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敬业的女儿

  文/王连成(新疆石河子)

  我女儿是一名小学教师,工作过于认真,每天加班都很晚,晚上11点之前很少休息,不是与家长在通话,就是跟其他老师在交流,更多的是完成学校的各种总结啦,报告啦,活动计划啦等等,经常帮学生修改杂文,也经常在报纸上刊登短文,哪个要学生获奖了,她先高兴的眉开眼笑。家务却一团糟,妻子常去帮忙,少不了嘟嘟囔囔,向我抱怨女儿像极了我,也是个为工作不顾家的主儿。相反,我却看好女儿的敬业精神。

  女儿常常跟我说 “教育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爱人。我们所要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不下功夫可不行啊,为啥叫辛勤的园丁呢?”

  女儿的话我觉得有道理,干一行就要爱一行,要负责任,何况是一群小孩。

  女儿还担任着六年级语文教研组长,是师市语文学科工作室成员,十几年来一直任教语文并担任班主任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带班经验。先后两次获得师市骨干教师,被师市人社局记立功一次,多次获得学校“师德先进个人” “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女儿作为班主任,乐于奉献、关爱学生,在班级管理中,十分注重日常积累。为了记录学生们的成长,她建立了班级史制度,将学生平常的生活、学习、运动、活动照片和视频及时上传的QQ专门的文件夹成为电子相册,记录下学生成长的点点滴滴,见证每个孩子的成长。

  她说“我们做老师的,要书写学生自己的成长轨迹,记录学校工作中的点点滴滴。”

  有个即将毕业的学生说。王老师的敬业和对我们的好,给我们每位学生都留下了一份沉甸甸的美好记忆。我觉得她就像我们的妈妈一样,不仅关心我们的生活,关心我们的健康,更重要的是关心我们成长。”

  一位老师对我说。王老师作为班主任,她爱班上的每一位孩子。班上有重组家庭,单亲家庭贫困家庭好几个,错综复杂的家庭背景让这些孩子更需要关注、关怀,她也更怜爱这些孩子,为了更深入了解这些孩子,她会经常对这些孩子家访。小婷是她最牵挂的学生之一,因为家庭的变故,家长对孩子疏于管理,所以养成了一些不好的习惯,学习也是在班级落后。王老师了解这些情况后,常常利用休息时间给她辅导语文,上课不懂问题,也给她详细解答。她犯了错,王老师总是耐心教育,给她讲道理,教她懂规矩,帮培养她良好习惯。孩子毕竟小,自我约束力差,坏毛病隔三差五总会再犯,但王老师从不抱怨,帮她找到自身闪光点,不断激励他前行。日复一日的感化,在用母亲对待子女般的慈爱教育下,六年过去了,小婷的成绩进步飞快,性格也越来越开朗,也成为了一名合格的毕业生。她在给王老师的毕业卡片中写到:亲爱的王老师,在我心里,您虽不是我的妈妈,但我心里已经把您当成我的妈妈……

  小婷只是被改变中的一个普通例子。像这样的遭遇困境的学生每年都有,但都被王老师无私的爱和高度的责任心而改变。

  女儿对学生倾注了无限的热情和关爱,她经常给潜能生和学困生义务辅导,谈心,她会鼓励每个孩子进步,看到自己的潜能。

  女儿在班级里面提出“人人都是进步生"的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力争让每名学生全面发展。

  女儿会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给学生制定确实可行的阶段目标,让每位同学有一个明确的发展方向。

  女儿还积极落实“双减”和“五育并举”的一系列政策。

   女儿也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与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鼓励学生各类参加校园活动,校园诗词会、科幻画比赛、师市读书征文比赛、师市青少年运动会中,班级学生屡获佳绩。班级里学生们屡获嘉奖。

  女儿说:“ 我希望我的每个学生都可以成为一个快乐学习的人,一个追求进步、有情怀、有温度的人……”

  看到女儿的敬业,我放心了。

  2024—4—3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