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T计算器——风险无有,防范无忧

  随着中国自主创新国策的进一步落实,对PCT体系的使用将越来越普遍。PCT计算器作为国内首款专利时限计算APP,也将帮助更多企业化繁为简,有效防范风险,在国际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中国于1994年加入《专利合作条约》(PCT),今年恰逢二十周年。在中国加入PCT的头十年,中国PCT专利申请申请量始终徘徊在几百件左右,而在第二个十年,PCT申请量大幅上涨,发展迅速。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的最新数据显示,2013年全球PCT专利申请的总量为20.5万项,比2012年增加了5.1%,再创历史新高。中国的申请数量是21516项,比2012年增加了15.6%。中国以占全球申请总数10.5%的份额位列第三,首次超越德国。

  随着全球化市场的发展,中国政府为鼓励创新采取了各种激励政策,促使中国PCT专利申请量快速增长,PCT专利申请数量逐渐成为衡量创新水平的重要指标。这一指标不仅反映了企业的创新能力,也代表着国家或地区在知识产权领域的话语权,因此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意识到PCT专利申请的重要性。

  熟悉专利申请的人都知道,在申请过程中时限与费用是困扰申请人的两大难题,其中国际申请阶段的问题尤为突出。与中国国内申请相比,国际申请周期长、费用高、申请程序复杂、存在语言障碍,可控性相对差,企业在做出向外申请决策时需要更为慎重,在申请过程中的风险防范也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全球有148个PCT成员国,各成员国申请流程、质量要求、费用各不相同,在与企业接触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国内许多企业对PCT体系的较为复杂的申请流程缺乏了解,而其中涉及的各种申请期限的计算更是给申请人带来诸多困扰。作为PCT专利申请量全球排名前五的专利代理机构,康信始终致力于对PCT体系的熟练掌控及精确运用,帮助申请人全面防范申请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基于此初衷,康信顺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趋势,结合PCT专利申请中的常见问题,推出了基于苹果公司iOS平台的移动应用程序——PCT计算器,将专业知识转化为申请人简便易用的实用工具。

  毋庸置疑,把控重要时限日期是把控申请流程的一个关键环节。在PCT专利申请过程中,有“提出国际申请”、“提交优先权文件”、“公布国际申请”、“提交国际初步审查要求书”、“进入国家阶段”等多个重要期限需要申请人注意,而这些期限均可通过最早优先权日(没有优先权日的为申请日)和国际检索报告下发日(如有)计算得出。通过PCT计算器,申请人只需输入这两个日期,软件就会根据规则将用户在PCT专利申请过程中涉及的关键时限日期清晰地展示出来,帮助用户迅速、准确地掌握PCT专利申请的时限情况。

  此外,“利用PCT申请途径的好处”,“关于国际申请程序的解释”,“申请人为单位与申请人为个人时在申请费用上的差异”,“PCT成员国包括哪些”是企业在面对PCT专利申请时经常产生的疑问。PCT计算器设置了相应的查询功能,帮助申请人全面了解PCT专利申请的方方面面。

  随着中国自主创新国策的进一步落实,对PCT体系的使用将越来越普遍。PCT计算器作为国内首款专利时限计算APP,也将帮助更多企业化繁为简,有效防范风险,在国际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同时,这也是信息分享时代服务机构将专业知识与公众快速共享的一种新的尝试。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