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吹响行业号角
-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城镇化,投资,建筑业,地产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01-15 13:30
2014年,基建和地产投资增长预计有所放缓,但仍将保持较快增速;新型城镇化建设有望加大推进力度,民生和环保建设有望引领新时期投资增长。
在经济转型背景下,中国经济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都有所放缓。回顾2013年,在工业投资增速出现明显下滑的情况下,基建和房地产投资实现了较快增长,从而促使2013年建筑业保持较快增长。
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中国新一轮改革浪潮,建筑业作为全社会的服务行业必将受到广泛影响。我们认为,城镇化有望作为先行改革领域被国家大力推进,它将是2014年建筑业最重要的投资主线之一,建筑细分领域各具机会。
建筑业仍将稳步增长
央行为控制通胀、房价等因素将利率维持在较高水平,自2013年6月起已持续近半年时间,市场在这一水平上逐渐已形成新的平衡,投资增速保持在约20%水平。
固定资产投资:仍将保持较快增长。2014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仍将实现较快增长。与2013年相比,基建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增速预计将略有回落(主要是基数效应,总体节奏仍将平稳快速),但工业投资有望加快增长(三中全会后政策预期逐渐明朗);此外,投资有可能超市场预期。
基建投资:铁路公路投资平稳,轨道交通将迎来大年。铁路投资在2011年所面临的政治不利环境已有明显改变,随着铁路改革深化,民营资本有望逐步介入,将为铁路投资注入新的动力,预计2014年铁路基建投资将达到5400亿元(增长2%)。2013年,公路固定资产投资将增长8.5%到13800亿元,2014年,投资规模为14200亿元(增长2.9%)。2011-2020年,中国轨道交通新增里程5000公里,如果按照每公里5亿元的平均投资额估计,投资总规模约为2.5万亿元,年均投资额将达到2500亿元。由于2012年发改委批复的轨道交通项目投资总额较2011年增长50%以上,预计2014年这批项目有望迎来发包高峰。
房地产投资:市场化调控营造良好长期环境。预计未来政府对房地产行业的直接干预将下降,这将有助于稳定房地产企业和相关建筑企业的政策预期,产业链将迎来良好的发展环境。我们预计,2014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将增长15%。
工业投资:增速已企稳回升。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宣誓了改革决心,众多细分领域改革方向也逐渐明确,企业家有望开始加快或重新推进项目投资进度,2014年工业投资有望加快。
对外承包工程:新签订单继续快速增长。当前对外承包工程经营趋势总体良好,在国内需求疲弱的情况下,预计政府将加大“走出去”政策支持力度,后续海外订单继续看好。
城镇化将带来建筑股广泛机会
基建成长股:城镇化提供广阔空间。目前中国城镇化水平约为53%,与发达国家平均80%的水平还有较大差距。如若中国城镇化率达到80%的水平,将新增城镇人口约3.7亿人,将为中国未来经济增长提供强大的需求驱动。城镇化是人的市民化,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必然先行。而产业集聚和人口集聚亦将伴随制造业、房地产及生活设施的相应投资,专业工程、房建工程、装饰园林工程等领域亦都将受益,这将为基建成长股提供广阔的成长空间。
装饰行业:消费属性和盈利增长将促估值提升。装饰股在投资增速放缓的趋势下依然保持快速增长,主要原因仍然是大市场、小公司的行业格局下上市龙头公司快速推进的市占率提升,这一特征还将长期持续。根据2013年三季报披露,装饰龙头公司全年业绩预增中枢均值达45%。而2013年订单平均增幅预计达40%,2014年,盈利增长有望继续较快,部分公司有加速增长可能。2013年装饰股在业绩快速增长的情况下,估值持续走低的主要原因包括:(1)年初及年中两次关于限制新建政府性楼堂馆所的新闻;(2)金螳螂实际控制人被调查事件;(3)创业板等热点板块极多,吸引分流了部分资金。2013年年底及2014年,装饰股有望迎来一轮显著的估值修复行情,主要因为:(1)限制政府类楼堂馆所新建已经被市场逐渐认识到对装饰公司业绩增长影响有限;(2)金螳螂实际控制人被调查事件有望“靴子落地”;(3)装饰股业绩持续快速增长终将获得部分投资者认可;(4)个股增发诉求渐强、对外交流改善;(5)2014年一季度业绩有望高速增长。
园林行业:兼具民生和环保属性,关注公司扩张的边际效应。园林绿化兼具环保与民生属性,可以预见行业未来几年将受到政策的持续支持。十八大报告中首提“美丽中国”,三中全会要求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2013年9月16日,国务院发文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园林绿化作为四个重点方向之一被提出,而城镇化建设必将为园林工程创造广阔的市场空间。市场对园林公司的担忧主要在于其市政园林业务的收款较差,导致经营性现金流较差,园林公司业务扩张主要靠资金垫付完成,除非不断再融资,否则增长不可持续。就中短期而言,由于市政园林项目的回款情况仍不容乐观,资金是园林公司业务扩张的主要驱动力。在手资金越多,扩张能力越大、扩张周期越长。
建筑智能节能行业:智慧城市商机无限,个股成长精彩纷呈。从空间上看,智慧城市将智能化从单体建筑拓展到城市范围,除了单体建筑的智能化外,还包括智慧交通、智慧政务、智慧医疗、平安城市等城市建设和生活方方面面的智能化,这极大地拓展了相关市场空间。从建筑智能公司所从事的业务来看,目前业内公司或多或少涉及一些建筑智能之外的智慧城市业务。
化学工程行业:煤化工订单和海外市场开拓值得期待。近年来国内化学工程公司出海开拓境外市场趋势明显,中国化学计划到2015年海外订单占比达到40%。参考中材国际开拓海外市场历史,从2003年出海到2007年成为全球最大水泥工程企业,海外业务占比达到50%以上也仅仅用了四年时间。其背后的原因在于中国建筑企业具有低成本、技术适用性强、高质量(工期短、节省财务费用)等优势。近十年来中国在设备和工艺技术上取得的长足进步,使得中国工业工程企业在海外竞争力大幅提升。化学工程企业目前正面临向海外进军迈大步机遇。
国际工程承包行业:“走出去”加力推进。2002-2012年,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由112亿美元增长到1166亿美元,新签合同额由151亿美元增长到1565亿美元,十年增长十倍,CAGR均为26%。中国企业已广泛地参与到国际承包工程市场中来。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一方面全球经济长期增长,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快速增长产生对建筑工程的巨大刚需;另一方面,由于中国企业日渐具有建筑工程领域的比较优势后逐渐加强了国际分工,中国政府亦持续推进其“走出去”战略,促使中国对外工程承包业务飞速发展,中国国际承包商得到茁壮成长。我们预计,未来五年中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订单仍将以15%-20%的速度增长。
建筑央企:改革与创新有望带来估值提升机会。近年来,建筑央企估值持续走低。这里主要原因有:(1)市场认为投资增速难以持续,有降低趋势,将带来建筑央企增长放缓;(2)市场认为央企体制僵化,不以市值最大化为追求目标;(3)市场风格整体明显偏向成长股和创业板,对传统行业、大市值股票缺乏兴趣;(4)建筑央企个别偶发负面事件。在制度改革和金融创新趋势下,我们认为,2014年建筑央企和地方国资建筑股有望迎来阶段性估值提升机会,主要的催化因素包括:(1)城镇化政策有望不断推进带来建筑行业整体景气度提升;(2)国企改革推进有望改善管理和激励机制;(3)优先股推进促进融资和资产整合;(4)2014年有望推出个股期权交易,预计将以建筑央企等大盘股为标的资产,标的正股的持仓重要性将提升,从而有望推动建筑央企的估值;(5)在IPO放开、向注册制转型后,市场风格存在逆转可能。
作者为2013年卖方分析师评选水晶球奖建筑和工程行业第一名
中信证券 杨涛/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