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锁迷雾 拨云见日

  首先推荐抗政策干扰的标的、其次推荐受政策干扰但依靠产品梯队有能力进行对冲的标的、最后推荐在政策干扰下能够放量的标的。

  我们2014年度策略报告核心的逻辑体系依然是“围绕政策的阴晴圆缺来判断投资的潮起潮落”。2014年医药政策延续改革的大环境,从紧政策继续起到干扰的负面作用,改革的红利可以提供新的投资领域。在这样的新环境下,我们建议采取新思维,按照博弈的方法和分化的路径进行选择。

  我们整体判断2014年从投资机会上看是一个重要的拐点年,从投资思路时间顺序上:首先推荐抗政策干扰的标的(服务器械)、其次推荐受政策干扰但依靠产品梯队有能力进行对冲的标的(中药生物化药)、最后推荐在政策干扰下能够放量的标的(基药低价药)。

  对行业长期基本面的看法:政策博弈、公司分化。对于行业基本面我们不盲目乐观、也不过度悲观。我们采取博弈的眼光来评判。我们认为,由医保引发的政策性控制是未来行业政策的主旋律;但是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需求量的增长又十分确定。因此未来行业会在这一矛盾体当中发展。紧缩的政策环境意味着公司经营压力的增大,多数企业会受到影响,少部分企业凭借自身的优势和能力不受影响或者有能力抵御风险。这一类公司将独享老龄化高峰到来后的需求释放。

  未来一段时间分化性的投资是博弈政策周期背景下的必选。在上述政策环境和发展背景下,对医药行业的投资思维也必须发生改变。行业政策面和基本面的“非绝对性牛市”,意味着个股的甄选尤为关键。不能因为看好医药板块就一味地持股不动,也不能因为担心政策性的干扰而避而远之。医药板块的行情会始终存在,需要做的就是把握节奏分化和个股的分化。挑选出真正能穿越政策周期的个股,在政策的松紧当中博取最大化的收益。

  2014年是医药行业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一个时间段。2014年医药行业依然处在政策环境大变革当中。一方面谋求行业运行规范化的政策会让投资者感受到紧缩的压力;另一方面引入市场机制的开放政策会让投资者看到改革的红利。2014年与投资最相关的紧缩政策还是在降价和控费。“医保决定收入、招标决定利润”的逻辑体系依然适用。在新的一年,我们会看到降价、招标、反腐、控费等政策的落地,投资将围绕政策的预期差异而出现起伏。2014年也是改革释放红利的起始元年。三中全会改革的号角也让医药行业全面深化体制改革有了顶层支持,健康服务将是继传统医药之外,第二个值得投资者去深度挖掘的战场。

  2014年投资方向。首选一定是政策免疫品种——新模式;次选是能在政策博弈中受益的品种——新医药;择机选择放量品种——传统医药。(1)以健康服务为代表的新模式作为政策免疫品种的逻辑:医药的改革政策多数是紧缩性的,但唯一促进的是健康服务行业的发展。在三中全会的指引下,我们预计健康服务业会获得更多政策性的支持,这一细分领域会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投资主题。(2)新医药作为政策受益品种的逻辑:紧缩性的政策会让企业感受压力,无法摆脱行业增速放缓的系统性风险。但对于有新产品的公司而言,能够部分抵消传统品种的降价压力,同时还有望博取进口替代的改革红利。(3)传统医药作为政策博弈品种的逻辑:政策再紧缩也无法抑制需求的持续释放,在恶劣环境中最终能够生存下来的公司,将能最大程度的分享需求的结果。

  作者为2013年卖方分析师评选水晶球奖医药生物行业第一名

  国金证券 李敬雷/文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