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桥古法造纸

  • 来源:中国旅游
  • 关键字:石桥,造纸,民族
  • 发布时间:2014-11-06 14:01

  在贵州省黔东南州丹寨县南皋乡石桥村,有一个洞口宽约5米,高4米,深约有六十米的溶洞,石壁前倾,能遮蔽风雨,是一座极好的天然厂房;内有清澈泉水,是造纸最好的水源。这里,是石桥村最古老的造纸作坊。

  造纸历史近千年

  明代李时珍所着《本草纲目》载:「蜀人以麻、闽人以嫩竹、海人以苔、吴人以茧、楚人以楮(chu)为纸」。石桥造纸以楮树(当地叫构皮麻)为主要原料,借鉴汉民族的造纸技术,融入当地苗文化元素,经过水沤、浆灰、煮料、河沤、地灰蒸、漂洗、选料、椎料、袋洗、打槽、抄纸、压纸、晒纸、揭纸、包装等几十道工序。认定是汉代到唐代这一时期的造纸工艺,距今已有一千年以上的历史。2005年,石桥古法造纸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生产品种多元化

  为适应市场需要,石桥人打破传统,生产品种逐渐多样化,有迎春构皮苗纸、书画纸、白皮纸、特种工艺纸等。其中迎春构皮苗纸主要专门为国家图书馆和国家博物馆订做,用来修缮古书;书画纸主要是将煮好的构皮和梳草,按一定比例混合椎碎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后再生产成书画纸,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何化学原料,具有纯天然性、保存时间长、纤维大、吸水性强、光泽度好等特点,主要是荣宝斋、宝翠斋及各地书画家的订单;白皮纸指纯构皮纸,主要用途为当地居民用来制作窗花、纸挂、包裹银饰、画符等;特种工艺纸可分为云龙纸、皱褶纸、凹凸纸、压平纸、花草纸、麻丝纸等六大系列,用于制作雨伞、灯笼、信笺等各种手工艺品,其中原生态的鲜花草纸独具特色,从山里采摘来的新鲜花草,按照艺人的构思放进专门准备好的湿纸浆筛网模内,再浇上一层纸浆,保留新鲜花草原汁原味的色泽和形状,再经烘乾而成,超薄型的纸纤维显露出来的花草造型美丽自然,栩栩如生。

  由于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石桥古法造纸发展举步维艰,濒危状况难以改变。石桥村200多户人家中,以前从事造纸生产的有40多户,迄今仅存3户。

  想看石桥造纸……

  交通:一般可坐火车到凯里,在凯里州林汽车站乘车至丹寨,每天06:30--18:30每30分钟一班车,车费¥30,行程2小时左右。然后从丹寨坐中巴或者小面的去石桥村,很方便。

  食宿:石桥村有两三家可以住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兴武家开有一个家庭宾馆,住宿价格便宜,¥30/牀。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