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支持工业园区发展的政策研究——以保山市为例

  • 来源:时代金融
  • 关键字:金融支持,园区发展,政策研究,工业园
  • 发布时间:2014-01-15 08:17

  【摘要】工业园区是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产业集聚的承载平台;是营造投资环境,加快产业培育,发展区域特色经济,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的重要载体。也是调整经济结构、促进发展方式转变、打造经济发展新高地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对保山市金融支持工业园区发展现状进行分析,阐述了工业园区建设基本情况,分析了制约金融支持工业园区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金融支持 园区发展 政策研究

  工业园区是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产业集聚的承载平台;是营造投资环境,加快产业培育,发展区域特色经济,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的重要载体;也是调整经济结构、促进发展方式转变、打造经济发展新高地的有效途径。近几年来,各级政府都把工业园区建设作为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加快了工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步伐,使工业园区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由于我国工业园区建设起步较晚,建设经验不是很丰富,在各级政府加快工业园区经济快速发展的背后,也凸现出了园区总体规模偏小、集约化不够、定位不明、产业结构趋同、缺乏统一的科学规划、投资偏低、融资难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在工业园区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下,各金融机构在面对工业园区经济发展存在的诸多问题时,如何把握金融政策支持的重点和难点,为工业园区经济的发展切实发挥出信贷支持和金融服务的保障作用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一、保山市工业园区建设与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保山市以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为契机,着力实施“工业强市、园区强工”战略,积极贯彻落实《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业园区综合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云南省委、省政府关于推动工业跨越发展的决定》和全省工业园区经济会议精神,认真按照《云南省工业园区管理办法》,积极打造工业园区平台,构建强劲产业集群,全力推进工业园区建设步伐。据统计:2012年末,保山市共有工业园区5个。其中:省级重点工业园区3个;县级工业园区2个。5个工业园区总规划面积达147.3平方公里。

  (一)工业园区建设取得突破,园区规模稳步扩大

  近几年来,保山市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和县域工业集中区建设,以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步伐来构筑工业发展的新平台和突破口,努力把工业园区建设成为承接产业转移、带动地方工业经济发展的平台。目前,保山通过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实际情况,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建成了以保山市工贸园区、腾冲县工业园区、保山市水长工业园区、龙陵县硅工业园区和昌宁县生物资源加工特色工业园区等5个工业园区为代表的特色明显、配套能力强的工业园区。据统计:截止2013年7月末,保山市5个工业园区实际开发面积达19.3平方公里,比上年增长9.03%,占工业园区总规划面积的比重达12.9%。园区企业数达249户,其中:新入园区企业数18户。

  (二)工业园区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总体盈利状况较好

  近几年来,保山市把发展园区经济作为加速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不断加大园区基础设施投入和招商引资力度,优化环境,吸引更多的项目入驻园区聚集发展。经过多年的努力,许多园区入驻企业个数不断增加,产业集群化不断显现,园区经济总量不断增大,促进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推动了经济结构调整,对地方经济增长贡献度明显提高。据统计:截止2013年7月末,保山市各极工业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93.96亿元,同比增长52.03%;实现工业增加值29.33亿元,同比增长48.16%;实现销售收入83.09亿,同比增长52.13%;实现利润5.38亿元,同比增长22.13%;实现税收收入6.16亿元,同比增长21.28%;园区从业人员达到26129人,同比增长11.2%。

  (三)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

  近几年来,保山市各级工业园区积极加大了以道路、供水、供电、通讯为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大力推进工业园区标准厂房建设。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不但保障了入园企业的生产需要,也逐步增强了对外来企业落户的吸引力。据统计:截止2013年7月末,保山市各级工业园区完成园区基础设施投资5.82亿元;入园企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29亿元;园区标准厂房竣工面积达26.6万平方米。与此同时,保山市各极工业园区切实加大招商引资和投资力度,不断完善园区基础设施,有效提升园区软环境综合实力。据统计:截止2013年7月末,保山市各级工业园区实际引进到位资金8.76亿元,同比增37.2%。

  二、保山市金融支持工业园区经济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保山市各级金融机构结合工业园区发展的实际情况,根据《云南省金融支持工业园发展的指导意见》的相关要求,认真分析工业园区的信贷资金需求状况和发展趋势,积极探索支持工业园区发展思路,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加快建立和完善适应园区企业发展的信贷管理机制,较好地满足了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企业发展的信贷资金需求。

  (一)信贷支持力度逐年加大,园区贷款总量不断增加

  近几年来,保山市各级金融机构结合工业园区发展实际,因地制宜,积极探索支持工业园区发展的新模式,充分发挥出金融支持工业园区发展的资金保障作用。一是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支持力度逐步加大。保山市各级金融机构紧紧围绕工业园区建设的实际情况,及时掌握工业园区建设的信贷资金需求,逐步加大对工业园区建设的信贷支持力度。据统计:截止2013年6月末,保山市固定资产建设贷款余额达109.04亿元,比年初增加15.91亿元,增长17.09%。其中:金融机构通过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对全市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达2800万元。主要用于工业园区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二是工业贷款规模不断扩大。近几年来,保山市各级金融机构加大了对工业经济发展的信贷支持力度,有效满足了工业企业的合理信贷资金需求,为保山市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促进工业园区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信贷支持。据统计:截止2013年6月末,保山市工业贷款余额达78.15亿元,同比增加1.68亿元,增长2.19%。工业贷款占全市贷款总量的比重达22.75%。

  (二)金融支持重点突出,园区重点产业信贷需求得到满足

  目前,保山市工业园区入园企业已经达到了249户,从入园企业所涉及的行业来看,制造业企业较多,达到了180户,占园区企业的比重为72.29%,占比较大。其次是采矿业和批发零售业,企业户数分别为21户和9户,所占比重分别为8.43%和3.61%。近几年来,保山市各级金融机构根据地方经济发展情况,积极调整信贷结构,将信贷投放与工业园区产业政策紧密结合,持续加大对园区重点产业的支持力度,为制造业、采矿业及批发零售业等重点产业领域提供强有力的信贷支持。据统计:截止2013年6月末,保山市制造业贷款余额达28.1亿元,同比增加2.81亿元,增长11.13%;采矿业贷款余额达6.76亿元,同比增加0.28亿元,增长4.25%;批发和零信业贷款余额达27.13亿元,同比增加5.96亿元,增长28.14%。

  (三)金融支持符合政策导向,园区产业薄弱环节信贷支持有所增强

  目前,保山市工业园区入园企业中,中小微企业达到了191户,占园区所有企业的比重为76.71%;农村企业达到了156户,占园区所有企业的比重为62.65%。中小微企业、农村企业构成了工业园区企业的主体。近几年来,保山市各极金融机构根据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导向,积极推动信贷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创新,不断加大信贷产品的创新力度,切实改善对“三农”、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领域的金融服务,为小微企业和农业实体经济领域充分发挥出了信贷资金保障作用。据统计:截止2013年6月末,保山市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70.29亿元,比年初增加5.76亿元,增长8.92%。农村企业贷款余额达78.87亿元,比年初增加7.79亿元,增长10.97%。其中:农村中小企业贷款余额达49.84亿元,同比增加1.86亿元,增长3.87%。小微企业、“三农”等薄弱环节信贷投入力度的持续加大,有效缓解了工业园区小微企业、农村企业的融资困难,促进了工业园区健康有序发展。

  (四)金融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园区融资环境得到改善

  近几年来,保山市各级金融机构根据工业园区发展实际情况,积极开展金融延伸服务、流动服务,综合运用网上银行、电话银行、银企合作等多种金融渠道和平台为工业园区企业提供信息咨询、支付结算、投资理财等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在企业账户开立、结算、理财等银企对接方面积极加强辅导和咨询,有效满足了工业园区的金融服务需求。同时,各工业园区信用担保中心为园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融资担保与反担保服务,积极扶持工业园区企业的发展,切实为企业解决融资难题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保证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

  三、保山市金融支持工业园区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保山市工业园区仍处于积累阶段,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和困难需要在发展中逐步解决。

  (一)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仍需加强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口较大。目前,保山市工业园区完成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资金,而园区建设的启动资金主要靠行政推动。但由于地方财政实力不足,2012年,保山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仅实现35.55亿元,很难安排大量资金用于园区的基本建设。同时,企业资本、金融资本、民间资本也没有进入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这种投资建设方式,直接影响了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滞后。由于保山市工业园区建设起步晚,水、电、路及污水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加之政务服务、公交、邮电、商场、医疗等服务配套设施建设跟不上,园区的产业集聚平台作用还不明显,制约了项目的引进和园区的发展。

  (二)园区产业发展层次有待提高

  一是园区产业发展规模较小。目前,保山市工业园区企业主要以小型企业为主,生产经营规模较小,普遍表现为技术装备落后,发展潜力不足,没有足够的力量进行产品升级和市场拓展。二是园区产业配套难。目前,由于保山市工业基础薄弱,重工业主要以矿产品采选、冶炼等初级加工为主,轻工业主要以农副产品加工和生物资源初加工为主,产品主要以资源型、粗放型、劳动密集型为主,产品结构单一、产业链条较短,技术含量较低,附加值不高,难于延伸和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实现产业集聚协作发展。

  (三)园区部分企业融资存在困难

  一是信贷供需矛盾突出。目前,在稳健货币政策的流动性总量控制背景下,金融体系内信贷资金较为紧张,金融机构在信贷投放上也趋于谨慎,而园区内的中小微企业作为弱势群体,信贷需求难以得到满足或获得信贷资金的成本较高。二是园区部分小微企业融资存在困难。目前,园区内部分小微企业,特别是处于创业阶段的小微企业往往存在自有资金不足、抵押物缺乏的情况,同时,自身经营管理不规范,竞争能力弱,抗风险能力不高,这些因素加大了小微企业获取银行贷款的难度。三是新办及新引进企业融资较难。目前,园区大部分企业是新办企业和外来的招商引进企业,由于自身条件限制,没有银行信贷合作基础和经验,很难进行银行贷款,即使企业用地、厂房、机器设备等进行抵押贷款,贷款额度也很小。

  (四)金融支持工业园区发展作用有待加强

  一是差别化信贷政策导政园区部分企业融资成本较高。目前,随着人民币利率市场化步伐逐步推进,贷款下限全面放开,真正能够享受利率优惠的大多数为大型企业,而作为小微企业仍然要承受较高利率,利率差别化进一步明显,这将导致小微企业将以较高利率获得贷款,使小微企业财务负担较重,融资成本较高。二是银行信贷管理体制高度集中限制了信贷资金的投入。目前,大部分银行的信贷管理权几乎全部上收到上级行,信贷计划由上级行下达,信贷产品较为单一,难以满足不同企业、不同项目的资金需求。同时各银行贷款投向主要集中于大型工业企业、造成了资源分配在工业园区企业发展中的严重失衡,不利于工业园区的整体全面发展。

  四、保山市金融支持工业园区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进工业园区加快发展

  一是制定加快园区建设和发展的具体优惠政策。切实加快园区招商引资优惠办法、产业发展扶持及相关配套政策的拟定、出台和实施,不断推进园区软环境建设步伐。二是建立健全多元化投融资渠道。加快建立园区开发投融资公司,创新投融资机制,拓宽融资渠道,充分利用园区土地、标准厂房等资产和设施抵押融资等建设模式,鼓励各类社会投资主体参与园区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要降低入园项目投资门槛,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对园区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吸引民营资本进入园区发展。

  (二)统筹园区发展规划,提升园区产业发展水平

  一是合理规划,加快园区产业积聚。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加快制定和完善园区产业布局规划,在园区产业发展上,要严格按照产业规划进行布局,避免发展的盲目性和规划的随意性。二是优化园区产业结构,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园区职能管理部门要积极引导企业进行联合经营,在设备、技术、人力、资源等方面优化组合,提高企业竞争能力,积极培育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的大企业,利用高新技术来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三是创新招商引资思路,提高引资质量。在注重引进劳动密集产业的同时,积极引进高新技术、高附加值企业和新兴企业,特别关注一些符合园区总体规划,延伸产业链的企业,减少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企业入驻,将分散的项目招商转向着眼于形成产业链和产业基地的产业招商,促进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配套环境。

  (三)创新金融产品,提升园区金融服务水平

  一是金融机构要将工业园区建设纳入信贷重点支持对象。各金融机构要积极争取上级行的政策支持,降低对园区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门槛,制定针对性较强的专项信贷操作办法,加大对园区及园区内中小微企业的资金支持。二是转变服务方式,创新适合园区小微企业的信贷产品。金融机构要结合小微企业资金需求“短、频、快”的特点,积极创新适合园区小微企业的信贷产品,切实缓解园区小微型企业的融资困难,同时,进一步调整信贷政策,使信贷规模向小微企业倾斜。三是创新金融产品,推出适合园区企业的个性化金融服务方式。积极探索存货、应收账款、仓单质押等新型业务,不断拓展信用证、承兑汇票、转贴现、保函、保理、贸易融资、信托等银行表外业务,进一步促进金融与园区企业间的供需有效对接,满足园区和企业的金融产品及服务需求。

  (四)拓宽融资渠道,丰富企业融资方式

  一是加快工业企业改制上市步伐。坚持分类指导,积极创造条件,帮助企业解决改制上市各阶段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加大工业企业上市资源培育力度,进一步加强对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债券的宣传和推介,促进符合条件的大企业发行企业债券和短期融资债券。二是大力引进贷款担保机构,切实解决融资担保难问题。要建立和完善担保体系,鼓励各种经济成分的资本参与担保公司融资,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信用担保体系,增强企业融资能力,为中小微企业融资提供桥梁和纽带。

  参考文献

  [1]肖启义.金融支持工业园区发展研究,西南金融,2012.7.

  [2]谭溥等.金融支持工业园区发展问题实证分析,区域金融研究,2009.12.

  [3]雷一忠等.云南省金融支持工业园区发展调研报告,时代金融,2012.9.

  作者简介:范应胜(1978-),经济师,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保山市中心支行。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