身的理解和总结。这样教师就可以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程度也能得到大大的提升。并且,学生自己预先学习的行为,还能促进自身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例如:在进行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三《算法初步》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先进行一个自我学习,和对于知识点的初步总结。这样当教师再进行课堂教学时,学生就有了一定的了解基础,教师在此基础上再来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就会更加快捷和轻松。同时在教学时,老师也可以先让学生进行相互讨论,中途老师来引导学生思维的发展方向。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了解,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活跃度。这对于教师的后期教学都有着较好的积极影响。
2.2引导学生思维,提高学生总结能力
高中数学知识点是繁杂的。因此为了避免学生学习新知识就忘了旧知识这一尴尬场景的出现,教师可以在讲完一个知识点后对于学生进行一个思维的引导和发展,以此来加深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点的了解。同时教师也可以留下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点进行一个总结,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点的影响,一定程度上避免出现遇见新知识就忘记旧知识这一尴尬情况。
例如:在进行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圆与方程》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后自主进行知识点的总结和概括。在明确所学知识点的重点和内容的基础上,再来进行刷题和练习,以此就能更好地加深学生对于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同时总结复习对于稳定学生的学习基础也有很大的作用和帮助,这也为了后期的总复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教师也可以借此锻炼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总结能力,为自身的教学减轻压力,营造一个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
【结束语】高中数学的学习是一个漫长且艰苦的历程,也是教师不断探究和研究的过程。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改变教学方式,转换自身教学理念,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以此来进行探究性学习,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减轻自身教学压力,以此来达到一个双赢的结果。
【参考文献】
[1]陆春伊.浅谈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J].学苑教育,2017(2):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