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一般的广州

  • 来源:中国旅游
  • 关键字:非洲人,义工,外贸
  • 发布时间:2014-10-10 10:24

  伊波拉疫情重新唤醒港人对非洲的关注,很多人闻「非」色变。邻近香港的广州,近年有数以万计的非洲人定居,而像候鸟般定期往来广州的非洲商人,数目更加庞大。广州这个被名为「Chocolate City」(朱古力城)的城市到底蕴藏着多少非洲的生活文化?非洲人如何适应在广州的生活?本刊记者带你到广州,寻找非洲人的故事,了解他们的异乡梦。

  中非外贸

  广州大学发表研究报告说:广州已成为非洲人在亚洲的最大聚居地,人数可能多达20万人。非洲商人在广州淘金已有最少10年历史,他们与华商贸易的情况如何,反映出怎么样的风情呢?

  这里是非洲吗?

  步出小北地铁站再走片刻,就来到非洲人汇聚的宝汉直街,整条街泛滥着非洲烤鱼和清真食物传来的炊烟,我身后的非洲人熙来攘往,不是从老广手上接过冻椰汁和鱼蛋,我还不相信身处正被大量外来人口冲击本土文化的广州。

  到小北前,我先走了一遍三元里。那里成街成巷的手袋、皮具和鞋子批发广场,清一色卖假发的美博城内,中国店主板着脸在计数机敲出银码,推到那些主要操法语或英文的非洲人面前,且表情冷漠地拒绝还价。「不,已经很便宜了」!碰了一鼻子灰的非洲人仍锲而不舍地问:「最后一口价(last price)?」甚至会奋力搬出认识的仅仅一点点的普通话来。

  就在三元里卖鞋子的商场门口,一个拉着满载货物推车的中国男人披雨赶进来,连同在旁护送货物的两三个非洲人,一行站在同一屋檐下,刹那间竟有同舟共济的味道。地库有货运公司,非洲人在内打包货件寄运,由商场外在淋雨的小货车送往码头或机场,很快这些包裹就会见到非洲的太阳。

  受惠于广交会

  广东作为世界大工厂,出产形形式式的服装和生活用品,以廉价打入世界市场,加上自1957年起举办春夏两季的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促使国内货品从这南大门「走出去」,而会场长久以来设于流花路接近火车站一带,造就邻近火车站的三元里成批发集散地。不过,2003年广交会迁往广州另一端邻近珠江新城的琶洲会展中心,三元里渐见中落,多得非洲商人的出现,才使三元里保持批发市场的地位。

  平易近人的小北邻舍

  非洲人集中投宿在小北区的宾馆和附近一带的廉租屋,因为相较三元里,小北的小区环境更为平易近人,一出地铁站就是咖啡厅、快餐店和穆斯林餐厅等。很多作嘻哈(hip-hop)打扮的非洲弟兄在食店和公车站间的窄道相遇时会碰拳问好,穿戴传统非洲大袍和图案头巾的非洲妇女顶着大袋货物走在街上,一身巴黎服饰的刚果少女陪同母亲优闲地购物,旁边还有在婴儿车上的弟弟。彷佛,一种非洲的风情渗透入小北的每条街巷,呼唤同裔的异乡人集结,交换情报、互相照应。

  小北路的货品多元而且集中,走完只设地铺的宝汉直街不用10分钟,从特色的拱形隧道入口起,计有非洲妇女排队等候的古法线面美容档摊、水果小贩,再行数步到保安亭,右方是电器铺和打包送货的物流公司。越过保安亭,两侧鞋店林立,往前走有菜市场、非洲菜餐厅、士多。清真餐馆外有即场屠宰的羊,头颅、皮毛和内脏血淋淋地布满一地,相隔几步就是街道中央的露天服装摊。这里的商贩大多说广府话,态度殷勤地招呼客人。非洲人和中东人来这里赶市集,不论地上的污水抑或混杂的后巷,以至头顶上随处乱搭的电缆,都无阻他们的采购决心。

  受欢迎的假货

  数十元的凉鞋和手袋在此大放异彩,与小北路上数百元的高仿名牌货平分秋色。店员说:造得真像的是A货;次一等的是B货。虽然假是假得有层有次,却仍不及原创的货品高明,有商人将印满鲜明色彩的非洲图案的布匹设计加工,缝制出一整套的手袋和高跟鞋,直接运到非洲出售。

  富有的托运商

  在一间托运公司内,我认识了塞内加尔商人Pepe,当时他正和妻子坐在小圆摺凳上,手上金表、漆黑得发亮的皮夹、挺直的腰板、和妻子一样的健硕魁梧体格,加上闪亮而坚定的眼神,显得很有大商贾的气派。他在城内有办公室,进口业务遍及西非多国,又说倘若我有意到非洲,欢迎我帮手带货,更邀我一同去欣赏非洲音乐表演。他递来的名片,上有微讯等多个国内受欢迎的通讯软件的帐号,可见他是个精通资讯的社交能手。托运公司的中国老板则显得有点油腔滑调,笑着说生意遍及全非洲,只是南非等国家海关检查较严,运假货就要小心和麻烦一点,说罢又拿出计数机向我展示从事这行的油水:一个手袋数十元购入,以数百元在非洲出售,卖一百个就赚得到几万,支付160元美金一公斤运费绰绰有余。Pepe和妻子运送装满8个纸箱的手袋到非洲,妻子边用手提通话边斩钉截铁地对老板说:「全部8箱共800美金吧!」一单生意的金额就要比不少广州人的月薪还多,难怪老板整日喜孜孜的样子。他说自己从未到过非洲,只是听过在南非的华人朋友形容,南非人全部都有枪,怪吓人的。

  昔日十三行风光不再

  除了广州本地人,也有北方人从事游击式推销,在小北路天桥上主动将钉上名片的货品宣传单张派给经过的非洲商人。我好奇打开一看,全是薯仔和大蒜的照片,当被问到为何出产农作物到非洲,那个北方男人单纯地笑道:「他们有出产这些农作物,但是量少不够吃。」不谙非洲的人在广州的街头解决非洲的粮食问题,是何等的天方夜谭。

  其实,广州做外贸生意历史悠久,繁华程度远非今日可比。自清康熙以来,规定广东一口通商,由广州十三行主理和外国通商的事务,开阔的路两侧是洋人设立的万国公馆,珠江上有无数上落货的大船。经营商行的广州人,富甲一方,与洋人做生意,来往紧密。那时候,外国人以为全世界最富有的人都集中在广州,见到的是上等丝绸、茶叶和瓷器,惊叹这地方是多么的富饶。回头看今日非洲商人在广州所见的廉价货和脏乱街道,真叫人思绪万千。

  非洲人组织商会

  非洲有句谚语:「欲求快,则独行;欲走远,结伴行。」广州的非洲人中人数最多的尼日利亚人,自发组织商会,帮助成员应付大小困难。很多非洲人最大的困难是延长签证,往往在非洲顺利取得到一次性的中国短期签证后,到埗后因货物延误等问题而需延长逗留,申请却往往遭到拒绝。每月要往返中国和非洲一次的机票支出,无疑加大了生意成本,因此有些非洲人宁愿逾期逗留,选择夜出早归来避过贸易区街道上随处可见的公安。2009年,一个尼日利亚男人为躲避追捕而跳楼伤重身亡,同乡在广州街头发起抗议,使不少广州人至今对非洲人不怀好感。今年广州大学发表研究报告,直指政府应该设立专门收容所收押以非洲人占多数的外来罪犯。地方传媒更渲染,指多达20万非洲人「占领」广州带来威胁,反观30万在南非的华人却往往被称颂为「改变非洲人的命运」。

  当领袖握手签纸加强贸易合作,中国进口大量原材料,并在非洲兴建大型基建设施,最近还开始计划承建非洲的高铁之际,原来在中国土地上,非洲商人根本未抓住脚,而地方政府亦未有配合和便利他们的政策。到底中非贸易要怎样取得平衡?非洲人在华贸易有前景吗?近数月,尼日利亚、刚果驻广州领事馆相继设立,两国商人都等着看那期盼已久的官方代表会否带来商机。

  半非半中的家庭梦

  跟非洲人结友受白眼

  人和人的交流是可贵的,但因为语言不通和种族成见,只有少数的广州人真正接触过和了解非洲人。跟两位广州女孩子聊起来,她们说跟非洲朋友外出一定会惹来别人的奇异目光。另外因为始终介意肤色,一定不考虑非洲人作恋爱对象。在小北路我碰上一个急切需要配匙的马里男人,我帮忙向一个中学生问路,小伙子热情地带我们到一间单车铺找到锁匠,那是他第一次与非洲人接触。非洲的地理位置在哪,非洲有甚么国家,他一概不知,但他的手机之后多了数张和马里男人的愉快合照。

  很多广州人仍然称非洲人做「黑鬼」,排斥他们,当社会充斥着对非洲人的歧视和偏见时,原来踏出一步、伸出友谊之手都需要无比勇气。很多女子还是跟非洲人恋爱成婚,生下子女,他们组成家庭的过程要力排众议吗?新家庭的生活和普通家庭又有何分别?

  因了解而结合

  教堂外,染了一头鲜艳橙发的Joanna,与8年前在广交会珠宝展认识的尼日利亚籍丈夫,育有一子一女。二人回忆起爱情经历时,都说从不会一见钟情,仅相信相识相知发展出来的爱情。最初打算结婚时,家人都强烈反对,叫男方最难忘的是首次见岳父岳母时,女方家人提出房产的要求。「没房子休想娶我家女儿」。所以一对恋人要凑钱买了房子才成亲。往后经济情况愈来愈好,两夫妻在海外多个地方置了物业,老人家看女婿是愈看愈高兴了。Joanna非常满意婚姻,她说非洲丈夫专一爱家,不明白中国男人婚后为何还有诸多应酬有家不归。两夫妻的成长背景截然不同,但对于一对子女的教育和管教却持一致的意见。小女儿Jennifer在学校习国语和英语,试过学乐器但兴趣不大就转学舞蹈,身穿粉红舞衣的她在镜头前表现活泼开朗、笑容灿烂,但到父母亲谈话时就不插嘴,耐心站在一旁守候。每月花费数千元栽培子女,却又不会向幼小的他们施加压力,这对父母慈爱地说:「最重要是小孩开心成长。」

  家庭的隐忧

  Joanna在丈夫向我谈到对家庭将来的期望时,忍不住说:「现存的签证制度很害人,很多非洲男人在这里娶了中国女人,亦不获发居留证,往往逗留一个月就要飞返非洲,很多家庭就此长期分隔两地。」Joanna叫丈夫把一张纸掏出来给我看,是申请居留权的证明单据。一张纸,蕴含一家人的梦想。他说:「我和妻儿有时分隔4个月才见一次。」他们庆幸在广州置业有助顺利取证,据他们所知,有些家庭没有物业,即使结婚多年,也不获批居留证。他说:「只要小孩开心,我想他们留在中国,希望有天我也能在中国过老。」

  非洲人的信仰

  多数的非洲人都有信仰,有日我在非洲餐厅内进餐认识了一个尼日利亚男子,他说了很多圣经故事,我说我都听过了,他说:「那你为甚么不相信呢?」接下来他向我传道,说「我要令你相信。」我抬头说句「祝君好运」,三扒两拨吃罢就离去。

  非洲人看中国人的灵性

  「中国人就是缺少了信仰。」周日的石室圣心大教堂外,一个尼日利亚年轻男子Tobius在崇拜完结后与两个中国女子会面,其中一个是他因商务认识的商人女儿,另一位是她的朋友。她们虽然是道地的广州人,却对教堂认识不多,因此请非洲男子带她们去参观。众人原定一同参加崇拜,但两个女子迟到,加上穿的短裤太暴露,只好约在礼堂人去楼空时才相见。「(相比非洲)传教士来中国算是比较迟,中国人还是有待被启蒙吧。」他一边说,两个女子已急不及待飞奔到教堂侧边的活动室,想体会非洲人的歌唱和舞蹈。

  「你觉得中国人只顾赚钱吗?你从非洲来中国还不是为了钱吗?你又想发财,中国人亦想发财,有何分别呢?」他很用心聆听我的问题,然后慢慢仔细道来。「中国人不相信人的。正如今早我去外贸商处点算货品,赫然发觉箱内多了一件货,我于是如实告诉商家,将多出的一件退给她。」他停顿了一下,眼神示意故事接着将发生不幸。我半信半疑地问:「你做得对呀!这次你终能赢取她的信任吧?」他落寞地说,商家将所有已点算和包装的箱拆开,生怕还有错漏会亏蚀。

  教会内非洲人当义工

  广州的教会已有百多年历史,发展到今天不可谓没有特色。穿戴整齐的非洲人和朋友家眷进场,在门口的圣盆沾水点在额头上,更有某些非常诚心的信徒甫踏入门口就朝耶稣像跪拜。协助崇拜举行的义工包括了非洲人和中国人,他们疏导人潮并抬来胶凳,让教堂内每个角落都坐满人。礼拜开始,一位非洲人牧师用一种非洲方言带领部分人祈祷,听不懂的其他人耐心静坐,看似外地来的中国人倒是起身就走了。片刻礼堂愈来愈多人,中国人牧师便上场用不太灵光的英文读祷文。阳光透过漂亮的玫瑰窗和彩色玻璃射进花岗石柱架起的哥德式堂顶,洒在每个不同种族的众人身上,气氛原是多么平和,叫人宁静。偏偏就在礼拜进行期间,歌唱中的咏诗班数度被教堂外传来喧天的锣鼓声中断。不论是白人、黑人、黄种人,全都你眼望我眼显得有点失措,场面滑稽叫人哭笑不得。临别时,牧师呼吁信徒互相祝福,于是我和伸手可及的所有人都握了手。

  善心不分国界

  别说非洲人来中国只求赚钱,在教堂内他们主动掏口袋把钱放进奉献袋里,在越秀公园旁的先贤清真寺逢周三举行呼唤真主、祈求和平的尔麦里(amal)宗教仪式。数以千计的非洲穆斯林信徒在进寺前经过灰色石砖砌成的拱形门廊,外面有数十个残疾人士以及带着稚婴的老年人守候,待信徒出来时乞求。有些人带同床单,一人手执一角,方便兜起非洲人出来时投捐的钱。一个象牙海岸(科特迪瓦)来的非裔大妈,二话不说走进清真寺旁的小食店买了些乾粮和饮料,派给作揖乞求的老幼。其他乞丐来抢,她就急步走开,绕了个圈才又亲手将物资放进老幼的手里。我想了解她为何如斯慷慨,但她只会法语,而且还为刚才的一幕喘气。言语不通,我却感受到她的善心,正如清真寺内的阿拉说的是阿拉伯文,很多的非洲人没听出一句,但无阻他们去虔诚祷告,因为心的话语是不用说出口的。先贤清真寺内绿意盎然,一花一草都守着本分在神寺内绽放,整洁幽静的环境洗涤每个人的心。

  小知识

  非洲人说甚么语言?

  非洲大陆有超过1,000种语言,占世界语言的3分之1左右。笼统来说,北非国家多流通阿拉伯语,其余国家曾受不同欧洲国家的殖民统治,分别流通英语、法语和葡萄牙语。每个非洲国家都有不同的部族,他们各自有自己的语言,例如西非的加纳,全国有超过200种语言和方言;南非有11种官方语言,有说每个国民至少会用4种以上的语言高唱国歌。

  建议行程:

  星期六出发,乘广九直通火车到广州东火车站,转乘地铁到越秀公园站入住中国大酒店,放下行李逛流花湖公园及先贤清真寺,在寺庙附近品尝清真美食,到三元里和小北区融入非洲人群中血拚购物,晚上在宝汉直街品尝美味的非洲烤鱼和烧鸡。

  星期日早上,到十三行路怀缅昔日商行林立的繁华,欣赏沙面一带的西方建筑群,下午到石室圣心大教堂参加2:30开始的崇拜,之后乘地铁到珠江新城站,参观广州剧院和新图书馆等造型前卫的建筑,搭乘地铁到广州东站回程返香港。

  交通需知:

  广九直通火车单程票价$180,火车上有食物出售,全程约两个小时。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