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广告TA记住了吗?

  • 来源:汽车观察
  • 关键字:广告,汽车营销,长安汽车,我型我秀
  • 发布时间:2014-09-27 14:19

  当153家汽车广告主们要为249个汽车品牌和1669款车型策划和投放广告时,他们该从何下手?

  任何一家汽车企业负责品牌传播的老总似乎都在思考着同样的问题,他们也会经常面临同样的困惑与难题。

  我的广告预算是否花在了最有效的媒体上?我的广告是否准确到达了我所需要的目标用户人群?怎样才能让我的广告先声夺人?不同媒介平台如何组合才能送达到更多的消费者?如何准确评价我的广告对于销售的影响?

  现如今,中国汽车行业面临媒介碎片化和创意同质化的广告环境。

  一方面,153家汽车广告主们要为249个汽车品牌和1669款车型策划和投放广告。

  另一方面,一个想要买车的消费者一年当中可能会面对2000多条创意广告,更要接触到80多万条内容雷同、画面相似的非创意广告。

  这就不难理解为何在全球每年多达10000亿美元的汽车营销花费中,会有15%?30%的费用由于各种原因被白白浪费掉了(尼尔森全球营销花费研究结果显示)。

  那么,跨平台传播时代到底给汽车行业营销带来了怎样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去应对这些挑战?如何让汽车品牌在不同传播平台上的声音发挥到最大化效果?如何将预算投放在有效媒体组合及有效触及目标人群上?多元化新媒体的普及对汽车销售产生哪些影响?

  尼尔森研究似乎给出了答案,一份精准传播“秘诀”新鲜出炉。

  仅电视和网络是不够的

  据尼尔森汽车广告花费监测数据显示,电视仍是汽车广告商最为青睐的媒介,但互联网广告的快速增长也令人拭目以待,二者相加的总比例达到60%以上。

  其中,从2010年至今,合资品牌已从倚重电视和报纸等传统媒介转为更多向电视(2010年48%,2013年55%)和互联网(2010年7%,2013年11%)的倾斜;而国产品牌也加大了对电视(2010年53%,2013年68%)和网络媒体(2010年6%,2013年13%)的投入。

  那么,媒介投入为什么会倾向于电视和网络?这其实与新兴用户群的消费需求结构和媒介习惯的变化是分不开的。据尼尔森市场研究近期发布的《跨平台时代的精准传播之道》报告显示,新兴用户群体呈现出多元化的媒介习惯与信息渠道偏好。

  线上新媒体更为“泛90后”和“再购用户”青睐,分别占新增需求的35%和51%,成为未来市场上不可忽视的群体,他们偏爱微信、手机APP等可信度较高且可分享汽车信息的渠道。

  另外,相比“泛90后”和“再购用户”而言,“初购用户”和“低线城市用户”则对以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和线下渠道更为偏好,分别占新增需求的49%和68%,女性消费者则兼而有之。

  然而,仅仅对电视和互联网进行简单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真正激动人心的传播革新则是如何将电视与互联网更好地结合起来,在多平台时代下更好地联系消费者,一起向消费者传递品牌价值和发布活动信息。

  据尼尔森研究结果发现,广告已不再分为线上和线下,活动也不再分为品牌类和产品类,而动用消费者可能接触到的一切媒介资源。

  线上新媒体包括互联网门户网站、垂直网站、社交网站、视频网站、手机APP、微信、微博、户外电子媒介等;

  传统媒体及线下体验包括电视与电台、经销商推介、广告代言、试乘试驾、车展、亲友/车主口碑等进行“借势”和“造势”,绝对是车企营销活动的未来发展模式。

  五招教你广告致胜

  广告对销售产生的影响应该如何作出准确的评价?

  为解决汽车营销人员不知从何入手的难题,尼尔森在过去两年时间里,对全球范围内(特别是中国市场)评估了上千个汽车广告案例,最终提出五大广告致胜秘诀:即精准定位、动人创意、品牌导向、高效组合、实时优化。

  第一,精准定位。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传统的GRP(总收视率或总收听率)和点击量已不足以衡量广告到达率,基于目标用户看过广告后的品牌回忆度、考虑度等有效到达率才是精准投放与否的标尺。

  所以,结合目标消费群体的传播才有可能是有效的传播,才能测试出实际目标受众的接触情况。

  首先,要对目标受众进行细分和定位,在广告投放前,应基于态度、价值观、需求和人口特征等多变量将用户细分,从而对目标用户精准定位。

  其次,广告有没有精准投放,最重要的还是要看有效到达率,也就是到底在这个汽车品牌的目标用户群中,有多少人看到了广告,记住了品牌,并喜欢这个品牌,甚至有去展厅看车的冲动,这需要通过实时访谈和数据分析,洞察目标用户群的对广告和品牌的实际回忆度及喜好度等。

  第二,动人创意。引人入胜,而非简单的说教。消费者对汽车广告的要求越发提升,简单以产品发布、功能导向为传播主题的广告已不能吸引现今的消费者。

  他们想要看到的广告创意应该出其不意(好的立意既与受众相关,又令其产生好奇)、以情动人(为受众熟悉且人格相似的人物与感人的情节)、具有幽默元素(令人开心的故事和场景最吸引人,也最能产生共鸣)、具有故事导向(没有什么比故事更容易在十几秒内让人理解和记住的了),同时传递的信息还应该简约专一(对于电视广告,信息尤须简约而不简单)。

  据尼尔森广告实时优化数据显示,目前市场上的汽车广告离上述需求还有一定距离。

  其中,超过80%的汽车广告以产品发布为主,缺乏新意,无法激起受众的好奇。

  另外,多达54%的汽车广告专注于功能介绍,29%的兼具情感和功能,仅有17%的广告在传达情感;消费者如今更倾向于看到受众熟悉、人格相似的人物,以及感人的情节,这样更能让他们记住广告,但是仅有35%的汽车广告具备故事情节。

  而对于消费者需要的幽默元素,汽车广告的表现同样不尽如人意,仅有10%具有此特性;同时,39%的广告场景切换超过15次,同样违背了消费者的喜好,他们更喜欢看到简约而直接的广告信息。

  第三,品牌导向。如何让你的品牌过目不忘。仅仅记住广告,知道这是一个好广告是不够的,还需要将广告和品牌联系起来记忆,才有可能转化为实际购买。

  如何在广告中让消费者记住品牌,尼尔森通过总结发现了如下四个要点:

  首先,情节至上,将品牌融入故事,而不是生搬硬套,但数据显示,67%的汽车广告仅依靠运动中车身的品牌标识。

  其次,广告需要巧用品牌资产,充分展示品牌的每一个独特元素,包括品牌理念、DNA、品牌标识甚至旋律,但就目前调查结果来看,仅有10%的汽车广告中出现品牌旋律。

  再次,品牌标识应当更早、更频繁的出现,要在广告的前1/3部分和结尾反复出现,才能加强记忆点,但只有71%的品牌提示仅出现在广告的前1/3处,这是不够的。

  最后,连续而统一。以简洁的方式讲述平凡的故事,形成品牌独特、连续、统一的广告策略。

  第四,高效组合。发挥跨平台的协同效应,打好组合拳。面对如此之多的传播平台的选择,更有效的将适合于自身品牌的媒介相组合,是关系到能否实现有效营销的关键。

  首先,媒介与受众的匹配,媒介的选择不仅要看受众的偏好,也要看其产生多大的口碑和话题效应。

  其次,节目与广告的协调,让广告的内容跟节目的受众高度相关,这比选择一个热门节目更为重要,虽然热门节目会为品牌带来更大的曝光率,但并非每一个热门节目都适合每一个汽车品牌。

  再次,避实击虚也是一个关键策略,通过选择竞争对手关注度不足的媒介投放,往往能事半功倍。

  最后,选择合适品牌平台后,还需要加强跨平台协同,结合线上的拉动和线下的推动效应,才有可能最大化广告的传播效果。

  例如,长安汽车赞助的《出彩中国人》就是线上和线下取得双赢的案例。长安汽车今年上半年销量达28.4万辆,同比增长39.52%,成为自主品牌阵营中少数正增长的企业,其中长安逸动销量增幅最高,同比增长80.65%。

  这与长安汽车推出一系列与逸动相关的品牌活动有关系:如有奖注册长安用户,赢取《出彩中国人》录制现场门票;《我型我秀》通过网友上传个人才艺视频作品,票选参赛选手,赢取长安逸动汽车大奖;以及参与精彩论坛及互动讨论等。

  此外,《中国好声音》与奔驰B级车广告也产生了极佳的共鸣效果,高人气节目会进一步提升广告的传播效果。

  第五,实时优化。变“事后诸葛亮”为“洞若观火”。如何准确评价广告对于汽车产品销售的影响,是汽车营销人员对于跨平台广告传播的一大疑问,尼尔森对此提出了三点解决方案:

  首先,根据产品的需求度、竞争程度和周期性,对广告分波段投放,从而通过这种间歇性的投放更为有针对性;

  其次,对投放进行实时监控也是关键之一,这样有利于使媒介预算的每一分钱都投到该投的媒体、时段和位置上;

  最后,广告投放中要实时优化,应该通过即时访谈了解受众的反馈,从而迅速调整创意、时长及媒介组合。

  精准广告传播要旨

  “精准传播的要旨在于全数据链的建立和科学的量化管理,要变大数据为大产出。”尼尔森中国区汽车行业副总裁于海霞对《汽车观察》进行阐述:

  第一,建立体系。建立跨平台间统一的营销活动KPI评价指标,不同媒介平台在到达率和沟通效果上会有一些差异化的指标,如GRP、OTS(曝光率)、访问量、点击率、到店率和发行量等,但更多的效果和效益指标可以通过跨平台进行比较和考核。

  第二,全程优化。从广告制作到投放全程的实时监测和持续优化,现代调研技术可满足对广告版本、投放时间、媒介组合和淡出效应的实时跟踪和优化。

  第三,结果导向。量化跨平台广告对于品牌和销售的贡献与投资回报,基于市场营销组合模型得出的ROI(投资回报率),使得衡量跨平台媒体的投资效益成为可能。

  此外,于海霞还透过《汽车观察》总结出了跨平台时代实现汽车广告的精准传播的核心步骤:

  第一,精准定位。关注消费群结构和媒介习惯的变化,对目标用户进行精准细分和定位,追求广告的有效到达率。

  第二,提炼创意。精彩的广告创意应立意新颖、以情动人、故事导向、具有幽默感和专一信息,应更鲜明和频繁地展示品牌元素。

  第三,搞笑组合。跨平台媒介组合应注重媒介与受众的匹配,节目与广告的协调,在媒介选择中避实击虚和发挥协同效应。

  第四,实时优化。间歇式的广告投放、全媒体的监播、基于隔夜访谈的效果评估可有效实现广告版本与投放的实时优化。

  第五,量化管理。需要建立跨平台统一的广告评价指标体系,量化广告对汽车品牌和销售的贡献度及ROI,可最大化地获得广告投资效益。

  文/AO记者 张静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