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零售巨头沃尔玛开始采用RFID标签,让全世界认识了RFID。但由于缺乏应用、成本偏高,加之标准缺失,RFID的发展始终处于“概念热、应用冷”的尴尬状态。而2010年,将是RFID出现爆发式增长的一年。
易观国际调研数据显示,2009年第一季度,RFID市场规模为23.97亿元,以此估算,在2009年,RFID市场规模预计在百亿元上下。随着RFID日益受到政府和大行业用户的正视和关注,2010年,RFID的市场规模有望翻番。
2009年3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首批“国家信息化试点工程项目”名单,RFID技术应用试点项目被列为重点之一,17个RFID技术相关项目被批准成为国家信息化试点工程项目;紧接着,工信部宣布,将RFID产品研发及行业应用示范项目列入“2009年度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
随后,卫生部召开了卫生领域的RFID应用大会,RFID将应用于新生儿定位、公共卫生、药品、血液、卫生材料、医疗器械设备管理等领域。交通部也出台了《关于推动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行业IC卡和RFID技术应用的指导意见》,并对RFID的应用展开了大量实践工作,港口集装箱管理、机场行李追踪、高速公路收费站“通过不停车”等,均已开始小范围试点应用,预计2010年,这些应用的领域将会进一步扩大至全国重点港口和交通枢纽城市。
而更令整个RFID产业兴奋的是,2009年8月7日,温家宝总理市场考察无锡时提出“感知中国”,并在11月向首都科技界发表题为《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讲话时,更是将物联网列为五大新兴产业之一。整个中国都开始为物联网沸腾。
在国家高层领导推动下,各级政府部门掀起了一股新的热潮——江苏、浙江等省市都开始积极制定物联网产业规划政策;无锡计划至2015年投资40亿元建立“传感中国中心”;各地政府也在积极推动物联网概念的技术同盟,相关产业园区纷纷成立——而作为物联网、传感网的核心技术,RFID更是迎来了发展的最佳时刻。
因此,在国家的大力推动下,相信在2010年,困扰RFID领域多年的标准问题将有所突破。而在应用层面,RFID也同样将迎来春天。
最大的机会在于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继2008年北京奥运会使用RFID门票之后,这种非接触式的检票方式大受欢迎,开始在大型会展活动中取代二维条码。据了解,2010年世博会除了像奥运门票一样把RFID芯片嵌入纸质门票外,还会将RFID门票以更多样的形式推出。比如,中国移动将与世博局联手推出“手机世博会门票”,将RFID与SIM结合形成的RFID SIM卡作为核心数据存储载体,以非接触的方式直接检票入园,这也将开创RFID与手机结合的一个新的典型应用。而在世博园展馆内,RFID也将被普遍应用,帮助游人获得更好的体验。
同时,2010年,RFID手机支付将进入试点应用,RFID SIM卡的功能将进一步拓展,作为手机支付的载体,实现日常小额支付,成为新的电子钱包。目前,从技术角度而言,这一应用已经可以实现,但大规模民用还需要运营商与银行之间达成紧密地合作关系,特别是在结算方面。
另一方面,2009年各地大力推动的“市民卡”、“城市一卡通”项目,在2010年也仍是RFID的主要应用市场,特别是市民卡与医疗、公交、图书馆,以及众多公共服务的结合,跨行业应用将为RFID带来更大的市场空间和更多机会。
此外,在食品安全追溯、环境监测、物流、农业等领域,RFID将越来越广泛地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这将打破此前“RFID成本高导致应用难以突破,而应用量太小无法形成规模效应降低成本”的循环。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