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成长的烦恼”

  1993 年十四届三中全会将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概括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1999 年,十五届四中全会再次强调要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并重申了对现代企业制度基本特征“十六字”的总体要求。

  从上个世纪90 年代至今,现代企业制度在我国的宣导与实行不到30 年。从时间的跨度来看,我国大部分的本土企业都还年轻。而基于国内企业平均寿命偏短的现状,30年中在市场经济中摸爬滚打下来,真正有竞争实力、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并不多。大部分企业,包括民营企业以及尚处成长阶段的国有大型企业正在摸着石头过河,以各自不同的探索、经验和教训书写着中国本土企业的发展历史。

  创业家的梦想是“基业长青”,而“守江山难”则是他们的梦魇。当企业度过了生存期的考验,在成绩单之后紧接而来的是一系列非常具体的困惑:授权、人才、增长,甚至老板的时间分配(《“会务”部长的疾呼》)等等。

  创业家如何突破瓶颈,为企业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和架构(《成长型企业的组织困境》)?

  消费品行业是一个充分竞争的行业,产品的可得性(Availability)是维护消费者黏度的一个关键因素,产品供货不及时极易带来消费者的流失,从而造成一个品牌的衰弱。销售预测始终是这个行业的一个难题,AMT 新的实践和探索表明,MTA 生产模式可以比传统的预测方式更好地满足补货要求(《MTA 生产模式提高准时交货率》)。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