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解肿瘤治疗副作用的辅助疗法—— 按摩与针灸

  文/曾一鸣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着许多副作用,如恶心、呕吐、疲劳、疼痛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的患者和医学专家开始关注辅助疗法,特别是中医疗法。按摩和针灸是中医的传统疗法,具有独特优势,可以有效缓解肿瘤治疗的副作用。

  按摩的基本原理

  按摩(推拿)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人体的特定穴位和经络进行手法刺激,能够调节体内气血运行,疏通经络,促进身体的自我修复。

  针灸的基本原理

  针灸是中医学中的一种重要治疗方法,通过针刺身体的特定穴位,调节气血,恢复身体的阴阳平衡。中医理论认为,气血循行于经络之中,气血不畅或阴阳失衡可能导致疾病。针灸是通过针刺特定的穴位,激发身体的自我调节能力,促进气血流畅,从而达到治疗和调理身体的目的。

  按摩和针灸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按摩和针灸作为传统的辅助疗法,已被广泛应用于减轻肿瘤治疗的副作用,并提高治疗效果。

  1.缓解恶心和呕吐

  化疗后患者常会出现恶心和呕吐等消化道不适。针灸能够减轻化疗引起的恶心和呕吐症状。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如内关、神门等,可以调节胃肠功能,平衡胃气,从而减少恶心和呕吐的发生。按摩对于缓解和减少恶心和呕吐有积极作用,尤其是在患者感到不适时,通过按摩特定的穴位,如合谷、天枢等,可以帮助患者缓解胃肠不适症状。

  2.缓解疲劳感

  化疗和放疗后,患者常常感到极度的疲劳和虚弱。针灸可以调节气血,改善全身的血液循环和代谢功能,可以帮助患者恢复体力,缓解疲劳。常用的穴位包括足三里、气海、百会等,通过针刺这些穴位,有助于恢复体力和增强免疫力。按摩则通过促进血液循环,舒缓肌肉紧张,释放身体的压力,帮助患者缓解因放疗和化疗引起的疲劳感。特别是全身按摩,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身体不适,提升精神状态。

  3.缓解疼痛

  中医外治法主要是利用药物、针灸、按摩等方式缓解疼痛,具有副作用小、局部作用强等优势。例如:穴位敷贴是通过经络传导,使药物的有效成分直达患处,从而达到止痛的效果,还可以使用中药涂擦或药浴等方法;针灸是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使气血畅通,从而达到缓解疼痛的效果;艾灸配合针刺是通过艾草的温热之力作用于特定穴位,以达到温通经络、散寒除湿、促进气血循环的效果,适用于寒性疼痛。

  中医外治法通过多途径调节机体功能,与西医治疗形成互补,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提升其生活质量。

  按摩和针灸作为传统的自然疗法,在缓解肿瘤治疗副作用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在使用这些治疗方法时,患者应与医生密切配合,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从而更好地应对肿瘤治疗过程中的挑战。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