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融券与稳定我国股票市场之间关系的研究
- 来源:时代金融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融资融券交易,股市稳定,内在价值,融通机制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01-14 15:36
【摘要】融资融券与股票市场稳定关系如何一直是理论界和实务界争论的热点问题。本文拟选取我国沪市相关的融资融券业务作为研究对象,深入、严谨和系统的分析融资融券业务与我国股市稳定之间的关系,以期为我国融资融券业务的发展和完善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在当前中国融资融券试点正逐步发展,而且融资融券的发展状况和其对于股票市场的效应已成为监管者与交易者关注重点内容,本文开展关于融资融券业务和股市稳定性关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融资融券交易 股市稳定 内在价值 融通机制
一、引言
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融资融券业务已经成为发达证券市场的通用交易制度,也成为了证券市场走向成熟的关键因素之一。由于融资融券交易具有资金融通、杠杆效应、信用双重性和具有调控性等特点,使得它成为沟通资本与货币市场的有效工具,投资者及金融机构新的获利方式。同时融资融券交易作为证券信用交易也是一把“双刃剑”,从其一经推出,关于融资融券交易对于市场稳定性的争论就不断发生。支持者认为融资融券交易能够对增加市场流动性,有效吸收信息,完善股票价格形成、投资者的合理对冲避险起到明显作用,同时对市场起到缓冲外部冲击效应,防止证券价格的过度偏离。但是反对、者认为由于其具有的投机性质,因此会引发市场恐慌抛售,增加证券市场的投机气氛、增大股市波动性,不利于股市的稳定发展。
二、背景研究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稳定,社会信用体系的不断完善以及相应证券法制建设的不断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也标志着我国股市的制度性缺陷在不断消除,但是纵观股市,从2001年~2006年的大熊市,到2006年~2007年的一气暴涨,再到金融危机中2008年的急剧暴跌,然后到2010年下半年又大涨近一倍,最后到2012年底才扭转颓势。虽然这是中国股市调整的阵痛,但是这种暴涨暴跌的局面令投资者深感无奈,这种大涨大跌体现了我国股市的价格发现能力极为不足。这主要是由于长期进行“单边市”,缺失卖空机制而导致的内部不平衡引起的。因此在长期“单边市”的结构下,投资者为了获取利益,只能不断做多。在这个过程,股市的风险也就被系统性放大,在特殊情况下甚至出现流动性萎缩,交易中断或者股价严重高估,泡沫严重的现象,同时卖空机制的缺失也抑制金融创新及金融衍生品的发展。
三、融资融券业务的理论基础
股市稳定性可以定义为股票价格处于理性的波动状态,相对于股价的异常波动而言,股市稳定即是股价的正常波动,是指在市场的综合环境、投资者的投资行为等因素影响供求关系的条件下,交易价格的经常性变化。变化的程度可以利用幅度、概率等来进行衡量,用以对于股市的交易特征进行分析。稳定性是股票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正常的波动可以促使投资者通过技术分析股市获得利润,能够促进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异常的波动会减弱市场的稳定性。因此在证券市场微观结构质量的四大指标中,稳定性是指市场价格能够在合理的范围之内波动,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即股价的波动程度与自我调节能力、股价围绕其内在价值波动。
在股市中,影响供求的各因素是不断变化的,因此股价也随之不断变化,这种波动是股市正常运行的基础。这种波动是投资者收益的重要来源同时也是股票内在价值的体现。正是正常波动的存在才能给予投资者正确的决策信息,吸引投资者参与交易以获取利润,稳定没有变化的价格将会使投资者失去获利的机会,限制市场的发展。
理论上市场引入融资融券业务以后,能够对证券市场的剧烈波动起到一定的平稳作用,也就是在一定程度上稳定股市。在一定时期内,由于市场上的证券供给是相对固定且没有替代品,如果市场缺失做空交易,只能进行现货做多,市场的供求则会存在不平衡,投资者为了获利只能更多的进行买进。持续的供需失衡势必导致市场的大幅震荡,从而出现暴涨暴跌,严重时出现市场崩溃。而融资融券等信用机制的存在应该能够增加证券的供给弹性,平缓市场的剧烈波动。
四、融资融券业务的市场效应
融资融券交易对于股市稳定的影响还取决于市场内投资者的心理和投资行为因素。由于融资交易量不影响市场稳定,而股市波动影响融资交易量,说明股市波动可以作为投资者进行融资交易的参考,但是由于相关性很小,在一定程度需要投资者更理性的看待。同时融券交易在短期内的变动能够引起股市的波动,说明卖空交易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股价的波动,因为由于在我国股市过久的是单边市情况,在卖空交易刚刚开展的情况下,由于投资者传统的交易心理使得投资者过于注重做多交易,依旧期望通过寻找股票上涨获得收益,结果是卖空交易很难被接受。同时由于长期的政策市和过度的浓厚的投机氛围,使得市场中存在过多的投机力量,加之我国股市投资者对于信用交易的熟悉程度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欠缺,势必会使得投资者不合理利用信用交易,存在非理性投资,因此出现了融券交易在一定水平上加大股市波动,但是其幅度并不是很大。
五、小结
目前融资融券对于我国的主要影响体现在:有利于完善股市价格形成机制和为市场创新提高制度基础。融资融券业务可能会在我国发展初期以及市场规范并不健全的时候一定程度上加剧股市波动。融资融券对于各个参与主题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一、对于证券业的影响主要集中于能够增加利息收入、增加佣金收入、增加中加业务收入、扩大客户范围和市场占有率;二、对于银行业的影响主要集中于增加银行的资金存管和代理清算业务、利用资金转融通业务提供新业务机会和利润增加点、扩大银行客户量,促进银行理财业务拓展;三、对于基金业的影响主要集中于增加对场内基金的要求、促使基金做大做强、丰富基金设计产品;四、对于投资者的影响主要集中于能够为投资者提供新的投资机会和风险管理工具、提高投资者的资金利用效率。但是我国的股票市场机制还未完全成熟,融资融券开展过后,势必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为了促进融资融券的更好发展,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完善证券市场监管体系,加强法律法规层次建设,完善市场信用体系促进融资融券的健康发展。
由于我国股市的投机氛围较浓,因此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增加法律体系的完整性,加强法律法规的实施力度能够有效的打击市场操纵行为,防止市场投机者滥用做空机制,对防范市场的操作风险具有重要作用。
第二,健全市场信用交易信息的披露,促进市场及时处理信息,保证平稳运行市场。
在有效的资本市场中,价格能够真实反映其内在价值,从而能够调动资源在合理有序的竞争中实现有效配置。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应该通过改革会计准则,防止公司的财务欺骗行为、及时公布公司信息,加强对于信息披露违法违规的监察和惩处,提高投资者的信息披露意识从而保证信息的真实、及时和完整,降低内部信息对于市场的冲击,使得股票市场能够及时处理利空信息,合理发挥融资融券稳定股价,平抑股市波动,避免市场的股价泡沫形成和过度涨跌。
第三,完善融资融券交易试点制度建设和投资者权益保障制度,逐步实现投资者发展权益,完善投资者保护的方式。
通过研究分析发现目前融资融券交易试点的制度体系正在发展和完善,从试点目标来看,融资融券现阶段的制度设计主要面向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标的股池的建设、试点证券公式的挑选等准入标准、组建融资融券交易市场等。通过分析投资者的投资能力,设立合理的准入门槛;根据市场需要、券商信用能力等确定合理的证券公司准入标准;根据交易量,需求和供给弹性要求等确立标的股选定标准;最后是建立融资融券交易的投资者保护评价制度,评价投资者权益保护的意愿、能力、措施和结果。
第四,加大融资融券交易的普及,提高投资者投资素质以及信息分析能力,改善投资理念。
各级监管机构和证券公司应该加大宣传力度,制定投资者的教育计划,普及融资融券投资知识以及其他相关的证券金融投资知识,提高投资对于信息的分析判断能力,降低投资者的非理性投资策略的出现和跟风效应。
第五,扩大融资融券标的证券范围,建立转融通机制,适当放宽风险控制。
融资融券交易的业务量一直占市场比重较小,主要原因之一是标的股范围狭窄,目前基本维持在上证50指数股和深圳成指成分股上,可以逐步扩大标的股范围,例如扩大到与现行标的股波动、流动和操作难度等指标相近的沪深300成分股等。以求满足投资者对于现货市场的风险对冲。在利用扩大标的股范围增加融资融券量的同时,必须尽快建立合理的市场化的转融通机机制,还原券商的金融中介功能,合理化融券融资渠道,促进投资者、券商和第三方参与者的共赢。
大力推进融资融券业务的开展是目前股市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够看到一个蒸蒸日上的中国经济和良好稳定的中国股市。
参考文献
[1]Arrow. Robert. Heterogeneous expectations,restrictions on short sales,and equilibriums asset prices[J].Journal of Finance 1980,(35):P1105-1113.
[2]Figlewski,Stephen & Gwendolyn P.Webb,”Options,short sales and market completeness[J].Journal of Finance,Vol.48,761-777.
[3]郑丹.融资融券对证券市场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
[4]李娜.中国股票市场波动及其控制研究[D].2010-03-25.
[5]孙国茂.《中国证券市场信用交易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
[6]开昌平.融资融券业务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J].中国金融,2010年第4期.
作者简介:许超(1986-),男,浙江金华人,浙江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在读,主要从事金融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