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职院校德育评价改革的思考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郑广峰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育评价改革,强调要围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牵引,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德育评价是教育评价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事关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健全。德育评价具有诊断、导向、激励、管理等功能,显著影响德育工作的过程和德育实践的结果。目前,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展开的德育评价改革,尤其是针对高职学生评价领域的改革应该怎样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如何避免量化、刻板的评价模式带来的诸多问题,进而针对高职学生道德发展进行变革性实践,都是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注重过程性评价。德育过程性评价是指在德育活动的实施过程中,为了解动态学习过程的效果,及时反馈信息,进而及时调节相关方案,达到预期的目的而进行的评价。它倡导学生通过德育活动获得全面发展。一是目标的系统性、渐进性要体现过程性评价。高职不同年级的学生虽有不同特点,但其中贯穿的共同德育目标,应是各阶段目标相互衔接,由浅入深地螺旋式上升发展。二是主体的多元化体现过程性。德育评价的过程性,体现在增加学生自评与互评模式,并科学、合理地设置不同主体评价在评价体系中的比重,探索实行教师、学生、社团共同参与评价的有效方式。

  改进德育量化评价方式。高职院校要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改进量化的科学主义评价方式,拓展人文主义评价方式的丰富内容,构建科学的评价方式。如依托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针对德育中最难量化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采取质性评价方法,开发“线上档案评价法”的功能,全面、大量地收集学生德育作品和相关德育资料,并及时更新,以实现学生对德育过程的自主管理和评价的多主体参与。运用质性评价法,要全面掌握学生德育信息,对评价结果进行描述性和解释性概括,避免使用诊断性语言;在评价过程中自然形成评价标准框架。单纯的量化德育评价和质性德育评价都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要求二者有机统一结合。

  构建多元评价主体。推进德育评价改革,要实现从一元评价主体到多元评价主体的转型,要倡导家庭和社会尤其是被评价者共同参与,以构建真实有效的多元评价体系。探索德育评价师生互动沟通机制构建的方式方法,根据高职学生重实践的特点,提高学生德育评价的参与度。如:在制定评价指标时直接征求学生的意见,或间接地在开展活动、评价学生的过程中激发灵感,完善评价指标。以期达到更好的激励、促进目标。根据不同学生的个体经验和特质,探索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高级德育要素的评价方法,促进学生个体发展。

  德育评价改革是一个动态的研究过程,在追踪道德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知行合一意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高职院校应根据学校实际不断探索和完善。

  责任编辑 魏家坚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