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强化公共服务平台

  2009年年初,国家及时出台了《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下简称《振兴规划》),在缓解当前突出困难的同时,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促进产业升级。这是进一步巩固和发挥我国纺织行业竞争优势,保持纺织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2010年是贯彻落实《振兴规划》的关键一年,也是“十一五”和“十二五”衔接的关键一年,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是纺织工业当前面临的首要任务,加强信息化建设是实现这一任务目标的重要途径。

  在新的一年,劳动力、能源和其他资源的价格势必不断上涨,消费品安全质量越来越受到关注,节能减排要求日益严格,企业社会责任不断得到重视,纺织工业传统的竞争优势将受到越来越严重的挑战。因此,提高行业自主创新水平,提高产品质量、附加值和品牌效应,提高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是应对挑战的根本措施,信息化必须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工业软件是应用重点

  2009年有关部门和专家提出“工业软件”的概念,认为大力推进我国工业软件的发展,不仅是促进我国软件产业调整升级的切入点,也是推进“两化”融合的结合点。

  工业软件是专门为工业部门所使用的软件,具有鲜明的行业特点,对行业信息化的推动作用最为显著。近年来,纺织行业一直将工业软件(也称作应用软件)作为信息技术推广工作的重点,密切与产业发展相融合,把握方向,找准位置,深入渗透到纺织工业企业管理、产品设计、生产制造和资源整合四大领域,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CAPP)、计算机辅助制造(CAM)、产品数据管理(PDM)、管理信息系统(MIS)、企业资源计划(ERP)、客户关系管理(CRM)、供应链管理(SCM)、制造执行系统(MES)、自动控制系统、电子商务等。

  工业软件已经渗透到纺织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人们逐渐认识到:工业软件对工业发展的作用,应该提升到工业行业的基础设施来看待,应该突出工业软件在我国从纺织大国走向纺织强国中的重要地位,更应该突出工业软件在行业信息化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应该克服信息化建设中多年来存在的重硬件、轻软件的倾向。在2010年后的几年内,工业软件的推广力度将得到加强,产品设计、企业管理和生产控制三大类工业软件将开拓更大的市场空间。

  物联网应用提上日程

  纺织信息化推进多年,在企业管理信息化、产品设计数字化等领域取得较大进展,但是生产制造和物流管理自动化等领域刚刚起步,面临一系列应用瓶颈和技术难题。而物联网概念的出现,一系列相关技术的应用,扩大和延伸了基于互联网的信息系统,加强了在线实时采集和处理数据的能力。在此基础上,能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物流,必然有利于纺织行业制造执行系统(MES)、供应链管理系统(SCM)、电子商务等系统的推广应用,扩大信息系统的覆盖面,提高信息系统的使用效率,提高资源利用率,提升整体的信息化水平。

  纺织品服装生产需要在MES的支持下,实现完整的精确执行过程。这要求对计划和执行进行精确的对比。要求生产过程的每一个环节的数据都有及时准确的记录。这正是物联网中RFID技术和其他传感技术的用武之地。它在生产线各个环节的应用可以达到实时的信息管理,灵活的生产调度,准确的跟踪,实现对MES的有效支撑,从而避免人为失误造成的延误和损失,很大程度地提高产品质量和合格率,提高生产的自动化水平和车间的管理效率。

  将物联网扩大应用到生产线之外的仓储和物流系统,可以大大提高ERP的效能,帮助企业减少短货现象,缩短交货期,实现差异化生产,准确跟踪物流信息,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目的,从整体上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RFID的全面应用,更是从根本上改变了企业的管理模式。

  进一步扩大应用到上下游企业后,可以在产业链上构建及时准确的信息链,从而精确跟踪和追溯产品信息,如产品安全性、产品质量和知识产权保护等,实现全面价值的可追溯性,强化和保护品牌;在产业链上的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和服务商共享信息,加强与客户的联系,加快市场反应和服务响应,有助于提高产业链资源整合能力。

  从更广的应用领域看,国家物联网工程的实施和推广,将是对纺织工业信息化的有力带动和促进,意义更加深远。同时,相关标准的制定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造就产业升级新路径

  《振兴规划》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作为一项重点任务。在纺织工业发展迅速的产业集群地区,中小企业密集,也是行业化的信息技术服务机构活跃的地区。这些机构和平台为周边的中小企业提供的服务不仅是网络服务,还有大量的信息服务,如国内外的服装设计图库、织物花型库、专业市场的价格行情;产品服务,如CAD软件、管理软件;技术服务,如ERP实施、上门的定制开发;咨询服务,如信息化规划、可行性分析等。2010年,公共服务平台发展的关键是加强专业性和可持续性。

  就专业性而言,面向中小企业的服务平台应该具备多种形式:一般性的跨行业平台提供一些通用化的、共性的服务;差异性的行业化服务则必须依靠专业化公司。将网络平台服务、信息服务、技术服务和提供软件产品、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结合到一起,才能满足中小企业的需求,增强他们的抗风险能力。

  可持续性涉及传统行业公共服务体系的长远发展。从长期的发展趋势看,制造业服务化是世界发展的趋势。生产性服务业是工业和服务业互相渗透的结果,也是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的产物。国家“十二五”期间将服务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专业性的公共服务平台围绕纺织企业的生产制造过程和各种业务,提供包括信息化服务在内的各项服务,服务面将逐步扩展,向产品设计、质量检测、物流配送、品牌营销、电子商务、教育培训等领域延伸;服务功能将日益深入,专业化分工更加细化;服务对象将更加广泛,通过信息网络辐射到跨地区的企业。这些不同形式、各具特色的行业化公共服务网络,可以覆盖重点行业和纺织业集中的地区,成为现代纺织服务业的骨干和支撑力量。这一模式也将是未来几年纺织工业转型和产业升级的重要路径。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