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营养失衡的原因和科学合理饮食的途径

  •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 关键字:科学饮食,合理饮食,健康饮食
  • 发布时间:2024-03-09 10:07

  侯 芳,李一厚

  (中国人民解放军95979 部队,山东新泰 271200)

  摘 要:饮食营养和人们的身体健康密不可分,饮食和营养不匹配会造成饮食营养失衡,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唯有正确认识饮食营养,科学合理地安排饮食,才能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本文分析了饮食营养失衡的原因,包括饮食习惯不规律、膳食结构不合理、烹调加工不严谨以及营养搭配不科学。重点从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平衡膳食、均衡调节食物比重、严谨烹饪、遵循烹饪工艺加工、健康饮食以及按需搭配饮食营养等方面,探讨了科学合理饮食的途径。

  关键词:饮食;营养失衡;科学饮食;合理饮食;健康饮食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食物品种多样、类型多样,催生饮食多样化发展。在饮食多样化发展的过程中,营养比例和搭配不当,导致饮食营养问题较为突出。饮食营养,顾名思义,就是“饮品”和“食品”中的营养。近年来,由于人们贪图饮食口感和个人偏好,饮食中追求标新立异而忽视了饮食的营养搭配,往往会造成饮食营养失衡,从而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1]。人体机能的正常运转离不开饮食,合理饮食能够为人们提供各种营养元素,为身体提供充足的营养和能量,起到增强体质和保护身体健康的重要作用。如何从注重饮食营养出发,科学合理地饮食,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1 科学合理饮食的重要性

  食物是人体必需营养的最佳来源,科学合理饮食需要充足的营养供给,均衡的膳食搭配。科学合理饮食具有以下几方面作用。①满足人体的营养需求。科学合理的饮食营养素齐全,膳食结构合理,可以满足人体对各种营养的需求,有利于人体机能的正常运转。②促进人体的健康。科学合理饮食往往具有明显的规律性,有节制,营养比例得当,长期保持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对人体的健康十分有益,可以增强记忆力、令人身心愉悦、持续为人们的工作生活提供能量和养分,使人们充满智慧和活力。③增强体质和长寿。饮食与人体的健康息息相关,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以起到增强体质的效果,增强人体的免疫力,有效防御各种病毒的侵入[2]。不仅如此,营养摄入均衡,荤素搭配,适量摄入各种营养素,还可起到延年益寿的积极作用。

  2 饮食营养失衡的原因

  营养失衡是营养不良的表现,指饮食摄入的营养物质种类不均衡。人体所需营养与摄入营养不匹配,导致营养不足或营养过剩,使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新陈代谢慢、精神不振、记忆力减退。因此,有必要对饮食营养失衡的原因进行分析。

  2.1 饮食习惯不规律

  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较快,人们饮食不规律,三餐不定,进食过快、进食过饱、暴饮暴食,并且过多依据个人习惯,偏食、挑食、节食现象时有发生。暴饮暴食导致人体摄入的热量过多,营养过剩,身体无法完全代谢,容易堆积脂肪引起肥胖。而由于偏食、挑食导致的营养不足,微量元素缺乏,会影响人体正常运作。部分人群过度节食,只吃素、不吃荤,不吃主粮、只吃水果等,削减饮食摄入量,导致身体所需营养匮乏,长期过度节食限制了营养素的获取,造成营养不良。在烹饪方式的选择上,有些人过分追求“洋加工”,选择方便快捷的预制菜进行烹饪,但部分食物的营养在预制过程中流失严重,导致难以获得食物多种营养成分[3]。

  2.2 膳食结构不合理

  在饮食过程中,膳食结构不合理也是突出问题。现阶段,人们的饮食观念滞后,对膳食结构的认识不足,主观地以“好吃”为标准选择食物,膳食结构单一,食用精致食物较多,饮食多样化不足、营养不均衡,膳食纤维摄入量不足,难以满足人体所需营养。在日常饮食中,由于食物的数量较少,种类固定,不同食物在膳食结构中所占比重失衡。例如,主食、蔬菜、水果等食物搭配不当,鱼虾、禽、蛋动物性食物食用较多,植物性食物食用较少,五谷杂粮、果蔬、菌类等摄取较少,导致膳食结构失衡,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2.3 烹调加工不严谨

  对食物进行加工处理也是饮食的重要环节,烹调加工不严谨导致营养失衡,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有些食物在烹饪加工中由于方式不当,导致食物营养严重流失,降低了食物的营养价值。例如,淘米时淘洗过度、用力搓洗,会使大米表层的营养素严重流失,尤其是位于外皮和毛坯中的维生素B1 和B2 含量锐减,降低了大米的营养价值。蔬菜富含丰富的营养物质,但非常容易被烹调过度,蔬菜切得过碎,沸水焯烫时间太长,反复洗、晒等烹饪加工方法造成的蔬菜营养流失较为严重,难以保证蔬菜的营养价值。

  2.4 营养搭配不科学

  饮食营养搭配是一门学问,需要遵循饮食的发展规律,采取科学化的搭配方式方法。就目前而言,由于人们不了解饮食营养搭配的内在规律,不科学的营养搭配现象依然存在,使得饮食营养失衡。例如, “啤酒+ 烧烤”“汉堡+ 炸鸡”“煎饼+ 油条”等, 2 种食物都是高热量食物,长期食用会导致肥胖。此外,在饮食中过多地摄入碳酸饮料、奶油蛋糕、糖果等高糖食物,糖分摄入量超过身体的代谢能力,会导致人体酸碱失衡,影响其他营养元素的吸收利用。同时,饮食中腌菜、泡菜、腊肠等高盐食物搭配就餐较多,清淡食物搭配较少,搭配不科学,会造成饮食营养失衡。

  3 科学合理饮食的途径

  3.1 转变饮食观念,养成好的饮食习惯

  饮食中应注重营养成分的获取,需要从转变饮食观念,养成好的饮食习惯做起。①树立饮食营养意识。通过学习饮食营养相关知识,从饮食营养的视角审视饮食的重要性,注重食物的营养价值,从思想上主动合理地摄取不同食物和营养。对于有减重需求的人群,应适度节食,选用健康、营养的低热量食品,如苹果、牛奶、黄瓜、芹菜、鱼肉及紫米等,科学搭配,食谱多样化,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②转变饮食观念。应尽快转变不良的饮食观念和饮食习惯,少吃刺激性食物,保持清淡饮食,有规律地饮食,定时进食,荤素搭配,按时就餐。应深刻认识暴饮暴食对身体的危害,深化科学合理饮食的思想,学习均衡饮食的观念,用正确的饮食观引导饮食行为,拒绝暴饮暴食,尽量控制食物的摄入量。

  3.2 平衡膳食结构,均衡调节食物比重

  饮食时注重平衡膳食结构,调整不同食物的比重,也是科学合理饮食的重要途径。不同食品的营养组成存在差异,针对食物的差异性,可通过不同食物之间营养互补,达到膳食平衡,更有利于人体健康。具体做法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分配膳食结构。对一日三餐的膳食结构进行合理分配,早餐摄入4 ~ 5 个食物品种,如豆浆、牛奶、鸡蛋、馒头等;午餐摄入5 ~ 6 个品种,如白菜、鸡肉、豆腐、西蓝花、米饭等;晚餐4 ~ 5 个食物品种,如牛肉、黄瓜、番薯、八宝饭等,同时要不挑食和偏食。饮食种类要丰富,食物类别应包括蔬菜、水果、谷薯及鱼肉等,通过摄入多种食物以获得多种营养,避免单一饮食导致的营养失衡。②平衡膳食结构。不同营养素提供的能量配比要平衡,蛋白质应占总热能的10 ~ 15%、脂肪应占总热能的20 ~ 25%、碳水化合物应占总热能的60 ~ 70%。③氨基酸平衡。每日建议摄入的氨基酸量为0.8 ~ 3.0 g,可以通过食用富含多种氨基酸的食物获取,如肉类、鱼类、豆类及乳制品等。④脂肪酸平衡。脂肪酸正常值一般是在0.3 ~ 0.9 mmol·L-1,应尽量避免食用含有反式脂肪的食品,多吃脂肪含量较低的肉类,如鸡肉、鱼肉、牛肉等,少吃猪肉,控制总脂肪的摄入,每日油脂摄入量应控制在25 ~ 30 g。 ⑤酸碱平衡。要少吃含有大量盐分和油脂的食物,如方便面、罐头、薯片等,降低体内的酸性负担;多吃豆类、奶类、蔬菜水果,通过获取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调节酸碱平衡。

  3.3 严谨烹饪方式,遵循烹饪工艺加工

  烹饪方式对饮食营养影响较大,科学合理的饮食离不开严谨的烹饪方式,通过严格把关烹饪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和流程,使用最佳烹饪工艺加工食材,最大化保全食物营养,保障饮食营养的摄取。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点。①严控食材选择。应从源头把好质量关,尽量选择新鲜的食材,在水果、蔬菜的选择上,从应季、有机、无农药残留等方面综合考虑,选择对身体有益的应季食材。②优选烹饪方法。不同烹饪方法可能导致的饮食营养流失不同[4],为最大限度地保留食物的营养,在烹饪过程中应尽量选择温和的烹饪方式,如蒸、煮、清炖等,这些烹饪方式相对油炸较为温和,可最大限度地保留食物本身的营养,同时避免过度加热带来的营养流失。③控制油脂用量。食物的烹饪过程,应严格控制食用油的选择,最大限度地保全饮食营养。应选用有益于人体健康的饱和脂肪含量低的食用油进行烹饪,如橄榄油、大豆油、亚麻籽油等,尽可能减少动物油或黄油的使用。同时,应注重食用油的使用量控制,宁可“减油”,不能“多油”,科学合理的饮食烹饪应遵循“少盐少油”的原则,通过控制油脂用量,确保饮食烹饪过程的科学合理。④选择天然调味料。食材烹饪过程,会使用不同的调味料,应尽量减少调味料的使用,避免为提高食物的味道和口感,使用人工合成的、对人体危害较大的食品调味料,尽量选择天然的食品调味料,如生姜、大蒜、香草及柠檬汁等。⑤控制烹饪时间。烹饪时间过长也会造成食物营养的流失。不同食物所需烹饪时间不同,控制食物的烹饪时间,有利于最大化保留食物的营养价值。灵活把握食物的烹饪时间,保留食物味道的同时,可以保留食物的营养,如蒸包子20 min、煮素饺10 min、炒娃娃菜1 min、蒸鸡蛋8 min 等。

  3.4 健康饮食,按需搭配饮食营养

  科学合理的饮食还应注重饮食搭配,从健康饮食的角度出发,按需搭配饮食营养是关键。应从人体的实际需求出发,对饮食营养进行科学合理的搭配,满足人体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补充人体所需营养。一般来说,按需搭配可以分为两种情况。①人体对食物的正常需求。这类饮食营养的搭配,需要遵循多样化食材搭配的原则[5],尽可能全面搭配食物,应遵循谷类食物、动物性食物、水产类食物等混合搭配食用原则,如蔬菜、水果、谷物、薯类、鱼肉及豆类等混合搭配,提高多种食物的利用率,力求食物的多样性,平均每天摄入的食物种类要达到12 种。饮食中不但要注意不同食物的营养搭配,还要注意不同食物搭配的重量,从种类全、品样多的食物中科学规划不同食物的摄入量,如谷类200 ~ 300 g/ 日、薯类50 ~ 100 g/ 日、蔬菜300 ~ 500 g/ 日、水果200 ~ 350 g/ 日、动物性食物120 ~ 200 g/ 日、油25 ~ 30 g/ 日以及盐< 5 g/ 日,确保不同食物“质” 和“量”的均衡摄取。②特殊营养需求人群所需营养。应根据具体需求进行食物搭配。例如,缺乏钙元素的人群应多食用富含钙元素的食品,如小鱼、西蓝花、海带等;缺铁的人群则应多食用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如菠菜、红枣、木耳及动物肝脏等,同时提高维生素C 的摄入量,提高人体对铁的吸收利用率。

  4 结语

  饮食是保障生命健康的基础,饮食营养失衡的问题值得关注。应正确看待饮食营养失衡的问题,遵循食物多样化和平衡膳食的原则,探索科学合理的饮食方法,通过均衡的饮食营养增强体质,促进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 吴彦华. 食品营养与人体健康的相关性探讨分析 [J]. 婚育与健康,2022,28(11):109-110.

  [2] 付志华, 付晓静. 从传播到实践:“健康中国”背景下的健康促进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21,55(12):20-27.

  [3] 邢丙寅. 健康饮食视角下烹饪技术与膳食合理配置路径探索[J]. 现代食品,2022,28(21):96-99.

  [4] 皮衍秋. 浅析烹饪方法对食物营养成分的影响及保护措施[J]. 现代食品,2023,29(14):131-133.

  [5] 杨晓光, 王晓黎.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 准则一食物多样, 合理搭配[J]. 中国食物与营养,2022,28(8):F0004.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