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巨变迷归路
- 来源:中国教育科学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家乡,巨变,迷归路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4-05-18 13:44
文/朱继光(湖南株洲)
一九九二年,我随着南下的民工潮来到深圳,因为家里很穷,不得不到经济特区寻找出路。一晃三十多个年头了,曾经一个缅腆的农村青年,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头。经历几十年风风雨雨的努力打拼,虽然在深圳落地生根,但对家乡的思念一天也没停止过。
在背井离乡漫长的岁月里,我曾经两次回过老家。第一次是一九九八年的秋天,回老家料理父亲的丧事,稍作短暂停留又匆忙回到深圳,现在回想起来对母亲深感愧疚。第二次是二零零五年,兰香妹妹打电话来说母亲重病住院又回家过一趟。两次回家给我的印象,家乡还是很穷,这里山还是山,水还是水,山河依旧几乎没有变化。如果要说有变,那就是人的变化最大,许多老人见不着了,新生的陌生面孔越来越多。用古人一句诗来概括“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我的心情是沉重的,毕竟母亲和妹妹他们都生活在这里,日子同样过得很艰难。
这次妻子听说我要回老家,忙活了几天,不是跑百货店就是食品店,她知道我家里很穷,经常缺吃少穿,总想多带些东西回去,把大包小包都塞得鼓鼓的。出发前一天她还对我说那年兰香出嫁时我们都没有参加她的婚礼,这次回去一定要送她一件象样的礼物。妻子的贤惠周到我打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清晨我们乘坐深圳——株洲的高铁,到达株洲西站十一点左右,出了高铁站对面就是公交站。我揣着旅行袋,肩上还扛着一个大布包,另一只手牵着孙子涛涛。妻子也没闲着两手不空,走起路来很吃力,别人还以为我们是做小买卖生意的。上了公交我放下行李,便从口袋里掏出钱向司机递去。
司机友好地对我说:“这是无人售票车,你自己投零钱吧”。
汽车行驶在宽敞的马路上,回到久别重逢的故乡,心情难以平静,思绪万千……无心光顾窗外的美丽风景。
“爷爷到祖奶奶家还有多远?”涛涛打断了我的思绪。
我说:“大概一个半小时的车程吧。”
他点了点头说:“祖奶奶长什么样?”
我说:“见面你就知道了。” 涛涛都8岁了,还没见过祖奶奶,只是在电话里头听过她的声音,前几年我要给母亲买一台智能手机,方便视频,母亲执意不肯,说自己都这把年纪,脑子不灵了,老眼昏花,耳朵又背,买了也是个废物。
“旅客们乐堂山站到了,请下车的旅客准备下车。”客车上传来语音播报,我催促妻子提行李下车,我下车一看不对呀!急忙向司机招手说:“下错站了,司机请停一下!。”
“没错,这就是乐堂山”。司机回答一句又开走了。
我站在马路旁四周张望,正寻找回家的路时,一群小朋友从我身边走过,好奇的上下打量着我,当我转过头去,一个个笑嘻嘻的都跑了。触景生情,联想起唐代诗人贺知章《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在我的记忆里,乐堂山前面有一条小河,也是我小时候经常摸鱼的地方,河堤内有大片良田、土坯房、茅草房依山而建,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一栋砖混结构的二层楼房,是全村唯一标志性建筑,人们称之为“小洋楼”,它的主人就是当年建筑公司唐总经理。
还有一处是铁匠铺,好远都能听到叮当叮当打铁的声音,可是现在这一切都不见了,我甚至都怀疑自己的记忆出了问题。提到铁匠铺,其实还有一段不为人知的搞笑故事。
铁匠铺师傅姓朱,五十来岁,我称他为权叔,当年他是全乡为数不多的万元户。他不仅铁艺很高,而且木工、泥工样样都行,是远近闻名的手艺人。曾经他有一块手表,银白色,戴在手上式样十足,干活时常常摘下来放在桌上,我好生羡慕,总是左看右瞧但从不敢触摸。权叔揣摩到我的心思说:“喜欢它吗?先帮我打通大锤,然后给你戴一下”。我满口答应,他打小锤,我跟着抡大锤,叮当叮当一通下来累得气喘吁吁,汗流浃背。一会儿他又叫我拉风箱,拉一阵子手臂酸痛,十五、六岁的我还是觉得好玩,快到午饭时分,他对我说:“你把表戴上吧,吃了饭再过来,别弄坏喽”。
我第一次接触手表,究竟是戴左手还是右手,弄不明白,习惯性地戴在右手上。回家的路上,我把衣袖挽得高高的,手表裸露在外面感觉很神气。可是还没等我进屋就被父亲发现了,只见父亲拉长着脸厉声说:“手上这东西哪来的?朱铁匠的吧!”
我正要解释,父亲又是劈头盖脸一阵数落说:“要是把人家的东西搞坏了,你一辈子都赔不起,有本事自己赚钱去买!”
顿时,我的眼泪都流出来了……后来我执意南下深圳打工,也许与父亲严厉呵斥有关。
昔日穷得叮当响的乐堂山,在我脑海里烙下了深深的印记。现在映入我眼帘的是一栋栋楼房,星罗棋布、建筑风格各式各样、装修别致,屋顶上大多是红色或灰色的琉璃瓦。商店、饭店招牌十分醒目,幼儿园、老年人健身场所一应俱全。一条村级公路从门前通过,太阳能路灯照亮全村,形成半面街道。生活十分便利,与市区环境相差无几。
不远处一块大型宣传牌上绘制一幅“乐堂山全景图”。我驻足仔细浏览一番才真正弄明白,原来河堤内一大片农田已经变成油菜基地,花的海洋,一眼望不到尽头。一阵微风拂面,飘来阵阵芬芳,沁人肺腑,令人心旷神怡。一条环城公路贯穿乐堂山全境,该段公路是在原河堤的基础上加宽加固形成“S”形,道路两旁全是银杏,每到秋天霜冻期,树叶全变成金黄色,宛如一条金龙滚动,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
过去河堤主要功能是防洪蓄水,保护堤内村民的房屋和水稻不被淹没,后来由于水系的改变,本来不宽的河加上常年淤泥沉积,河床变得更浅,现在河道里全部种植莲藕,被称之为“十里荷塘”。到了夏天就像一幅天然的绿色帷幔,景色怡人、美不胜收。每年莲藕收入高达百万元,同时还吸引许多游客前来观光。村民们还打造了特色的民宿收入不菲。
回到家里妻子把带回来的物品分别交给了母亲和妹妹。母亲说:“你们老远带回这么多的东西多费劲,其实这些东西在我们乐堂山商店都能买到……”
母亲这番话我担心妻子会产生失落感,连忙打断她的话题说:“娘,这是儿媳孝敬您的,收下吧!”
母亲微笑的又接着说:“我现在不愁吃、不愁穿,每月社保费、土地流转费、高龄补贴费,还有集体经济组织年终分红,钱够我花的,看病吃药有医保用不了多少钱,你们平时给我的钱都没动过,还留着呢!”
母亲的亲身经历和我所见所闻如出一辙,过去做梦都不曾有过,如今的乐堂山翻天覆地、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蒸蒸日上,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