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
- 来源:中国教师教育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学前教育课堂,教育资源,教学质量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3-12-16 16:14
彭 艳
重庆市奉节县红土乡下广小学 404600
【摘要】教学资源对课堂教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如果教师在课堂上不对现有的教育资源加以理由,那么会使教学内容更加繁琐,不利于学生接受新的知识。所以这里针对教育资源在课堂中的应用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经过系统的研究可以发现,在课堂中教师必须要以学生为本,全心全意的为学生服务,有效地利用教育资源,才能够使课堂的效率大大的提高。同时还要整合教材教学资源,使课堂的效率实现质的飞跃,捕捉合适的契机。这样会让学前教育的语言课堂更加精彩,效率更高。所以在语言课堂中有效的利用教学资源是非常有必要的。
【关键词】学前教育课堂;教育资源;教学质量
1 引言
学校和课堂是学生接受新的知识的地方。从某种程度来说对国家人才的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是学生们提高个人能力,接受新的思维,新的思想的场所。所以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加强学生们对于新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提高其学习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这是教育资源最本质的目的。教师在课堂上合理的利用教育资源能够大大的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使教学目的能够早日的实现。根据我国现代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逐渐的加深了对于教师教育思维的改革和教育。现在的学前教育语言教师们对现有的教育资源都有比较强烈的应用意识,能够比较全面的激发出教育资源的内在作用。但是现在在语言方面的教育资源相对来说比较少,语言教师们只能从开设的各类课程,传统文化,歌曲,影视,习俗等方面寻找教育资源。但是在现在的学前教育语言教学当中,一些老师对自己的知识和自己准备的教学资源非常有自信,而不会应用课堂中现有的教育资源。所以怎样因地制宜的看待学前教育语言学习的教育资源,是现在我国学前教育语言课堂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2 问题现象与分析
所以要提高现在我国学前教育语言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率,并且在学前教育群里课堂中大力的使用教学资源。就必须要从根本上解决开发教学资源并利用教学资源的问题,主要就以下方面:
2. 1 教学过程繁琐不重视现成资源
夜阑是我国著名的教育专家,教授,他曾经这样描述我过学前教育的课堂:"在学前教育的课堂上,死板的教育形式成了一只支配着学生的手,牵动着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学什么内容围绕着这只无形的手转,学生们根本学不到本质的知识。"在目前我国学前教育语言的课堂中确实是这种教案过程,似乎我们就在那关键可能会提出疑问,在课堂上老师的课件准备得非常成功,非常用心,学生们应该能够学到很多知识。但是其缺点就是不善于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和接受的情况来计划,而是一股脑的将知识都教给他们,他们未必能够记住。所以2000 多年前孔子就提出来因材施教,这在现在依然实用。在课堂上,一般老师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引导,学生能够跟着自己的思路思考问题,为了达到目标而努力的引导,老师会一直引导学生说出期望的答案才行。比如有一次听了学前教育三年级的语言课程,旁边的一位学前教育生很调皮,基本不听课。一会玩铅笔,一会儿就啃一啃手指。老师对于这种行为好像司空见惯了,只是形式的提醒了他几句,但是学生都没听。语言老师这节课教授的字母是Oo,Pp,Qq,后来老师让同学们自己讨论一下怎样能够快速的记住这三个单词,它们像什么。大家展开讨论都很积极,但是啃手指同学的同桌却与后面的同学一起讨论,似乎没有人想搭理这个同学。于是我就问这个小同学,你是如何记住这三个拼音的。他想了一下说:" Q好像是一个气球,被一个叫小q 的人拽着。"他说的非常好,我在上学前教育的时候似乎都没有想到这么好的方式。在我的鼓励之下这位同学举手回答问题,但是老师似乎有意的回避他。当时心里对老师的这种反应非常反对,老师这种无意的行为很有可能会扼杀这位同学积极进取的精神。美国教育家杜威曾经说过:"对学校来说,最大的浪费就是不懂得让孩子们学会创新,而是完全采用教师自己的方法去教学。"所以在课堂上,我们必须要因材施教,放开教学的内容,充分的挖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身上的灵魂。所以的语言课堂上,科任老师们应该简化教学的流程,提高教学的效率。
2. 2 忽视课堂的本质
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从根本上来说是围绕教材展开的,但是教材并不是教学内容的唯一。如今在学前教育的语言课堂中,特别是在公开课中形式非常多样,内容非常丰富,花样也很多。多媒体也不再是贵族的特权,也逐渐的被搬进课堂当中。一节公开课下来能够听到很多声音,看到很多画像不断的变化展示。而老师的引导,学生的思维却比较固定,没有得到发散。但他们总是会想真累,总算是完了。学生们兴趣非常高。但是只要我们稍加注意就会发现,这么多的活动其实形式都很简单,围绕着几个词汇,几个单词就能够展开。再看各个活动相互独立,毫不影响。几个简单的词汇只是要求学生们听,不仅不会被教材局限,而且能够将教材中的资源无限地放大,让学生们在其乐无穷的游戏中接受课堂的知识。语言教师们是否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来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呢。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发挥出学生们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对语言的学习乐趣。
3 课堂教育资源的利用
3. 1 以学生为本
3. 1. 1 为学生"开源"
对语言课堂来说,老师就是最重要的资源,对课堂的节奏起着主导的作用。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使用与教材相关的资源,比如教材内的儿歌。可以根据学生熟悉的单词而改变歌词。除此之外,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合理的使用教具等教学资源来共同构造学生的知识结构。老师要在语言课堂中充分挖掘身边的教学资源供学生们学习。对语言教学来说,课本是最重要的教材。只要合理的使用,就能够将其中的资源完美的开发出来,而且能够减少教师备课和授课的时间。增加孩子们对语言课堂的兴趣。如果浪费了教学资源,那么学习的效果就会大大的降低。这样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都是不利的。科任老师们应该提高个人的能力,为学生的语言学习提供正确的引导。
3. 1. 2 鼓励学生积极投入
在语言课堂上,英教师应该广泛的使用教学资源,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思维。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教学内容,但是要符合学生在当下阶段的心理特征。涉及的教学内容应该充满科学性和趣味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老师可以为学生创造更加幽默,更加和谐的学习环境。所以在课堂上应该给予学生们必要的鼓励,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的厉害之处和重要性。这样他们就会更加努努力的学习语言,希望自己下次还是被表扬的对象。这样就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的提高,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在语言课堂中引导学生加强对语言学习的乐趣是非常有必要的。
3. 1. 3 教学设计思维要广阔
在语言课堂上,教师应该将重点,难点指出来。整个教学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到学习的情况,相应的使用教学资料。能够帮助学生的理解,选择的话题,应该来自生活当中,尽量从学生身边选取。这样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同时可以为他们创造语言交流的环境。实施安排表演,讨论等环节,师生之间的关系会更高提高,从而使师生都成为了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情况来简化教学的内容,提高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冯大同,于文梅,2015(2),“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途径”,[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第72 -75 页。
[2] 卢新,2012(4),“论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13 -116 页。
[3] 郭琳,2016(3),“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呼唤创新型教师”,[J]《教育探索》,第87 -93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