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怎么花样翻新,这个世界一直是由一些耳熟能详的的老词汇统治着。
例如,创新。
可以说,整个商业社会就是由这个词在驱动,这个事实谁都无法抹杀。但是,迄今为止我没有看到过标准答案。我想许多人都没有看到过标准答案,所以这个世界上就有了真创新、伪创新这样的对立和纠葛。
前几天,华为美国企业业务子公司渠道业务副总裁Rob Claus在其合作伙伴峰会上说,“惠普或戴尔等公司需要好好地解释一下他们对创新的定义。”之所以这样指责对手,是因为Claus认为惠普、思科和戴尔等竞争对手是通过收购进行“创新”,但是“这种创新的代价非常昂贵,同时跟上工程进度也需要付出高昂的代价。”他甚至直言这不是创新,只是收购,而华为公司的发展依靠的是自身的创新能力。他称:“我们没有展开收购,而是一直在进行创新。”
那么,通过收购获得新技术,对于一家商业性企业来说,是创新的方式之一吗?或者就如Claus所言,收购是伪创新举措,再抑或,收购跟创新压根儿就没关系?
斯坦福大学教授Edison Tse在《源创新》一书中提到,创新的关键不是谁是始创,而是一个企业是否有能力应用始创新来制造最大价值。他还将创新分为“流创新”和“源创新”。前者是用始创新来改进现有的产品或者找出互补性产品、降低成本的新生产过程及进行更有效的供应链管理,即指能改善现有价值链的创新活动;后者指通过新理念组合现有资源,建立一个新的生态系统从而使新理念的价值不但增加。
他对创新的定义和阐述,得到了商业界的普遍认同。
也就是说,创新这件事情,其实与获得创新的途径没有关系,要紧的是能够创造新的价值。在IT领域,尤其是在全球IT的核心区域硅谷,通过收购来获得一项始创新技术或者理念,然后基于这种始创新,通过成熟的资金投入机制、相对成熟的商业运营流程、更有效的供应链管理体系,快速将这种始创新落实到某种技术理念继而快速推出相应的产品来释放出最大化的社会及商业价值,是半个世纪以来硅谷息息不生的源动力之一,也是像思科这样的公司迅速成长为市场巨擎、不断给整个业界带来创新价值的核心渠道之一。作为一个生长在美国的商业环境中、谙熟硅谷创新的高级职业经理人,Claus应该明白,什么都自己搞定那是小农经济,通过收购技术来保证自己产品的竞争力、保证解决方案的完整性本身就是一种创新。
华为有点酸葡萄了。
在我看来,只要是创造了新价值的举措,都可以称作创新,它也许是一种理念,也许是一种技术,也许是一种方法,也许是一个想法,也许是一个产品,只要有新的价值通过某种载体体现出来,并对社会产生推动或者改变,就是创新。
所以,收购是进行快速创新的一种合理方式。华为多年来一直在寻求收购,只是出于多种原因,数次心仪收购均告流产,虽然遗憾,但是也可以解读为收购的目的是快速获得一些始创新资源,从而进行更深层次的流创新或者源创新。
许多年了,创新这个词没有变,创新的方式、途径、内涵却在变化。你怎么理解创新,决定了你将如何去创新。
就是这样。
葑菲女郎花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