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外,皇家秋色(下)
- 来源:中国旅游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皇家,关外,枫树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10-10 09:53
黄栌
种类:漆树科
别名:红叶树、烟树、栌木、黄道栌、黄溜子、黄龙头等
代表颜色:红色
分布:中国华北、浙江、西南等地最佳观赏地:北京香山、京郊最佳观赏期:十月下旬到11月中旬黄栌是漆树科黄栌属灌木或小乔木,有7科13种,是中国北方重要观赏红叶树种。株高2至10米,耐寒耐旱树种。叶片到秋季时变成红、暗红或黄色,鲜艳夺目。是京郊长城的主要红叶品种,金秋时节漫山红遍。与黄栌同处在一个科的黄连木,也是著名观叶树。因其木材色黄而味苦,故名黄连木,别名楷树、鸡冠木。
枫树
种类:金缕梅科
别名:枫香、红枫、路路通
代表颜色:红色
分布:北起辽宁,南至广东均有分布最佳观赏地:辽宁桓仁五女山、宽甸、灌水等红叶区。
最佳观赏期:10月上旬枫香树是世界著名景观树,北半球的枫类植物有140种之多,其中以日本的枫树最为著名。
在中国主要种植于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最佳观赏区要数跟日本相同纬度的辽宁红叶区。枫树是大乔木,可以长到40余米。树干魁伟,幼树直立生长,随树龄增长,树冠横向敞开呈圆形。叶对生,春夏树叶的颜色浅绿到深绿,到了秋天,红艳似火,初步呈现出「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自然美景。枫树叶片较大,叶柄细长,微风吹过,摇曳的枫叶发出哗啦啦的响声。「枫」与「风」字读音相同,因此得名枫树。
槭树
种类:槭科
别名:枫树、元宝枫、三角枫、鸡爪枫等
代表颜色:红、黄色为主色调,还有青、紫等色。
分布:黄河中下游,东北的吉林、辽宁等省都有分布。
最佳观赏期:9月下旬到10月上旬。
最佳观赏地:吉林长白山、鸭绿江沿岸等红叶区。全世界的槭树植物有200余种,中国是世界上槭树种类最多的国家,目前已有151种,占所有品种70%。槭是槭科树种的泛称,落叶小乔木,高10-20多米。树冠浓荫,树姿优美,叶形秀丽,嫩叶红色,老叶浅绿色。在世界众多的秋色叶树种中,槭树的秋叶独树一帜。秋季时渐变为红色或黄色,还有青、紫等色,为著名的秋色叶树种。在中国很多省区把「槭树」叫做「枫树」,清代植物学家吴其浚着的《植物名实图考》一书中就把三角槭叫做三角枫。要区分枫跟槭,一般所说三枫五槭指的是枫香三裂,槭树五裂。
一叶知秋
到东北寻觅皇家秋色,先要弄清楚,当年满清先祖所盘踞过的地盘,有甚么样的树种和叶子。
关外大概有几十种树的叶子都会变色,一到秋天树叶变色,就成了争艳斗丽的「五花山」。很多人以为赏秋色就是看红叶,其实红色叶子并不全是枫叶,枫叶也并非全是红色。这些会变色的叶子当中:枫叶、白桦、槭树、水青冈、桦木、连香树,或是落叶松……有哪些树叶你能辨别出来?又有哪些树种的叶子会红于二月花呢?又有哪些叶子会黄过明日黄花?
银杏
种类:银杏科
别名:白果、公孙树、鸭脚树、蒲扇
代表颜色:黄色
分布:中国温带和亚热带气候区
最佳观赏地:北京、承德避暑山庄
最佳观赏期:10月中下旬
中国特有的珍贵树种,是第四纪冰川运动遗留下来的最古老的孑遗植物。和它同纲的所有其他植物皆已灭绝,号称活化石。银杏树生长较慢,自然条件下从栽种到结果要二十多年,四十年后才能大量结果。在中国许多省市的名山、寺院,乃至边远的城市、乡村,均有种植。
桦树
种类:桦木属
别名:白桦、红桦、亮叶桦、糙皮桦等
代表颜色:黄色
分布:北温带中国北方区域
最佳观赏地:坝上、长白山岳桦林带
最佳观赏期:9月底和10月上、中旬
桦木为落叶乔木或灌木,约100余种。为中高山地区著名的黄(金)叶类树种。红桦树皮结红或红褐色,叶卵形或长卵形,长5~10厘米,先端渐尖。主要生长在海拔1,500~2,700米的地带。
独立成林或与杨树等落叶植物混生,或与巴山冷杉等组成混交林。一到金秋季节,树干薄纸状开裂、秋叶金黄,是构成东北彩叶林的重要景观树种之一。
龙兴之地的秋
上一期的「关外皇家秋色(上)」介绍满清发祥地长白山的秋色,这一期我们跟着满清先祖们的迁徙、创业的路线:从长白山十五道沟望天鹅景区开始,走到中朝边境鸭绿江流域看长白山脚下田园秋色。接着到龙兴之地后金都城赫图阿拉城、盛京(渖阳)参观。最后沿当年满清入关之路,有中华枫叶之路美誉的辽宁本(溪)桓(仁)公路,过盘锦红草滩进入天下第一关——山海关,一边探究满清入关历史,一边寻觅关外皇家秋色。
长白山脚田园秋色
早期的女真人大部分都是生活在长白山上的原始森林中,过着狩猎采集的生活,后来从森林开始向平原迁移,沿着长白山的三江源头所冲刷出来的十几道山沟,走到鸭绿江、图们江和松花江边先是过着渔猎生活,然后进入三江平原定居下来,成为农耕民族。
满族的祖先女真进入中原后,大部分同化于汉族,部分融入蒙古族,其中还有一些遗族重新返归东北故土,散居在白山黑水之间。女真历经了数次较大规模的举族迁徙,但都没有「数典忘祖」。如今百余部流传于世的满族谱书中,其中有80余个姓氏在溯根寻源时,都将自己的祖先根源溯自长白山。
横躺在东北三省大地的长白山脉,多是海拔约一千米的低山,起伏中有峻岭有丘陵,这一带分布着种类多样的阔叶林,到了秋天树叶变色,就成了争妍斗丽的「五花山」。从长白山南坡一路下山到中朝边城长白县,途中我们走走停停,车行时速不到20公里。虽然长白山是满清先祖发祥地,但沿途所见住在山上大部分都是朝鲜族人或汉族,越靠近鸭绿江边,满族人基本上没看到。这主要是因为两百多年的封山政策。满族人随着八旗军进入中原,汉族因为封山不让去,而朝鲜人趁机越过鸭绿江边界进入长白山定居,造成了在满清发源地竟然找不到满族的景象。
鸭绿江边拍朝鲜
站在长白县城,鸭绿江对岸就是朝鲜第三大城市——惠山市。也许是位于鸭绿江的上游,这里的江面并不宽,有些地方甚至不到几米宽,要是进入冬季枯水期,一迈腿就可以跑到朝鲜去了。拿着普通的长焦镜头也能清晰拍到朝鲜那边的工厂、楼房、烟囱林立的平房,以及山上高耸的纪念碑、荷枪实弹的岗哨。很奇怪,在中国这边基本上是不设防的,没有巡逻的士兵,就连哨所和铁丝网都不见。而在朝鲜那边,无论城区还是农村,鸭绿江边都是保持几百米一个哨所的配置,大部分岸边都有铁丝网围起来。
秋天到长白县拍照,最值得推荐的要属鸭绿江边的秋雾。每天清晨江上都会飘着一层如诗如画江雾,加上朝鲜的居民都会到江边洗衣服,在晨雾的衬托下,如此淳朴的场面在中国农村早已消失。
小·知·识
满清皇族的来历
满清皇朝开基的始祖布库里雍顺,传说就来自长白山脉其中一座叫布库的山头。跟历朝皇帝祖先一样,布库里雍顺也是神化的产物——由天上仙女所生。长大成人后的布库里雍顺从长白山下山后,在一个三姓部落创建鄂多理城,成立一个名叫爱新觉罗的女真新部落。《元地理志》记载:布库理顺还是元代一个万户长,传说鄂多理城有三姓家族,也就是说元代的鄂多理其实是三个行政单位交界之处,这也符合布库里顺的故事所说的统一三姓部落。清高宗乾隆就曾经做诗:三姓定乱,鄂多城崇。号建满洲,开基肇宗。如今在吉林长白山脚下的敦化县在清朝初年就称为鄂多里城、鄂东城、敖东城等名称。因为满清先祖布库里雍顺住过被视为清朝发祥地,下令封禁。自1681年(清康熙二十年)开始,此地封禁近200年,成为向朝廷进贡的捕猎场。
沿着当年满族迁徙路线寻找皇家秋色,发现祖居地的满族并不多。我们决定掉头南下前往满族人崛起的根据地辽宁省,这里不但有满清老祖宗的陵墓(关外三陵:永陵、福陵和昭陵),还有满清王朝第一城——赫图阿拉城和后金都城渖阳。
白山黑水间的女真遗族
满族人的前身——建州女真,起源于黑龙江流域北岸,后迁徙到松花江下游的斡朵里(黑龙江省依兰县)。最后辗转回迁至辽宁省境,定居新宾县的赫图阿拉城(今称永陵乡)。如今中国最多满族人聚居的省份是辽宁省,当年追随八旗兵入关的皇亲贵族们大部分都散落在中国各地。这些满族人除了身份证上的民族标示是满族外,大部分都已经改了汉姓,融入汉族。所以,要想看到真正的满族,就要到最多满族人聚居的辽宁省。在中国11个满族自治县中,辽宁省占了6个:即新宾、岫岩、清原、本溪、宽甸、桓仁。无独有偶把这几个满族自治县穿起来,就是近年红遍东北三省的「中华枫叶之路」。
「中华枫叶之路」逐秋
中华枫叶之路是辽宁省本(溪)——桓(仁)公路的别名,西起本溪碱厂镇,东止于桓仁木盂子镇,其实是一段60多公里长的山谷路。东北最美的秋色是在1,200米以下低山区的阔叶林带,而「中华枫叶之路」刚好处于这条分布带上。那里生长着大量的枫树、槭树等落叶树种,树叶在每年9月下旬至10月中旬陆陆续续变红。由于不同的树种的叶子对霜冻的反应各不相同,因而呈现出不同色彩。公路两边的山峦争先恐后地展示自己多彩的丰姿,就像不断变幻的舞台布景。在这铺天盖地的色彩中穿行,恍若融入了一幅色彩浓艳的油画。
赫图阿拉城
赫图阿拉老城位于抚顺以东,新宾县鸦鹘关东40公里处。赫图阿拉,即满语「横冈」的意思,即平顶小山岗。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努尔哈赤诞生于赫图阿拉。他先后统一了建州、海西和野人女真,并于1616年在赫图阿拉登基称汗,建立了大金政权(史称后金)。如今赫图阿拉城还存有古建筑遗址33处,城内有当年努尔哈赤登基称汗的尊号台、汗王寝宫、正白旗衙门和塔克世故居(努尔哈赤出生地)等。
想去赫图阿拉
门票:¥60交通:渖阳北站或南站转乘汽车沿渖抚高速公路和202线可直抵景区。渖阳至景区乘车时间约2.5小时。抚顺汽车往新宾的长途汽车途经过赫图阿拉城址。
枫情万种关门山
当地人说,「中华枫叶之路」最漂亮的枫景在本溪境内关门山森林公园一带。关门山是中国有名的观枫为主的景区,人们口中常说的枫情万种,关门山的枫叶虽然没达到上万个品种,但品种之多已经是中国红叶之冠。
关门山森林公园有三道门:北门、南门和中门。南门可见双峰对峙如门,公路从中穿过,十分险要,故称「关门山」。森林公园里分为五大景区:小黄山、夹砬子、龙门峡、月枱子和鸣翠谷。要想逐个景区游览,每个景区都需约4小时,所以我们挑选了主要观赏枫叶的龙门峡和月枱子景区。在南门可以搭乘景区的游览车到龙门峡,大部分游客会在这里下车,开始徒步游览晶帘瀑布、龙门峡口、转心湖、红松林、枫之海、五彩湖等景点。
龙门峡全长2公里,弯弯曲曲的林间小径,向枫林深处伸延,不时要跨过溪流上的小拱桥。桥头生长着火一样的枫叶,从溪谷底一直红到峡谷顶端。顺着这条小路下去就到了转心湖,转心湖的湖水从山崖流入潭中,顺时针旋转,然后流到碧波荡漾的五彩湖。到秋天时湖岸边的黄柞树、青松、红枫倒影湖中,呈现出五彩缤纷的颜色,所以叫做五彩湖。
关门山位于本溪满族自治县境内,距市区不到50公里。去满清第一城赫图阿拉城和龙兴之地辽阳、渖阳都非常近,可以看完关门山的枫叶顺着努尔哈赤当年统一女真三部的征讨路线游览。努尔哈赤于1618年(明万历四十六年)在离赫图阿拉城以西80公里外的萨尔浒村与明朝决战,此战努尔哈赤以少胜多,奠定了关外霸主的地位。1621年,努尔哈赤率领他的八旗子弟扑向辽渖平原,攻克渖阳城。于4年后迁都渖阳,改渖阳为盛京。
想去关门山
门票:¥90/人
交通:本溪火车站前乘¥7小客或大巴到小市客运站,到站后再转乘到汤沟、草河口、草河掌方向的公共汽车或计程车在关门山下,行车时间大约20分钟左右(每位¥5)。也可在客运站包车直接到关门山¥100-150。
逐鹿长城秋色
努尔哈赤迁都渖阳后,于1626年正月,亲自率领6万八旗大军浩浩荡荡奔赴孤城宁远,被当时宁远守将袁崇焕炮轰,身受重伤大败而回,不到一年就死了,其第八子皇太极继承汗位。皇太极即位之后,当时明朝在关外尚有袁崇焕守卫的锦州、宁远与松山等三城。皇太极为绕道避开此防线,首先稳定关外的地盘。在即位不到十年之内,屡次远征黑龙江中上游的呼尔哈人、索伦人(女真的不同部族),建立起关东一统的大清帝国,然后挥兵南下,正式开始逐鹿中原的战争。
满清征战辽东各地,除了经过「中华枫叶之路」和关门山等地外,其中位于辽河入海口盘锦也是当年清兵入关的必经之路。
吉林、辽东各地的秋色以枫叶为主,到辽河附近则以草为秋之最,这里的红草和芦苇组合成关外别样的秋色。每到秋季,位于盘锦的双枱子河口海滩上生长一种叫碱蓬草的海草就会变成红色。大片的红草铺在大片河滩上,远远望去犹如火红的地毯。这种红海草被当地人称为「荒碱菜」,在荒年的时候可以当野菜吃,老百姓们都叫「救命菜」。每年5月份在海滩上生长出来,6月至8月颜色逐渐由碧绿转成红色,在9月至11月变成棕红色。红海滩除了红色壮观,还有另外一种秋色——黄色。这里有世界最大的芦苇荡,一米多高的芦苇,浩瀚无垠,芦花在海风吹拂下晃起金黄色的波澜,跟近岸的红海滩相辉映,组成举世无双的秋色。
怒发冲冠为红颜——山海关
满族从长白山下来,一直征战在白山黑水之间,直到1643年皇太极病死前,都未能入关,其中最大原因就是轰死努尔哈赤的袁崇焕镇守在辽东一带。直到清军于松锦之战尽歼明军,把防线移近山海关。到了多尔衮主政期间,刚好适逢农民军李自成攻克北京,明崇祯帝自杀殉国。远在山海关的总兵吴三桂以国仇(明帝报仇)家恨(杀父夺妾)为由引清兵入关。满族入关后废长城,却保留山海关。一是稽察往来商旅,抽取税收,增加收入。二是为保护满族的发迹地,严禁汉人通过山海关进入东北,以免破坏了它的风水龙脉。
想去红海滩
门票:¥80/人
交通:盘锦市区内有直达红海滩接待中心的车,从钻井体育馆或锦江宾馆上车,在终点站赵圈河下车。运行时间早上7:00到晚上5:00,每小时一趟,车票¥5,车程45分钟。
中国历朝历代都在修建长城,以秦、汉、明朝的长城规模较大。今天大家所看到雄伟而壮丽的长城,主要是明长城。明长城起自鸭绿江畔,止于祁连山麓,全长七千多公里。
京畿长城秋色
明王朝修建长城,主要是防范西北面的蒙古和东面的满清。明代在立国之初就要面对北方游牧民族南侵,在当时有个名词叫「秋防」。每当北方草原进入秋季,游牧民族生计艰难之际也就是他们南下掠夺的时候。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就制定了对北边防的规定:每年春、秋要定期巡边。特别是每年秋收以后,还要着重调兵防守边塞,这就形成了明代北部边防线特有的「秋防」。清兵入关前就有五次突破明长城防线,进入中原地带掠夺财物。其中在崇祯九年(1636年)5月,皇太极攻入长城独石口,在延庆大败明军。甚至攻到京郊昌平县,蹂躏京畿长达四个多月。
崇祯十一年(1638年),多尔衮统率军队从渖阳出发,绕道蒙古从密云东面的墙子岭、喜峰口东面的青山口,突破长城要塞,沿着运河往南直到济南,俘获了人畜46万,再从青山口出长城扬长北归。这种绕道蒙古,从山海关西面的长城关隘进入大明北方的掠夺军事行动,严重消耗明王朝的经济。明朝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建长城,派遣大量的兵马戍守辽东和京畿一带的长城。
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明代各段长城中以八达岭、箭扣长城和京冀接壤的金山岭、司马台长城修建得最宏伟。这些护卫京畿的长城都是沿着燕山跌宕起伏的山脊线修筑。一到秋天,大片的黄栌、火炬树叶片已经变成橘红色,映衬着远处巍峨的长城,有种壮美凄凉之美。虽然战火烽烟已化为历史,但长城上颓塌的断墙,裸露的峥峥山石和火红的秋叶,都在演绎着当年金戈铁马的场景。
想去长城拍秋色
金山岭长城
乘坐北京至承德的中巴,在金山岭长城的牌坊下车,车资约¥40。车程大约2个多小时。下车后再坐面包车进去,车资¥20左右。或者在东直门长途汽车站坐车抵达密云,到密云县城后,换乘开往金山岭旅游区的小公共汽车。
司马台长城
北京宣武门或东四十条乘游12路公车;东直门乘918到密云县城,再转公车直达。
摄影点推介:
金山岭长城
位于北京市区140公里密云县与河北滦平县交界处的燕山山脉之中,因城筑在雾灵山与古北口之间的大小金山岭上,故名金山岭长城,由明朝抗倭明将戚继光担任蓟镇总兵官时期(1567-1586年)主持修筑。金山岭海拔700米,登山北观群山似涛,东望司马台水库。此处敌楼密集,形式多样,是八达岭、山海关、嘉峪关等长城难媲美的,被誉为「万里长城,金山独秀」金山岭长城内外高山峻岭,春夏秋冬四季都适合拍摄,特别是秋季下霜后,红叶尽染,绝对是谋杀菲林的地方。
司马台长城
司马台长城出名「惊、险、奇」,研究长城的专家都说「司马台是中国长城之最」。长城以峪谷分为东、西两段,司马台长城两边没有扶手,城墙又破烂不堪,但这样爬长城才叫原汁原味。特别是东段从第14个城楼开始,进入最险要的地段,一路爬上去,经过天梯、天桥,手脚并用不在话下,爬到最险要段时足有90度角。不过只有爬过仙女楼和望京楼,看尽长城无限的风光,才叫领略长城的美。
秋狩坝上草原
1644年,满清在摄政王多尔衮带领八旗兵入关时,只占领北直隶、山西、山东等省份,到康熙皇帝歼灭南明势力,差不多用了40年才统一中原各地。在征战各地途中,戎马半生的康熙皇帝发现自入关以来,八旗兵英勇善战的特长逐渐褪色。为了保持八旗子弟战力,提倡定期举行大规模的狩猎活动,藉以操练八旗子弟的骑射本领。
康熙皇帝把塞罕坝辟为「行围习猎肆武绥藩之所」,即所谓「木兰围场」。「木兰」满语意为「哨鹿」,即是用特制的哨子发出模仿鹿鸣的声音,以引诱猎物。而「围场」是指清朝皇家围猎的专用地。此后,清朝皇家把「木兰秋狩」定为祖制家法,称为「秋猕之典」。每年清朝皇帝在端午节后率领王公大臣、皇室子弟和八旗军将士,自北京出发出古北口,先到承德避暑山庄驻跸三个月。秋分时节赴围场秋猕,历时一个月,直到重阳节方班师回朝。
为甚么选在坝上草原?
当年的康熙皇帝为甚么选择坝上围场狩猎呢?要是操练八旗军,到长白山狩猎不是更有传承意义吗?28岁的康熙皇帝在平定了三藩叛乱之后,立即将政治的注意力转向了北方,其真正目的是为准备解决东北和西北的边防问题,加强对蒙古三大部落的控制。坝上位于河北和内蒙交界,蒙语称之为「塞罕堪达巴罕色钦」简称为塞罕坝,意为「美丽的高地」。这里刚好是满清跟蒙古各部接壤处,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也就是实行「木兰秋狩」第九年,康熙皇帝就在此大败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叛乱,即历史上著名的「乌兰布统之战」。次年蒙古各部贵族会聚木兰围场附近的多伦诺尔,许下了「蒙古各部与天朝永不再战」的诺言,史称「多伦会盟」,从此巩固了满清王朝对蒙古各部的统治。
皇家猎苑猎秋
昔日皇家「木兰秋狩」早已湮灭在历史尘埃中,封闭的皇家猎苑围场如今却成为旅游者和摄影者的猎奇和猎影之地。这里四季景观变换丰富,秋天的景色尤其美丽。每年9月下旬到10月初是坝上草原最美的季节,而木兰围场则是被公认为最美的一处。草原深处漫山遍野的桦树林一片金黄,游弋的马群、羊群点缀其间。这是一片缓缓起伏如波浪的高原,草原与树林交错,湖泊星罗棋布。每年金秋时节,「猎手」们从全国各地而来。这些猎人使用的「长枪短炮」是摄影镜头,猎物则是美丽的风光照片。
想去坝上猎秋
汽车:由北京西直门乘坐北京—围场县的长途客车,抵达围场县后换乘去红山军马场的汽车。
火车:北京北站(西直门站)乘557次,晚上19:33开车,次日凌晨02:53到河北省四合永车站(卧铺票价:¥75)从四合永乘小公共汽车到围场县,换乘早上10点班车直达红山军马场。
租车:在围场县包租一辆北京2020系列的吉普车,价格一般每日¥600左右(含司机费、油费)。
摄影札记
坝上一年四季都可以拍摄,最漂亮的季节当数秋季。一般是在9月下旬到10月初,大约10来天时间。9月24日前后「霜降」节气时,夜间气温会降到零度以下,可能一夜之间,白桦树、橡树、枫树的叶子会变成金黄。十月中下旬以后,北方强劲的寒流将坝上带入白色世界。另外,坝上拍摄范围广阔而分散,几乎到处是景,最好在多留几天,寻找不同的光影组合,特别是那些特色的景观、迂回的地势和变幻无穷的线条,让人玩味无穷。
皇家园林秘秋
满清越山海关问鼎中原,一反历朝历代修长城守国门的做法,反而在靠近蒙古各部的关外坝上围场大兴土木,在承德建起避暑山庄和外八庙。看上去是皇帝拿国库的财帛修园子给王公贵族享乐,但是这座山庄为满清王朝带来的政治利益,却比历朝修建长城的王朝要丰厚得多。
不修长城的关外民族
众所周知,从战国直至大明修筑长城原因是为抵抗外族侵略,如匈奴、羌、鲜卑、柔然、突厥、契丹、女真、蒙古和满清。不过到了清朝,从长城入关的满族人知道万里长城并不能制止外族入侵,民心背向反而更重要。康熙皇帝曾批:「昔秦兴土石之工,修筑长城。我朝施恩于喀尔喀(漠北蒙古),使之防备朔方,较长城更为坚固。」他便改变了统治的策略,对蒙古实行怀柔政策,以拉拢蒙、藏各族的上层王公贵族,兴建宗教寺庙代替了浩大的长城工程,令历代汉族统治者头痛的北方「夷患」,变成清朝廷的忠实盟友。
在避暑山庄里有一座皇家寺庙永佑寺,里面有乾隆皇帝晚年立的一座御碑,上面刻着他的一篇名为《避暑山庄后序》的文章,交代当年康熙皇帝建避暑山庄是为了「就和」关外少数民族首领的。那时关外少数民族首领不适应北京气候条件,很容易感染天花,故而害怕到北京来。康熙为了安抚少数民族,每年农历五月初到九月,驻跸承德坝上并与蒙古各部八百多次联姻来巩固双方的关系(清朝共有五百多位皇家公主格格下嫁蒙古,并有两百多位蒙古贵族女子嫁给爱新觉罗家族做媳妇)。而这些王公贝勒、格格公主们相亲的地方就在木兰围场上,秋狩体现的是满清蒙古贵族的勇武,晚上的篝火晚会则是皇亲贵女们展示能歌善舞的舞台。而避暑山庄的皇家园林则为意中人提供谈情说爱的地方,山庄外的「外八庙」则为双方父母提供上香相亲的最佳场所。
皇家园林一览全国秋色
康熙来过避暑山庄21次,他的孙子乾隆则来过49次,一住就是差不多半年,到重阳才回北京。皇帝们这么喜欢来山庄,除了政治原因外,最主要整个山庄景色不错,特别是秋季。避暑山庄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到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经历了康、雍、乾三代帝王的营建,历时长达89年,面积接近600万平方米,相当于两个颐和园那么大,是世界上最大的宫苑一体皇家园林。整个园林最精彩之处在于它浓缩了中国各地景观的精华,秋天来山庄旅游就等于秋游了整个中国。
山庄因山而得名,山区占据了整个园林的近五分之四,这里沟壑纵横,峡谷幽深,宛如中国的西北高原。东北部地势坦阔,酷似辽阔的内蒙古草原。东南部的十里平湖,洲岛错落,恰似江南水乡。中国各地的风景名胜,如嘉兴烟雨楼、杭州六和塔、苏州狮子林、宁波天一阁和镇江金山寺等都可以在山庄见到,十足一个清朝版的「锦绣中华」。
想去避暑山庄
在承德火车站乘5路、11路公交车可到避暑山庄;去普宁寺、普陀宗乘之庙和须弥福寿之庙等外八庙,可从市区乘坐6路公交车直达。
摄影札记承
德避暑山庄的海拔比坝上草原底,秋色来得比较晚,有时候相差有半个月以上。可以先安排拍摄坝上和金山岭长城秋色,再去避暑山庄拍摄。要是去的时候秋意不浓,也不要错过,除了秋色外,山庄和外八庙的古建筑也是不错的摄影题材。另外,园林秋色跟自然环境中的秋色不一样,大多数秋叶树种多是孤植或丛植,可以取一些秋色小景来拍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