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创意产业 提升国家软实力

  • 来源:计算机世界
  • 关键字:发展,创意产业,国家,软实力
  • 发布时间:2011-06-17 13:51
  上世纪90年代,英国和美国分别产生了两大新兴理念,一是创意产业,二是软实力。在21世纪的头一个十年,两大新兴理念被逐步融入实践,在国际上大行其道、蔚然成风。两大理念比翼齐飞的局面显示出,创意产业的发展同软实力的提升具有某种因果逻辑,可以说,前者是后者的手段。

  “软实力”的思想由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院长、美国国防部前助理部长约瑟夫·奈在1990年出版的《谁与争锋》一书中首次提出。在2004年出版的《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一书中,约瑟夫·奈又对此概念做过进一步阐述和补充。其主旨思想是阐述一国的综合国力不仅包括经济、科技、军事领域体现出来的硬实力,还包括因文化、价值观等吸引力表现出来的软实力。如果说约瑟夫·奈在理论层面建构起软实力的命题,那么英国前首相托尼·布莱尔则在实践中探索了一条提升软实力的路径——发展创意产业,并且大获成功。

  1997年,布莱尔就任英国首相伊始,就提出旨在改变英国老工业帝国陈旧落后形象的“新英国”计划,创意产业是该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英国政府专门成立文化媒体体育部,布莱尔亲自担任“创意产业特别工作组”组长。随后的十几年里,创意产业给英国带来了惊人的发展动力,成为英国经济的重要支柱。用布莱尔自己的话说:“我已经永久改变了英国”。

  这里的改变绝不仅指创意产业对经济硬实力的改变,更是对软实力的改变。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提升、壮大软实力,是创意产业与金融和高端制造等纯经济产业的显著区别。遍观如下领域,我们不难发现创意产业的“软”性特质:广告、建筑、艺术及古董市场、工艺、设计、流行设计与时尚、电影与录像带、休闲软件游戏、音乐、表演艺术、出版、软件与计算机服务业、电视与广播,无一不充盈着文化艺术的内容。在推动这些行业发展的生产要素中,传统的资本、土地和体力劳动被边缘化,精神生产领域的创意在人类经济发展中首次位居核心要素。文化传统、宗教信仰、伦理价值、意识形态以及国家形象等一切软实力要素,借助产业化的力量,披着经济行为的外衣,在国与国之间广泛而高效地传播、渗透,真正做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创意产业不仅具有发展经济的表面功能,更肩负着提升一国软实力的本质使命。创意产业和软实力的理念之所以在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英国和美国最先产生并付诸实践,绝非偶然。软实力的理论刚刚提出,创意产业的实践便紧随其后,反映的正是目标确立与实现手段的逻辑关系,只有把握住这一点,我们才能因势利导地引导创意产业的发展方向,制定适合创意产业特质的发展政策,超越利用创意产业发展经济功能的单纯目的,使之成为提升国家软实力的有效手段。

  中国创意产业研究中心 刘光宇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