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邦“刷新”IT
- 来源:计算机世界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立邦,IT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3-06-25 15:48
在人们的印象中,由于家庭装修的涂料门店应该开在位置相对偏远的家装大市场,然而在上海静安区的闹市区,我们看到了立邦涂料(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称立邦中国)的一家旗舰店,在全国各地类似这类地处闹市区的门店并不在少数。
实际上,这是立邦中国3年前启动“立邦为你刷新生活”市场战略的一部分。中国房地产行业的飞速发展带来了涂料市场的繁荣,同时,也催生了涂料市场的激烈竞争。为了生存更是为了长远发展,立邦中国不断对市场策略做出调整,这一切都离不开IT系统的帮助。然而,随着立邦业务的快速成长以及“立邦为你刷新生活”活动的推进,IT系统显得有些吃力,特别是在数据采集和分析上,瓶颈逐步显示出来。让IT系统跟上业务的变化,为业务的快速增长提供动力成为立邦IT部门的当务之急,IT部门决定对IT系统来一次“刷新”。
IT系统需与时俱进
立邦涂料(中国)有限公司隶属于新加坡立时集团。于1992年起正式进入成立,到目前为止在中国已经运营了21年,20多年来,立邦中国建立起来相对完善的IT系统,包括来自SAP用于生产管理的ERP软件更是扮演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立邦中国从2002年导入SAP ERP,2004年使用SAP BW 3.0, 2006年启用SRM。另外,还先后上了SAP CRM、BO等,到今年5月又引入SAP EHS,应该说我们的生产和日常管理基本上都架构在SAP的系统之上。”立邦中国信息总部副总裁陈庆辉告诉本报记者。
除了SAP的ERP之外,从去年开始立邦中国还陆续上线了其他系统,包括事业部营销管理系统,其中涉及服务、模块、电子商城、会员系统、专卖店POS和经销商的DMS系统。公司还决定用3年时间在中国将该系统覆盖所有销售网络,包括现有的有1700家经销商和近3000家门店。公司还建立了一套为工程事业部服务的CRM系统,主要是管理客户订单、商机等信息,同时也可实时每个项目从开始到最后真正结单损益情况。另外,立邦中国还规划在3年之内能够建立一套全方位的、每个销售人员和油工人员都通过移动终端随时随地与中国总部进行沟通、培训和进行案例分享。
“随着企业整体战略的推进,新系统、老系统的新模块不断上线,使得IT系统日趋复杂。IT部门发现IT系统碰到比较大的瓶颈,数据管理就是其中之一。” 陈庆辉说,“比如,公司要求能够在每个月的月结两天之内必须做出来,到第三天能够和公司管理层做回报。接着会开下个月的经营管理例会,把上个月有关于生产销售、人事的工作做整体安排。”陈庆辉说,如果报表出不了,后面的工作就会受到影响,最终影响到公司的生产安排。
用HANA为业务提速
立邦中国现在处理报表的主要是SAP NetWeaver BW(简称BW),其中有150个模型,展现出来的报表有250个,几乎涵盖了公司所有业务。然而,报表处理时间过程过长使得IT部门面临很大的压力。这是因为,一方面随着集团新业务在全国各地陆续展开,对报表要求及时性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随着立邦中国不断推出新产品、新的销售政策和新的管理模式,报表涉及的数据源越来越多。不断提高的要求和日益复杂的处理过程不断挑战陈庆辉所在的IT部门。
“BW的操作是每天晚上和ERP等数据源进行同步,把数据抽取到BW进行数据分析。由于数据不断增长,数据抽取相对越来越慢,出个报表基本上从每天晚上8点就开始进行数据分析一直要跑到第二天早上9点才能结束,时长达12小时,财务月结甚至要3-4天。”陈庆辉表示。
他说,这与公司管理层的需求有不小距离,公司希望每天早上8点钟进办公室就能看到前一天所有营业单位、所有渠道,包括所有事业部的销售报告。“面对公司管理的这个需求,IT部门如果还是用旧有的方式提供报表,会面临很大的压力。我们必须找更好更新更快速解决方案,解决这样一个问题。”
而这个解决办法就是SAP 的HANA,即将BW的处理迁移到SAP的HANA平台上,通过HANA的高性能直接提升报表的处理速度。在自认为不太愿意“螃蟹”的陈庆辉看来,这是一件没有太多风险的迁移。因为这一解决方案同样来自SAP,它与原理的SAP的ERP系统能够顺利对接,原来BW系统所有的模型、算法几乎不用修改就可以在HANA平台上运行。
尽管如此,陈庆辉没有贸然上线,还是决定分阶段进行,从概念验证(POC)开始。2012年1-5月,陈庆辉的团队首先建立了一个基于SAP HANA的SAP NetWeaver BW 测试环境。测试非常顺利,几乎没有遇到什么困难。接下来很快进行了硬件升级,等到去年12月份就正式开始在HANA上部署SAP NetWeaver BW,到1月底,仅经短短8周的实施就成功上线。
“应该说,项目如此顺利,除了SAP HANA与EPR系统良好集成性之外,还与SAP的快速部署解决方案(RDS)有非常重要的关系。”陈庆辉表示。
用陈庆辉的话说,SAP的RDS就相当于一套玩游戏的攻略或者秘籍,它包含有软件预定义配置的详细手册和预定义的服务。具体而言,从项目启动、预先检测、项目实施和检测、系统复制、后续调优到最终上线,RDS对项目进行了全周期管理,所有操作均遵循SAP RDS指导文档,且经严格验证,从而将实施可预测性最大化,并有效降低了实施风险。
双系统运行
将BW顺利地迁移到HANA上,给立邦中国的报表处理带来了明显改进。根据陈庆辉提供的一组数据显示,借助基于HANA的SAP BW,立邦中国的报表运行速度平均缩短了3-5倍,极大地提升了财务效率和内部运营效率。比如,财务实际成本从7.5小时降低到2小时,价量差从6小时降低到4.5小时,CRM会员报表从6小时降低到1.5小时,库存报表从6小时降低到4.8小时。同时,系统可以针对不同用户人群和会议需求,产生不同类型的报表,并且通过灵活的视图迅速推送分析信息,帮助立邦中国管理层实时访问业务报表,快速制定明智的业务决策。另外,数据存储空间也得到压缩。
不过,陈庆辉表示,这个改进未来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这是因为上述测试结果只是直接将原来的系统,包括数据、模型和代码迁移到HANA处理的结果,并不是在BW on HANA重新建模、重新做数据分析,重新遵循HANA的标准做数据分析。
“比如,我们原来利用BW时候,遵循的原则是尽量减少硬盘IO,为此还要专门进行读优化,而透过HANA,我们可以把所有数据直接从硬盘加载到内存中,这时编程方式和调入方式都会做一些调整。”他预计调整后,整体性能至少可以提升50倍。
值得一提的是,相对其他HANA用户,立邦中国做了一次大胆尝试,为了不影响SAP ERP和其他运营系统的性能,该项目还采用了“双系统并行”的方案,而非直接切换,从而得以规避迁移对用户造成的影响。这样,在BW系统不停机的前提下,实施团队在SAP HANA环境下进行完整的人工数据检核及自定义模型迁移、系统RFC链接、数据源的激活等工作。
采访即将结束时,谈到未来的打算,陈庆辉告诉记者,HANA的出现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更为丰富的选择,他们还将要不断探索HANA的应用,甚至包括探索把ERP迁移到HANA的可能性。
本报记者 邹大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