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云时代的世纪曙光

  • 来源:计算机世界
  • 关键字:曙光,历军,云计算,企业转型
  • 发布时间:2011-06-17 13:17
  “十一五”期间,中国在高性能计算领域,尤其是系统硬件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突破,但是和国外高性能计算实力相比较,中国高性能计算在应用、核心技术、系统架构的创新上却存在不小差距。

  高性能计算需要推动普及化应用,只有应用需求与产业化技术得到有效提升,中国高性能计算的发展才能真正做大做强。在“十二五”期间,补齐“软”实力短板,已经成为业界共识。一些国内高性能计算企业,也把应用的重点放在引导用户了解高性能计算,用巧妙的方式引发用户了解高性能计算的优势和自身的需求上来。这也是高性能计算发展的必然趋势。

  此外,高性能计算的未来发展,也和时下火热的云计算脱离不了关系。云计算时代的到来,宣告了以设备为中心的计算时代的终结,取而代之的是以互联为中心的计算方式。在云计算时代,如何抢得先机,在原有的基础上取得突破,成为各大云计算提供商目前最为关注的焦点。而在云计算等新模式下,高性能计算的发展,也需要持续注重高性能计算系统的研究与发展。

  自2011年3月30日启用由“中科曙光”和英文字母“Sugon”组成的新标后,曙光公司在以新面孔面向市场、向国际化企业转型的同时,也在积极由一家“服务器硬件提供商”向“云计算服务提供商”转型。这家在夯实中国高性能计算机发展的历程中留下了坚实脚步的国内领军IT企业,在云计算风起云涌之时,已经先行一步:从2009年起,曙光公司率先投资在成都建成国内第一家商业运营云计算中心,随后陆续在北京、无锡、深圳、郑州、哈尔滨等地建立云计算中心,并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在全国建立30家云计算中心。

  对连续15年在中国高性能计算领域排名第一的曙光公司而言,抓住云计算这一契机,不仅可快速带领国内相关产业走向世界,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产业的变革可对国家的经济信息、科研信息、教育信息等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领域实现可控、自主管理,打破国外企业垄断的局面,从而提升中国在世界各个领域的话语权。

  日前,本报总编辑许传朝与曙光公司总裁历军就高性能计算、云计算、企业转型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向服务转型

  许传朝:2010年年底,中国的超级计算机取得高性能计算机全球排名第一的成绩,引起全球关注。甚至有美国媒体认为,中国未来的创新能力会因此超过美国。您怎么看这件事情?这对中国的高性能计算产业来说到底有什么样的意义?

  历军:中国超级计算机的发展的确非常快,一方面得益于国家的战略、策略和目标都非常明确,多年来国家的支持也从未间断过。特别是863计划,在高性能计算机方面给予了持续20年的连续支持,而且不仅支持研发,还在信息化应用层面上花了很大的力气;另一方面,包括曙光公司在内的中国高性能计算机研发力量都很努力,所以能够迅速缩小与国际顶尖水平的差距。但是现在在应用层面,中国和一些发达国家还是有差距的,他们在高性能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开发,以及数学模型的建立方面都比我们的水平要高。

  如果说超级计算机本身是中国高性能计算发展的一条腿,那么这条腿可以说已经迈在了前面,而且步子也不小;而作为另一条腿的应用,我们明显落在了后面。反观国外一些先进的国家,它们是两条腿同时在走。所以说,中国高性能计算如果要进一步向前发展,首先需要消除软件、硬件之间的差距,这方面我们还有很多的事需要继续去做。

  许传朝:具体到公司本身,在消除软件、硬件之间的差距上,曙光公司将如何布局?

  历军:首先,我们要生产出更好用的机器;其次,相应的软件要和设备、硬件发展同步。曙光公司在15年的发展历程中,除了做硬件设备外,另外一个最大的投入就是培养高性能计算的用户和市场。下一个阶段,我们要做的是提高超级计算机的应用水平,例如提高高性能计算机的建模能力、提高模型的精度等。超级计算机已经演变为一种交叉学科,如果我们不了解各种应用所对应的数学模型,设计出来的超级计算机就没有针对性,没有针对性就只能解决标准问题,这样会限制它的发挥。

  并且,曙光公司的高性能计算机已经达到了千万亿次规模,未来将进入万万亿次、十万万亿次的量级,在这样的量级下,高性能计算机必须跟应用紧密结合,否则这样的机器做出来就是一个低效、耗电、占地方、昂贵的产品。接下来,曙光公司要做的就是帮助用户提高高性能计算机的应用水平,这也是未来中国高性能计算行业发展的契机。

  抓现有优势

  修炼内外功

  许传朝:曙光公司曾经推出过“宏计划”,当时的目标是要推动区域和行业高性能计算的发展。您也提到要推动高性能计算应用水平的发展,这是不是也代表着曙光公司自身的一种转变?

  历军:的确,曙光公司正在从过去纯粹的高性能计算硬件制造商向提供高性能计算服务转变,这是一种由“硬”变“软”的转变,这也是高性能计算产业和技术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必须关注高性能计算的应用,关注软硬件之间的关系和两者配合的程度,这都是产业发展的需要。

  技术发展的趋势必然越来越成熟,曙光公司要从计算机硬件商变成提供计算能力的服务商。过去,高性能计算机主要集中在石油物探、气象等几个领域。而现在各行各业都在用,应用的差异化越来越大,但是硬件基本上还是标准化。

  曙光是硬件制造商,别的厂商肯定不如曙光更加了解机器本身的情况。既然我们更懂机器,如果我们同时又尽最大的努力去了解用户的应用需求,完全可以为一个应用量身设计某个硬件。例如在通用硬件的基础上,加上一些专用的部件去适应某一个应用需求,让这个应用在标准化的平台上能运行得更有效。

  曙光公司未来可能提供的系统都是针对性很强的,甚至是以更低的计算机成本、更低的运营成本和更加可靠的管理质量,向用户提供同样高质量的计算服务,并以此来盈利。这是曙光公司的战略目标,我们会不断为之努力。

  许传朝:从一个硬件厂商转成一个面向服务的厂商,您有没有一些具体计划,或者有一些策略来支持曙光与合作伙伴一起发展、进步?

  历军:服务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仅仅有曙光公司的硬件是不行的,一定要进行广泛的软、硬件合作,才可能做到真正的面向服务。经过多年的发展,曙光公司已经集聚了众多不同层面的合作伙伴,比如说我们和中软、东软,以及中国科学院的很多机构都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曙光公司会为合作企业提供充分的支持,例如我们会拿出一些科研经费来帮助它们。

  许传朝:您觉得在转型的过程中最需要关注的是什么?

  历军:转型的过程中,我们所要关注的是保持原有优势。这个优势不能丢,一定要进一步发扬,这是转型的基础。企业提出转型,更多时候是因为市场已经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可能令企业发展遭遇瓶颈。在这个时候,企业必须紧密结合现有优势,找到一个突破口,然后把过去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比较长的时间,也许是3年或5年。在这个时间段里,企业的战略方针、管理理念甚至企业文化都要逐步转变。

  把握云计算契机

  许传朝:现在云计算非常热门,您觉得云计算对高性能计算机行业到底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对于曙光公司而言,云计算又意味着一个什么样的机会?

  历军:过去,高性能计算机在整个高端计算机市场上的份额不高。云计算的成熟,必然会需要大量的后台服务器,与之相适应的市场规模自然会逐渐扩大,所以云计算对于高性能计算机产业的影响是很深远的,可能会改变整个市场的格局。

  另外,云计算将分散的信息系统处理能力、存储能力集中的特征,也会给高性能计算机产业带来一个全新的发展契机。云计算带来的应用模式的变化,有利于推动中国打破国外的技术壁垒,能够为国产CPU、操作系统、中间件等一系列技术或产品提供一个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可以说,云计算为国产自主的IT技术提供了一个利好的机会,除了用户获利以外,整个中国IT产业也能从中分到“红利”。

  曙光公司将依托已建成和在建的云计算平台,以及自身在高性能计算、虚拟化和云计算等方面的丰厚技术实力,通过广泛的战略技术合作,重点推出高性能计算云、电子政务云和商业计算云三类云计算服务产品。

  许传朝:目前,各地、各个行业都有大量的云计算数据中心上马,因此有人指出在这个过程中带来了计算能力的冗余,造成了某种程度的浪费,您对此有什么样的建议?

  历军:在未来的发展中,云计算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国家加强引导,进行动态调整。云计算数据中心可以随着应用不断地部署,慢慢地增加规模,不能一哄而上,否则社会资源就会因重复建设而浪费。

  总编观察

  抓住云计算产业红利

  云计算究竟有多热?看看目前还有几家技术厂商没有推出云相关的技术、还有哪个行业还没有涉及云应用吧!事实已经证明,云计算的大势已经不可阻挡。

  “云计算是中国产业界的机会,中国产业界必须抓住云计算红利,发展自己的产业和自主技术。”这是对话过程中,历总最具冲击力的一句话,类似的观点在年初采访宽带资本的田溯宁董事长时也曾听到过。两位老总对于中国云产业的理解和中国产业云计算机遇的判断,堪称英雄所见略同。

  作为PC之后最具革命性的产业浪潮,无论对于我们国家还是IT技术界、产业界,云计算都是难得的机会,是我们争取技术话语权、争取产业地位和产业利益的好时机。云计算时代不再是大型操作系统、结构化的数据和成熟标准平台一统天下,计算和技术的“平民化”将推动产业的重新布局和洗牌。

  对于失去PC时代技术话语权的我国产业界,这将是又一次参与国际竞争的机遇。云计算将改变IT获取和提供的方式,几乎所有的厂商都将面临从提供技术向提供服务的业务转型以及运营模式的转型。同样,所有企业和行业的信息系统和信息化也将开始走向云计算,这样的转型过程也孕育着机会,中国庞大的云计算市场将成为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的发动机,希望中国的产业界真正能够抓住云计算产业红利。

  本报记者 汤铭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