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估与监管策略研究

  •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 关键字:安全性评估,风险管理,监管体系
  • 发布时间:2025-05-10 10:44

  娄 冉

  (聊城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山东聊城 252000)

  摘 要:随着全球食品工业的迅速发展,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趋势。尽管其在提升食品品质和稳定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安全性问题也引发了广泛关注。本文基于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估展开讨论,同时提出明确监管机构职责、优化监管法规与政策、提高风险识别与评估能力、重视风险沟通与公众参与的监管策略,以提升食品添加剂安全性评估与监管的效率,确保食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食品添加剂;安全性评估;风险管理;监管体系

  随着全球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食品添加剂已成为现代食品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食品添加剂不仅能够提升食品的品质和稳定性,也可以满足消费者对多样化、便捷化食品的需求。同时,其安全性问题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部分食品安全事件,如滥用食品添加剂或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不仅威胁消费者的健康,也严重损害公众对食品行业的信任度。对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进行科学评估并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从科学角度来看,安全性评估有助于明确食品添加剂在特定使用条件下的潜在风险,并为制定合理的使用规范提供依据;从社会角度看,完善的监管体系能够有效遏制违规行为,确保公众饮食安全。当前,国际化的食品贸易日益频繁,不同国家和地区对食品添加剂的规范和要求各不相同,统一的国际评估标准和监管机制也显得尤为重要。开展针对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估与监管策略研究,有助于保障公众健康和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从而推动食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1 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估

  1.1 安全性评估的概念

  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估是指通过科学的方法和系统化的程序,确定某种食品添加剂在特定使用条件下是否对人体健康构成风险的过程。评估的核心在于确定食品添加剂的安全剂量,即在一定的暴露水平下,长期摄入是否会对人体产生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危害[1]。安全性评估通常以风险评估为基础,包含危害识别、危害特性描述、暴露评估和风险特性分析4 个基本步骤。危害识别的目的是确定食品添加剂及其代谢产物可能引发的毒性效应,如致癌性、致突变性和生殖毒性等;危害特性描述则通过剂量-反应关系研究,确定安全的摄入水平,如每日允许摄入量。暴露评估则需要结合食品添加剂在特定食品中的使用量及消费者的膳食结构,估算人群的实际摄入量是否超过安全水平。通过对这些信息的整合,风险特性分析可以提供科学依据,帮助监管机构和行业制定合理的使用规范。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估贯穿于研发、注册、上市和后续使用的全过程,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科学工具。

  1.2 评估方法

  1.2.1 毒理学研究

  毒理学研究是食品添加剂安全性评估的核心,通过动物实验和其他模型,系统评估食品添加剂的毒性效应及其潜在的健康风险[2]。常见的毒理学研究包括急性毒性、亚急性毒性、慢性毒性、致癌性、致突变性、生殖毒性和发育毒性等。急性毒性实验通常用于确定食品添加剂在短时间内引发危害的剂量,为后续实验设计提供参考;慢性毒性研究则关注长期低剂量暴露可能导致的健康问题,如器官损伤或代谢紊乱。致癌性和致突变性研究主要用于评估食品添加剂是否可能诱发基因突变或癌症,而生殖毒性和发育毒性研究则用于评估其对繁殖能力及后代的影响。毒理学研究还通过建立剂量- 反应关系,确定无可观察不良反应水平(No Observed AdverseEffect Level,NOAEL),这是计算每日允许摄入量(Acceptable Daily Intake,ADI)的基础。尽管毒理学研究在安全性评估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实验结果与人体实际暴露条件可能存在差异,因此需要结合其他方法进一步验证。

  1.2.2 体外实验与体内实验

  体外实验与体内实验是食品添加剂安全性评估的重要补充手段,分别从细胞水平和整体生物水平揭示其毒性机制及潜在风险。体外实验通常包括细胞毒性实验、基因毒性实验和酶活性实验等,能够在实验室条件下快速筛查食品添加剂的潜在危害[3]。通过体外基因毒性实验可以检测食品添加剂是否可能导致DNA 损伤或染色体畸变。细胞模型还可用于研究食品添加剂对细胞增殖、凋亡或代谢的影响。对比而言,体内实验则更贴近实际应用情境,通过在动物体内观察食品添加剂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评估其对全身健康的潜在影响[4]。体内实验能够揭示食品添加剂的系统性毒性,如对肝脏、肾脏或神经系统的损伤。尽管体外实验和体内实验各有局限性,但二者结合能够提供更为全面的毒性信息,为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估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

  1.3 国际标准与指南

  1.3.1 FAO/WHO 的相关标准

  联合国粮农组织(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of the United Nations,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orldHealth Organization,WHO)是全球食品添加剂安全性评估的重要机构,其下属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负责为食品添加剂的安全使用提供科学依据。联合国粮农组织/ 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oint FAO/WHO Expert Committee on FoodAdditives,JECFA)通过系统的毒理学研究和风险评估,确定食品添加剂的每日允许摄入量以及其他安全用量指标。其评估结果通常被编入《食品法典通用标准》,为全球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提供参考。JECFA还制定了食品添加剂的规格和纯度标准,确保其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符合质量要求。FAO 和WHO 的相关标准被广泛认可,并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食品安全法规提供了科学依据。由于不同国家的膳食结构、消费习惯和食品工业水平存在差异,FAO/WHO标准的实施需要结合地方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1.3.2 欧盟与美国的评估体系

  在国际范围内,欧盟和美国是食品添加剂安全性评估和监管的重要参与者。欧盟的食品安全局(European Food Safety Authority,EFSA)负责食品添加剂的科学评估,其评估程序包括申请材料审查、毒理学数据分析和风险评估报告的发布。EFSA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食品添加剂的最大残留限量和使用范围,并通过欧盟委员会立法强制执行。在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负责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估。根据《联邦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案》,食品添加剂需通过“公认安全”认证或提交新食品添加剂申请才能合法使用。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Administration,FDA)的评估程序强调食品添加剂的长期安全性,并要求申请者提供充分的毒理学和暴露数据。尽管欧盟和美国的评估方法有所不同,但两者均强调科学评估和公众健康保护,为全球食品添加剂监管提供了重要经验。

  2 食品添加剂的安全监管策略

  2.1 明确监管机构的职责

  食品添加剂的监管是一项复杂且系统化的工作,各国监管机构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监管机构的主要职责包括制定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标准、审批新食品添加剂的上市申请、监督现有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情况以及定期评估其安全性。机构还需要对食品添加剂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环节进行全过程监管,确保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在我国,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负责食品添加剂的监管工作;在欧盟,EFSA 负责科学评估,而欧盟委员会负责立法与执行;美国则由FDA 负责食品添加剂审批与监管。监管机构需与国际组织保持合作,参考国际标准制定符合国家实际情况的管理政策,同时积极应对食品添加剂领域的新兴问题,如非法添加物或新技术带来的风险。

  2.2 优化监管法规与政策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法规与政策,这些法规与政策基于科学评估结果,为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剂量限制以及纯度标准提供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对食品添加剂的定义、使用原则和管理程序作出明确规定,并配套出台《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欧盟的《食品添加剂法规》则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条件与标签要求进行详细规范,美国通过《联邦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案》管理食品添加剂,采用公认安全(Generally Recognized as Safe,GRAS)原则进行分类。各国法规普遍强调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以“技术必要性”和“安全性”为前提,不得对消费者健康构成威胁。许多国家和地区还要求食品生产企业在产品标签上清晰标注食品添加剂的名称或编号,以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通过制定和执行严格的法规与政策,各国能够有效规范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最大限度地保障食品安全。

  2.3 提高风险识别与评估能力

  风险识别与评估是食品添加剂风险管理的首要环节,其目的是发现潜在的危害并评估其对公众健康的影响。在风险识别阶段,监管机构需要收集食品添加剂的毒理学数据、暴露水平以及消费者反馈等信息,以确定可能存在的风险源。随后,通过风险评估过程,将危害特性、暴露情况和健康后果进行量化分析[5]。通过实验室研究确定食品添加剂的每日允许摄入量,并与实际暴露量进行比较,以评估其安全性。风险评估需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和透明性的原则,并结合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和技术手段。通过准确的风险评估,监管机构能够制订科学合理的管理策略,确保消费者的健康不受威胁。

  2.4 重视风险沟通与公众参与

  在食品添加剂的风险管理中,风险沟通和公众参与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风险沟通是指监管机构、科学家、企业和公众间的信息交流过程,其目标是让公众了解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情况及其安全性评估结果。通过透明、及时的信息发布,能够有效缓解公众的疑虑,并提高社会对食品安全管理的信任。公众参与也是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监管机构应通过意见征集、公众咨询会等形式听取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使用的看法和建议。这不仅能够增强监管的科学性和社会接受度,还能促进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和知识水平的提升。

  3 结语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为现代食品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助力,但同时也引发了公众对食品安全的广泛关注。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估是保障其合理使用的科学基础。通过毒理学研究、体外与体内实验以及风险评估模型等方法,可以有效识别食品添加剂的潜在危害,确定合理的使用范围和剂量。各国和国际组织在食品添加剂的监管方面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如FAO/WHO、欧盟和美国的评估标准和法规,这些国际经验为全球食品安全的协调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此外,食品添加剂的风险管理需要贯穿从研发到市场的全过程,不仅包括科学的风险识别与评估,还需要加强与公众的沟通,通过确保信息的公开性和公众的参与性提升社会信任。严格的市场监管与执法是确保食品添加剂合法合规使用的关键。未来,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估与监管需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与国际合作,引入新技术手段提升评估与监管效率,并通过完善立法保障公众健康与食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卞诚霞, 孟维坤, 苏冠勇, 等. 食品包装塑料添加剂的暴露评估研究进展[J]. 江苏预防医学,2024,35(3):277-282.

  [2] 米叶色尔·吐逊, 米合热阿依·阿不都热合曼. 烘焙工艺中的食品添加剂使用与安全评估[J]. 现代食品,2024(12):140-142.

  [3] 李晓东. 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估及其对健康的影响[J]. 现代食品,2024(18):150-152.

  [4] 王萍. 食品添加剂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分析[J]. 现代食品,2024(17):144-147.

  [5] 黄珊珊. 食品添加剂对食品安全的影响[J]. 现代食品,2024(21):148-150.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